皇曆

皇曆

黃曆相傳是由軒轅黃帝創製,故稱為黃曆,中國民間又俗稱為「通書」。但因通書的「書」字跟「輸」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勝或通順。黃曆或者稱作皇曆,有的地方稱為老黃曆、老皇曆、農曆[中國傳統曆法]、陰曆、擇吉老黃曆等不同的名稱。它是在中國農曆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帶有許多表示當天吉凶的一種曆法。

基本信息

來歷

皇曆皇曆
皇曆huángli

[almanac]曆書,也叫“黃曆”。

由於它是皇帝家族才可以用的,所以就叫“皇曆”,辛亥革命以後打倒了帝制,才把“皇曆”改寫成“黃曆”了。

作用

黃曆主要內容為二十四節氣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運程等。即古代中國人民把每一天的喜忌都記在日曆上,作行動指南。

比如說,今日不宜動土,明日可以搬遷,後日可以立灶等等記錄。

中國古代曆法還包括日、月、五星的運動,位置的計算;昏、旦中星和時刻的測定;日、月食的預報等等用於擇吉日。黃曆之中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陳為六黑道凶日;黃曆之中青龍,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匱為六黃道吉日。黃曆之中除日、危日、定日、執日、成日、開日為吉;黃曆之中建日、滿日、平日、破日、收日、閉日為凶。

就某種程度來說,中國老黃曆古代的曆法就是一種編算天文年曆的工作。它包括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許多重要內容,是古代科學觀察和研究的結晶。

發展

古代黃曆

西漢以前,我國使用的六種古曆法。、即黃帝歷、顓頊曆、夏曆殷歷周曆魯歷,傳說以黃帝時創造的曆法為最古。唐朝詩人盧照鄰《中和樂·歌登封章》:“炎國喪寶,黃曆開睿”黃曆就是黃帝歷的簡稱,所以人們習慣把曆書稱為黃曆。後來的黃曆,往往摻雜了許多宣揚吉凶忌諱的內容,迷信色彩很濃,黃曆使成了舊曆書的代名。歷代皇帝都很重視曆法。9世紀初的唐皇朝曾下令。曆書必須經皇帝親自審定後才能頒布,並且規定了只許官方印,不準私人印 從此,曆書就成了“皇曆”。關於“皇曆”一詞,據說與宋太宗有關,宋太宗每年到了歲晚,都給文武百富各送曆書一本這本曆書里刻有農曆日期節令,以及在耕作種植方面的普通知識。因為曆書是皇帝所送,故此叫它做”皇曆”。

“皇曆”中所記曆法,一般是以一年為限,第二年變更,如果拿起去年的皇曆來查看今年的曆法,就一定是錯誤的,因此“老皇曆”就有因循守舊、不思變革的意思。

近代皇曆

黃曆也叫皇曆,是古代帝王遵循的一個行為規範書籍,這裡面不但包括了天文氣象、時令季節而且還包含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一些禁忌。由於形成之初,只有皇帝家族才可以用的,所以就叫“皇曆”。辛亥革命以後打倒了帝制,才把“皇曆”改寫成“黃曆”了。

黃曆中也有陽曆。黃曆是中國農村許多年來(直至解放初年)廣大人民都在用的一種記時令的冊子,包含陰曆,陽曆(陽曆本來是沒有的),氣候,播種時令,以及占卜凶吉(年歲好壞與日子吉祥與否),其中寫得非常具體.而且通常世代相傳.(在蓮花落<<翠姐姐回娘家>>中有相關樣例)

新舊並行

作為一個古老民族的炎黃子孫,雖然已經處在高科技的時代,陽曆太陽曆)得到廣泛使用,但在廣大農村,涉及農耕播種或者婚喪嫁娶時,不少人還是要參照一下傳統的農曆。不管身處何方,中國人還是按照這本曆法來迎接每一個重大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端午中秋...)。

術語

祭祀指祠堂之祭祀、拜祭祖先或廟寺的祭拜、拜神明等儀式。

嫁娶男娶女嫁,舉行結婚大典的吉日。

求嗣向神明祈求後嗣求子孫之意。

冠笄」指男、「笄」指女,舉行男女成人的儀式稱之為冠笄。

納采締結婚姻的儀式、受授聘金

進人口收納養子女而言。

納財購置產業、進貨、五穀入倉等。

納畜買入家畜飼養之事。

會親友宴會親朋之事。

上樑裝上建築物屋頂的梁木。同架馬。

作灶安修廚灶、廚爐移位。

伐木入山砍樹。

出行外出旅行學習。

安門房屋裝設門戶等工事。

開市開業之意。商店行號開張做生意。

開光神佛像塑成後、供奉上位之事。

入宅遷入新宅、所謂「新居落成典禮」也。

移徙搬家遷移人主所之意。

出火移動神位,「火」指「香火」而言。

拆卸拆掉建築物。

修造陽宅之建造與修理。

立碑陰宅墓前立一石碑。

修墳修理墳墓。

行喪舉行喪禮及喪事等。

掛匾懸掛招牌或各種匾額。

栽種栽種植物。

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設醮還願之事。

立券訂立各種契約。

合帳製作蚊帳之事。

納婿男方入贅於女方為婿之意。

齋醮廟宇建醮前需舉行的齋戒儀式。

安香安放神位及香火。

塑繪寺廟之繪盡或雕刻神像、畫雕人像等。

謝土建築物完工後所舉行的祭祀。

動土陽宅建築時,按所擇日時,用鋤頭在吉方鋤下第一鋤土的時間稱“動土”。

破土僅指埋葬用的破土,與一般建築房屋的「動土」不同。即「破土」屬陰宅,「動土」指陽宅也。

入殮將屍體放入棺材之意。

移柩舉行葬儀時、將棺木移出屋外之事。

開生墳開造墳墓。

啟攢指「洗骨」之事。俗謂「拾金」也。

餘事勿取其他事情均不可做。

安葬舉行埋葬等儀式。

除服脫下喪服。

成服穿上喪服。

解除沖洗清掃宅舍、解除災厄等事。

破屋拆除房屋。

壞垣拆除圍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