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背景
為紀念世界第一枚郵票誕生170周年,經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監製、中國收藏家協會權威鑑定,眾多專家反覆考慮共篩選出最具世界和中國郵政代表性的郵票珍品1050枚,《百年珍郵—稀世郵票珍藏大典》面向社

限量發行:300套
外國郵票介紹
一、黑便士、藍便士、紅便士——世界郵票史上第一、第二、第三枚郵票

同期啟用的還有“藍便士”,面值2便士的藍色郵票。後來英國郵政發現在黑色郵票上蓋黑色郵戳太不明顯,於是改用紅色印刷,這樣就出現了“紅便士”(Penny Red).
二、整版俄國客郵(1版)

1870年,俄國在張家口、北京、天津三地設立在華郵局,這是俄國在華設立的首批郵局。張家口的俄國“郵件收發代辦所”接管了“俄商民信行”,以此為基礎在張家口成立了俄國的“客設郵局”,時稱“客郵局”。所謂“客郵”,其實是“侵郵”,即侵略郵局,是帝國主義侵犯我國主權,在我國領土上設立的郵政機構,是我國郵權的屈辱。
中國的俄國郵局,從始至終出售和使用的是俄國郵票,幾乎都是“雙頭鷹徽”郵票。俄國從1857年起,50年間10幾次發行“雙頭鷹徽”(俄國軍徽)為畫面的郵票。就目前來看,俄國客郵存世量非常稀少,整版的更是難得一見,全球也不足400張。
中國郵票
一、清代郵票(139枚)在中國郵政一百多年的歷史上,清朝郵票作為開山鼻祖,所藏珍郵方寸間記載著中國百年滄桑郵史,堪稱文物。在世界郵壇上,清郵的地位也極為顯赫,屢屢創造中國郵壇和世界郵壇的拍賣天價紀錄。
大龍郵票(3枚)——中國歷史上第一套郵票

1996年11月蘇富比公司在香港舉行的珍郵拍賣,大龍郵票1分銀直雙連中縫漏齒,新票,品相佳,為存世五對中最好的一對,以59.2萬元(港幣)拍出。另一件大龍3分銀直雙連中縫漏齒,存世三對之一,信銷票,源自《大衛佩斯富郵集》,以51.5萬元(港幣)成交。
小龍郵票(3枚)——第一套有水印郵票

1997年我國出版的《中國清代郵票目錄》(修訂版)標價:1分銀直雙連中縫齒票為2.5萬元(人民幣);3分銀直(橫)雙連中縫漏齒票1.5萬元(人民幣);5分銀直(橫)雙連中縫漏齒票為2.5萬元(人民幣)。
萬壽盛典郵票(1枚)——第一套紀念郵票

1996年4月蘇富比公司在香港舉辦的“遠東珍郵”拍賣中,1件1897年實寄封,自上海寄鎮江,貼“萬壽”出版加蓋大字短距2分橫雙連,銷上海大圓戳,估價8萬元(港幣),拍賣結果以73.5萬元(港幣)拍出。
蟠龍郵票(8枚)——清代郵政局第一枚郵票

1997年出版的《中國清代郵票目錄》(修訂版)標價(人民幣)分別為:4000元、3000元、5000元、2.5萬元和3萬元。
大清印花稅票(3枚)
印花稅票是由稅務部門印製和發售的一種印花稅完稅憑證,主要是針對從事商業活動、財產轉移、權利許可、證照接受等行為而書立、使用、領授的憑證,為徵收一定數額稅金的一種稅。通常印花稅具有一定面值,其形式與郵票非常的接近,一些國家在特殊時期,往往會形成郵票與印花稅票通用的現象,因此在集藏界人們將兩者稱之為姐妹花。1991年國際集郵聯合會做出決定,印花稅票和郵票一樣,可以組集參加郵展,並辟出了一個新的門類。2004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3枚印花稅套票曾拍出13000元高價。
印花稅是中國效仿西洋稅制的第一個稅種。從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由海軍奏請朝廷開辦,先後印刷過日本版、美國版的印花稅票。
紅印花郵票(1枚)——第一套稅票加蓋暫作郵票

紅印花原來的使命是作為晚清海關進出口派司制度完稅憑證上的背膠印花,它具有國名、面值和齒孔,但它並非郵票。1896年年底,大清郵政局開業在即,又將海關擬在內部使用的紅印花票券加蓋為暫作郵票使用,於是有了後來的“紅印花”。“紅印花”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枚“代用郵票”。
1897年2月2日(光緒二十三年一月一日),紅印花正式發行。全部採用雕刻版印刷,原票全張枚數:100(10×10)。同年10月初政府即停止發行,前後歷時不足8個月,發行總量僅為60萬枚,是中國發行時間最短、發行數量最少的郵票,加之它不斷被發現的眾多的變體品種,紅印花被稱為“華郵之王”。
被稱為紅印花郵票四寶的是紅印花原票、紅印花小字“當壹圓”、紅印花“當伍圓”倒蓋、紅印花“小貳分”倒蓋和覆蓋,其中小字“當壹圓”票是珍中之珍。這幾種紅印花郵票現存世量都極為稀少,如目前全世界已知存世量僅有9枚的綠色油墨加蓋“暫作貳分”(俗稱綠衣紅娘),價值達500萬元!法拉利599gtb剛剛夠得上它的身價。二、民國郵票(321枚)
中華民國郵票又稱中華郵政郵票,簡稱民國郵票,是指1912年至1949年9月期間所發行的一系列郵票。在這37年期間,中華郵政相繼發行了62套普通郵票、29套紀念郵票、3套特種郵票、3套附捐郵票、13套欠資郵票、7套航空郵票、5套快信郵票、1套掛號郵票、5套包裹郵票、2套軍郵郵票。另外,根據當時各地地方幣制與中央幣制不統一的特殊情況,還發行了一些限地方貼用郵票及地方加蓋郵票,大約有130套。其印發單位統一為中華民國中央郵政部門,票面上均標以“中華民國郵政”的字樣。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專制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原先的大清郵政也改為中華郵政。當時新郵票尚未印刷,因此中華民國最早的郵票是在原先的前清蟠龍郵票上加蓋“臨時中立”或“中華民國臨時中立”字樣。孫中山後對此提出抗議,最終原先加蓋“臨時中立”和“中華民國臨時中立”字樣的郵票停止發售。1912年3月起陸續發行了兩套清代倫敦無水印蟠龍郵票加蓋“中華民國”字樣。
解放區郵票亦稱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簡稱“區票”,解放區郵票是指1930~1950年6月期間,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全國解放戰爭時期等所創立郵政機構發行的郵票。
解放區郵票是國家郵政郵票,並不是同時代的中華民國郵政郵票的組成部分,它同中華民國郵政郵票亦非前朝後代的繼承關係,而是並立存在。區票是在戰爭時期發行的,由於戰亂的關係,對郵票的需求量少,再加上敵我對持的環境下,收集這些郵票具有一定的風險性,種種原因使早期郵票流傳下來的極為稀少。

“文革時期”郵票總共19套80枚(不含全國山河一片紅),目前收藏價在10萬元左右,因存世量極少,現成為集郵愛好者追尋的稀世珍品。
全國山河一片紅
1968年11月25日發行,全套1枚,面值8分,北京郵票廠影寫版印刷。1968年11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全國山河一片紅》,特發行1枚郵票以此慶祝各地(除台灣省外)“革命委員會”成立。該票已在北京等地發售,後因地圖繪製不準確,且台灣塗成白色有爭議等原因,幾乎在開始發行的同時,郵電部軍管會就嚴令各地停止發售,但有少數郵票已流入社會。現存世量約為1500枚,拍賣價格約35萬元。五、新中國郵票(101枚)
新中國郵票是指從建國1949年10月1日至今,由國家郵政部門正式發行的郵票,主要分為紀念郵票、特種郵票、普通郵票三大類,細分為紀、特字頭郵票、文字郵票、J、T字頭郵票、編年郵票、普通郵票、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賀年專用郵票、加字改值郵票、包裹郵票、欠資郵票、航空郵票、軍用郵票等。新中國郵票以其鮮明的主題,豐富的內容和獨特的藝術特色,深受收藏者的喜歡。
軍人貼用郵票(1枚)

1994年11月,在北京郵星貿易總公司舉辦的郵票拍賣會上,一枚“藍軍郵”(新票)底價38萬元,經40多個回合的激烈競拍,最後以80萬元成交。'99北京世界郵展期間,太平洋拍賣有限公司舉辦的大型郵票拍賣會上,一個“藍軍郵”四方連經多輪競價,以340萬元(不含佣金)成交,創新中國單項郵票拍賣價格的最高紀錄。“藍軍郵”也被世界各主要郵票目錄公認為珍郵。1999年版的德國《米歇爾世界郵票目錄》將“藍軍郵”每枚標價15萬馬克,約合人民幣67.5萬元。2009年,在上海的一次拍賣中,一個“藍軍郵、紫軍郵、黃軍郵”四方連共拍得200萬元。
梅蘭芳舞台藝術郵票(1枚)

庚申年猴票(1枚)

猴票是特種郵票,編號為T-46,全套一枚,面值8分(人民幣)。猴票背景為紅色,圖案是由著名畫家黃永玉繪製的金絲猴。郵票原圖由黃永玉繪製,郵票由郵票總設計師邵柏林設計,由姜偉傑雕刻,採用影寫版與雕刻版混合套印方式印刷,由北京郵票廠印刷。猴票尺寸為26×31毫米,齒孔11.5度,一版80張(8×10)。猴票的發行量猜測在360萬枚至800萬枚之間,《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2003)中記載的庚申年猴郵票的發行量為500萬枚。
猴票由於是第一枚生肖郵票,圖像美觀,印刷精緻,深受集郵愛好者歡迎,2007年一張猴票的價格已經達到3200元,是面值的4萬倍,四方聯和整版郵票的價格要更高。
特種材質郵票
郵票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是用紙印製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逐漸出現了非紙質的不同材質郵票。主要有金箔郵票、銀箔郵票、木材郵票、絲綢郵票、塑膠郵票等。這些不是用紙印製的郵票,也稱特殊材質郵票。
《百年珍郵》齊集了奧地利水晶郵票,加彭木質郵票,奧地利隕石郵票,義大利刺繡郵票和中國文房四寶絹質郵票等多國特種珍貴材質郵票,其中中國的文房四寶絹質郵票是世界上首次在純蠶絲製成的絹紙上印製的郵票。這些郵票均為舉世公認的珍品,具有良好的收藏價值。
鑑定證書
1、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東方公證處公證書
2、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防偽證書
3、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監製證書
4、中國收藏家協會鑑定證書
5、個人收藏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