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洲際飛彈

白楊洲際飛彈

俄軍於一九八八年裝備“白楊”洲際飛彈。該型飛彈為三級固體燃料飛彈,最遠射程一萬公里,發射重量四十五噸,戰鬥部重量一噸,具有發射準備時間短、高度靈活和隱蔽精準等優點。

基本信息

簡介

白楊洲際飛彈是前蘇聯研製的第五代洲際彈道飛彈,蘇聯代號RS-12.北約對其代號是SS-25,北約的綽號是鐮刀(sickle)。部署是前蘇聯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武力中。它是一種公路機動發射飛彈。它僅攜帶一枚準度極高、當量在55萬噸的核彈頭。最先的18枚SS-25洲際彈道飛彈在1985年初完成部署,用於淘汰20枚老舊的SS-11飛彈,以符合戰略武器限制協定中的上限。

到了1985年年底,計有45枚SS-25飛彈部署為5個團(每個團有九具發射器)。現在有72枚服役中的SS-25飛彈。SS-25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射車大都是大型的十車輪型車輛,類似SS-20飛彈的機動發射車。SS-25飛彈的基地包括了有可開啟式屋頂的車庫與許多備有支援設備的建築。這種可開啟式的屋頂不僅用來測試直立的發射架,在緊要關頭將會用來充作後備的發射場。

性能

白楊—M飛彈是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超級秘密武器。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重47噸,長近23米,安裝有固體燃料發動機,能以瘋狂的速度拔地而起,可以摧毀1萬公里以外的目標。而無論敵人以什麼樣的方式攔截,都無法把它擊落,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人稱“白楊—M飛彈”為“瘋子”的原因。美國人承認,“白楊—M飛彈”大大降低了美國飛彈防禦系統的效果,從而使他們的計畫產生了混亂。 

俄羅斯軍方表示,“白楊”-M飛彈具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飛行技術性能,比國外同類型飛彈先進5-6年時間,在目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防空武器無法將其擊落。俄羅斯武裝力量將攜帶“白楊”—M飛彈系統進入21世紀。“白楊”-M飛彈系統之所以引起世人的關注,主要是因為它所擁有的戰術技術性能優勢。該飛彈為單彈頭式洲際戰略彈道飛彈,採用多種制導方式,是一種3級固體燃料飛彈,即可機動發射,也可固定發射。該飛彈長(帶戰鬥部時)22.7米,直徑1.95米,飛彈發射重量47.2噸,投擲重1200千克,飛行距離超過10000米,核裝藥的準確當量雖未公布,但根據某些信息可以確定,彈頭爆炸當量約為55萬噸,同時命中精度也有較大的提高。

3飛彈

俄羅斯戰略飛彈部隊司令尼古拉·索洛夫佐夫上將表示,俄羅斯戰略飛彈部隊未來兩三年內將裝備“白楊-M”的分導式多彈頭型,加強“白楊-M”戰略飛彈攻擊力。而上月月底,俄羅斯政府軍事委員會也通過了S-400飛彈列裝和研發第五代一體化反導防空飛彈系統的決議。俄羅斯正從攻防兩方面下手,應對美國日益逼近的威脅。

“白楊”一彈多頭難以攔截 。

“白楊-M”飛彈是俄羅斯戰略打擊武器家族中的“超一流選手”。俄軍方人士多次宣稱這種飛彈可以突破任何飛彈防禦系統。

此次要裝備“白楊-M”的分導式多彈頭型,對美國在歐洲乃至本土的反導系統來說更是當頭一擊。因為分導式多彈頭在發起攻擊時沿不同軌道攻擊不同目標,防守方的攔截彈往往消耗巨大且無所適從。一些專家認為,如果攻擊飛彈攜帶的多彈頭數量超過5枚,各國現有攔截飛彈基本上無法有效攔截。

俄方最初研製“白楊-M”時考慮了東西方關係緩和因素以及相關軍控協定的限制,將其設計成一種單彈頭飛彈,但預留了分導式多彈頭接口。

事實上,即使不加裝多彈頭,“白楊-M”現有的一些技術已足夠讓美國的反導系統研發人員頭疼不已。例如,“白楊-M”飛彈的變軌能力極強,不易追蹤;新型發動機技術可以讓“白楊-M”在大氣層內實現關機,讓敵方紅外探測器難以發現。任何一種攔截系統要想在“白楊-M”高速而飄忽不定的飛行中攔截到它都是非常困難的。

研製

“白楊”-M飛彈系統的研製工作始於80年代後期,它是“白楊”-M(SS-25)飛彈的改進型。

1994年12月20日,“白楊”-M飛彈進行了首次試射,原計畫進行7次試射,實際上只進行了4次。

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謝茨夫靶白楊場“白楊”-M飛彈進行了第4次發射試驗,也是定型前的最後一次發射。

“白楊”-M飛彈系統是俄羅斯飛彈製造業歷史上第一種自己研製和生產的飛彈系統。 設計者們認為,在“白楊”-M飛彈系統研製、試驗過程中,以及在其戰術技術性能指標中有很多“第一”,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如第一次為高防護性的井基和機動陸基發射裝置製造了標準化統一的飛彈;首次使用了新型試驗系統,藉助它可檢驗飛彈系統在地面和飛行狀態下各系統和組件的工作狀態和可靠性,這可大大縮小傳統試驗規模,減少費用,同時又不降低飛彈系統研製和試驗的可靠性。

5白楊

據設計者稱,“白楊”-M飛彈系統的全部試驗都進行得很順利,此外,在訓練場和戰備值班中將進行有關的試驗工作,全部戰術技術性能將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目前,俄現已研製出了“白楊”-M的機動型,它安裝在8軸牽引車上,現正在普列謝茨克的國家航天試驗中心進行相應的試驗。 

在首批裝備的2枚“白楊”-M飛彈中,第1枚為教學訓練彈,用於戰勒人員的訓練,以便充分掌握這一新型武器的使用技巧。所謂訓練彈就是除戰鬥部和固體燃料外,其它組件和設備齊全,所缺設備和組件都配備有模仿器並用相應的重物予以配平,在重量上與實彈別無二致,在教學訓練時可演練發射準備到實彈發射的全過程。第2枚為正式列裝飛彈,但沒有安裝上戰鬥部,專家們解釋飛彈上未配備戰鬥部的原因是“白楊”-M飛彈系統仍處於試驗階段,並沒有完全正式定型,首次裝備部隊進行試驗性戰備也是研製和訓練的重要環節之一。只有完成了全部試驗工作之後,飛彈上才能安裝上真正的戰鬥部。現在用於“白楊”-M飛彈的核彈頭正存放在國防部的特種倉庫中,處於隨時待命狀態。

基本數據

俄羅斯計畫在下世紀初的前10年內部署300-350枚“白楊”-M飛彈系統,其中井式發射的90枚飛彈將部署在改造後的PC-18(SS-19)飛彈發射井中。“白楊”-M飛彈俄羅斯試射成功的新一代“白楊”-M多彈頭飛彈彈長為22.7米(彈體長17米),彈徑為1.95米,射程達1.05萬公里,每顆子彈頭當量為數十萬噸,具有抗核爆炸攔截能力。

從發射試驗看,由於飛彈採用了大量最新技術成果。其總體性能大大超過“白楊家族”的其他飛彈,其戰鬥性能比俄現有洲際飛彈高出50%至1倍,命中精度高1~1.5倍,在世界同類飛彈中也名列前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