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靈沖劑

用法及用量:口服:開水沖服,月經來潮前五天開始隔日服用,每次1~2包,每日2次。經期開始後連服2日或遵醫囑。

基本信息

處方來源

魯衛藥字(1985)67號。

藥物組成

元胡香附丹參月季花桂枝等.

功效

活血祛瘀,理氣通絡,溫經散寒,解痙止痛。

主治

氣滯血瘀,寒凝血滯所致的原發性痛經。

用法用量

顆粒劑:每盒10包,月經來潮前5日開始隔日服,每次1-2包,日2次,經期開始後連服2日或遵醫囑,2-3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

用藥禁忌

忌生冷食物。

不良反應

臨床偶見有噁心或嘔吐、經血過多症狀,但仍可堅持服藥,減量後症狀則減輕。嘔吐可能是藥物對胃刺激有關。

藥理作用

主要有鎮痛,調節血液流變學,改善微循環障礙,擴張血管平滑肌,緩解血管痙攣,增加血流量等作用。
1.鎮痛:痛經靈是通過抑制PGF2α的活性對子宮肌的強烈收縮與以下各項藥物效應而起到鎮痛與治療作用。(1)對PGF2α與催產素所致的存活大鼠子宮強烈收縮而呈現的腹部疼痛狀痛經模型,實驗證明,痛經靈在以上兩藥的作用下,對子宮強烈收縮所致之疼痛均有顯著的抑制緩解作用。(2)以PGF2α及垂體後葉素所致大鼠離體子宮呈痙攣性收縮的實驗證明,痛經靈對離休子宮正常運動有部分抑制作用。對由PGF2α與垂體後葉素所致的離體子宮痙攣性收縮,均有明顯的拮抗與阻斷作用。(3)用小鼠以酒石酸銻鉀扭體法實驗表明,痛經靈0.3g/20g體重灌胃後,在15分鐘、30分鐘內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2.調節血液流變學;(1)對血小板粘附性的影響:仿李氏球形瓶鏇轉法。實驗結果,給水組粘附率為41.89%,給藥組為20.25%,其抑制率為51.66%。表明痛經靈有明顯抑制血小板粘附性的作用。(2)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響:仿Born比濁法。家兔腹腔內給水與痛經靈各2.4g/kg,實驗證明,痛經靈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為21.15%,給水組為55.27%,抑制率為61.73%,表明痛經靈有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對血小板的解聚作用:在高濃度誘導劑ADP作用血小板後、使之發生不可逆性集聚的狀態下,痛經靈能迅速使大部分白色血小板聚集混懸物解聚與分散,其解聚率為60.18%。(4)調節血液流變性:給痛經靈前、後家兔自身比較實驗觀察,給藥後其全血比粘度(高、低切變)、血漿比粘度、紅細胞壓積%均有明顯降低,血液沉降率有明顯升高,說明痛經靈對改善血液流變性有顯著的調節作用。

3.改善微循環障礙:在正常組、生理鹽水組與痛經組雌性大鼠腸微循環實驗中證明,痛經靈有非常顯著的改善由PGF2α所致的微循環障礙,能在2.83-4.97分鐘內使已停滯並形成小血栓的微動脈及擠積而膨脹的微靜脈的血流迅速解滯,血流暢通恢復常態,且較正常流速明顯增快,同時還可促使多數原未開放之微血管床進一步開放。

4.擴張血管平滑肌,緩解血管痙攣,增加血流量:(1)對離體兔耳動脈於正常灌流量後,再注入痛經靈0.49/0.2ml,灌流量立即增加,前、後相比,增長率為98%。(2)以垂體後葉素0.5u/0.2ml或去甲腎上腺素2μg/0.2ml注入灌流液內行離體兔耳灌流,兩藥均能促使血管呈痙攣性收縮,灌流量顯著減低,立即給痛經靈 0.4g/0.2ml後,其灌流量又呈顯著增加,增加率分別為156%與192%。同時先給痛經靈使血管灌流量明顯增加後,再給垂體後葉素或去甲腎上腺素,其增加的灌流量並未因上述西藥作用而受影響。實驗表明,痛經靈有明顯的直接擴張血管平滑肌與緩解血管痙攣,促進血流量增加的作用。

婦科用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