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編號: | 5145 |
拉丁目名: | CARCHARHINIFORMES |
中文目名: | 真鯊目 |
拉丁亞目: | Carcharhinidae |
中文亞目: | 真鯊亞目 |
中文科名: | 真鯊科 |
拉丁科名: | Carcharhinidae |
中文屬名: | 真鯊屬 |
拉丁屬名: | Carcharhinus |
拉丁種名: | albimarginatus |
定名人: | (Ruppell) |
年代: | 1835 |
中文名: | 白邊真鯊 |
ogenus: | Carcharius |
原始文獻: | Neus Wirbelth., Fische. p. 64, pl. 18, fig. 1. |
模式產地: | Ras Mehamet. Red. sea |
國內分布: | 台灣(高雄) |
國外分布: | 紅海, 印度尼西亞 |
資料來源: | 中國軟骨魚類志:83-84. |
白邊真鯊(拉丁文學名:Carcharhinus albimarginatus)又稱白邊鰭白眼鮫,是一種大而細長的鯊魚,生活在離岸較遠島嶼的暗礁附近。
簡介
體呈暗灰色,各鰭末端都鑲著白邊,它的胸鰭窄而長,第一背鰭略呈圓形,身體最長可達3米左右,白邊真鯊行動敏捷,迅速,它可以在珊瑚礁區來回自由穿梭覓食,從不主動攻擊人類,它喜歡吃那些生活在海底部的硬骨魚,小型軟骨魚,章魚,幼小的鯊魚出生時只有65公分長。
利用
白邊真鯊可作為人類的食物來源。它們主要是被流刺網和延繩釣捕撈的,肉可加工製成各種不同的肉製品,鰭可製成魚翅,皮可製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藥品及油,其他剩下的部分則可製成魚粉。由於它們捕獵後整個身體的所有部分都能被人類加以食用和使用,因此它們的經濟價值極高。
繁殖和生長
和其他真鯊一樣,白邊真鯊是胎生的。在胚胎的發育把卵黃消耗殆盡時,空的卵黃囊發育成一個連線胎盤的通道以接受母體提供的營養。在南半球,交配和受精都發生在夏天。在求愛期,雄性鯊魚會咬住雌性鯊魚以便完成交配;交配後雌性鯊魚的第一背鰭尖可能會被咬掉。雌性鯊魚一年後會產下1至11(通常是5至6)條幼鯊。新生鯊有63至68厘米長。野生環境下它們的生長速度差異很大:Kato和Hernandez(1967)報導說年輕的白邊真鯊平均每年可以長3.8厘米(身長的5.3%),可有的個體卻可以以每年20.8厘米(身長的30.1%)的速度生長,還有的個體僅呈現負生長。 雄性鯊魚在身長約1.6至1.8米時性成熟,而雌性鯊魚在身長1.6之2.0米時性成熟。
捕食和被捕食
白邊真鯊主要捕食深海和中海層的魚類,包括硬骨魚如石斑魚,鮐魚,鮪魚,玉梭魚,發光燈籠魚,飛魚,隆頭魚和鰨。有時它們也捕食鷂鱝,小型鯊魚和章魚。雖說白邊真鯊是一種大型的鯊魚,但它們的行動極為敏捷和迅速,可以在珊瑚礁區內來回自由穿梭覓食。上下顎牙齒的不同形狀使得它們可以捕食大型獵物,大力的咬住並撕扯。體形較大的白邊真鯊則行動較為懶散而多捕食海底生物。白邊真鯊還會游弋在其他正在享受食物的鯊魚周圍並不時地分一杯羹。
白邊真鯊對其同類極具侵略性,因而常常帶有嚴重的傷害。它們在和相當大小的直翅真鯊 ( C. galapagensis)和黑邊真鯊 ( C. limbatus)爭奪獵物時占據優勢。白邊真鯊和黑尾真鯊有時可以組成混種部隊發動攻擊。有觀察發現紡綞鰤 ( Elagatis bipinnulata)利用和白邊真鯊粗糙的表皮發生摩擦來刮掉自身的寄生物。 白邊真鯊有時在開放海域會跟隨海洋哺乳動物如寬吻海豚,而它們自身會被鯖類海魚( Naucrates ductor)跟隨。
與人類的接觸
白邊真鯊對由於好奇而隨意地接近它的人類有潛在的威脅,特別是在帶有食物的情況下。通常情況下,當潛水員剛剛潛入水中時,白邊真鯊會立刻從深水域游上來注視著潛水員。這恐怕會給潛水員帶來令人難以釋去的恐懼,因為這些鯊魚可能離他們很近。這些鯊魚還會環繞潛水員游弋。在一次誘餌試驗中,一條大的白邊真鯊將穿著潛水裝備的假人的一條腿撕了下來,這表明白邊真鯊可以對人類造成致命的傷害。2008年,國際鯊魚攻擊檔案記錄了四起白邊真鯊攻擊事故,幸好沒有一起是很嚴重的。 這種鯊魚還會由於某種人造的低頻聲音而接近船隻。
白邊真鯊可以由專門捕獲或者是作為刺網和延繩釣的副漁獲物,商業的或者個人的都有。由於它們繁殖速度較慢且傾向於生活在固定海域,對它們的捕獲可能造成過度捕撈,目前確實有些區域的數量已變得稀少了。白邊真鯊的鰭可製成魚翅,皮可製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藥品及油,其他剩下的部分則可製成魚粉。由於它們捕獵後整個身體的所有部分都能被人類加以食用和使用,因此它們的經濟價值極高。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還沒有足夠的數據來評估這類鯊魚的現存狀態。在澳大利亞,這種鯊魚還沒有被商業開發,因而它們已經被列為無危物種。
和黑尾真鯊類似,白邊真鯊有時在受到潛水員驚擾時會表現出攻擊威脅,表明它可能要採取攻擊了。威脅表現為鯊魚加速游離約15米,然後轉身,放低胸鰭,張開大嘴,降低後三分之二個身段並且抖動。後兩個表現是特徵的,抖動可能是為了顯示其白色鰭邊。如果此時潛水員不動,那么白邊真鯊將快速接近並用上排牙齒咬擊。當然,在一般的情況下,若白邊真鯊感受不到自己受到威脅的話,它們並不會主動去攻擊人類。
命名
白邊真鯊得名於鰭上的白邊。它的學名由德國博物學家Eduard Rüppell命名。他在1837年發表的著作《紅海的魚類》(Fische des Rothen Meeres)中描述了這種鯊魚,並命名為Carcharias albimarginatus。後來改為現在的Carcharhinus albimarginatus。種名源自於拉丁文的albi意思是"白色"和marginatus意思是附著在邊緣上。其模式標本是1960年在紅海的穆罕默德角捕獲的一條103厘米長的未成年的雄性白邊真鯊。基於生物形態學上的相似性,牙齒形狀和脊椎特徵,Garrick(1982)提出白邊真鯊和黑尾真鯊具有最近的親緣關係。這一解釋由Lavery(1992)根據等位基因酶數據得到確證。
種群分布
白邊真鯊被發現於紅海及東非、馬達加斯加、塞席爾、阿爾達布拉群島(Aldabra Group)、模里西斯、查戈斯群島、日本、北澳大利亞和法屬玻里尼西亞、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墨西哥、哥倫比亞,包括椰子島(Cocos Island)、科隆群島和雷維利亞希赫多群島海岸線的暗礁附近深約800米的水中,大多最少是在30米以下。它們並不會遷徙。
解剖學與外觀
白邊真鯊是一種壯實且具有流線型體形的鯊魚。它具有長軀體,寬前吻和大眼睛。五對鰓裂較短。上下顎各有12至14排牙齒,軟骨結合處還有1至2顆小牙齒。上排牙齒呈寬的斜三角形,其根部附近有粗糙的鋸齒邊緣;下排牙齒有直立的齒尖和尖銳的鋸齒邊緣。第一背鰭大且呈三角形,鰭根和胸鰭自由末端平齊或稍稍更靠近頭部。兩個背鰭間有脊線。胸鰭呈鐮刀狀,長度占軀體長度的比例較大多數真鯊長。背部呈帶青銅光澤的藍灰色,腹部呈白色。鰭的邊緣和頂部呈白色。
白邊真鯊可以長到3米長,一般長到2.0至2.5米長。最重的紀錄為162.2公斤。雌性比雄性體形要大。
生活習性
白邊真鯊常會侵擾潛水人,但根據現時的記錄,它們真正攻擊人的次數並不多。其實在一般的情況下,若白邊真鯊感受不到自己受到威脅的話,它們並不會主動去攻擊人類。
白邊真鯊是胎生的動物,一般每會生下5到11隻幼鯊。在為時12個月的妊娠時期過後,幼鯊生出,初生的幼鯊約長50到6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