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梁山雖不高,但臨江巉岩壁立,陡如刀削。東梁山唯東南坡較緩,有石階可登。據傳山巔曾有古剎,不知何時毀於兵火。西梁山由大陀山和小陀山組成,山前有怒吳閣、龍王宮,山後有普光庵。臨江懸崖之上,東晉永和三年(347)王羲之書“振衣濯足”摩崖石刻,至今隱約可見。山腳崖上,有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以後“洪水至此”石刻七處,已成為珍貴的水文研究史料。原有唐李白《天門山銘》石刻,惜無存。
東西梁山號為“天門”是言其地勢險要,素有長江鎖鑰之稱。自古以來,歷為兵家攻守要地。春秋時,楚獲吳賒艎於此;南朝宋孝武帝曾在此檢閱水軍,詔立雙闕於二山。山上有卻月城,為宋車騎將軍王玄謨所築,於此屯兵捍禦。清時曾有炮台、城壘。今無存。1949年,人民解放軍激戰三日,攻克了國民黨軍隊自稱“固若金湯”的西梁山陣地。為紀念渡江戰役先烈,1952年在西梁山之陽建人民英雄紀念碑和紀念亭。建國後,東梁山山巔和西梁山腳下架設了高入雲霄的過江電纜鐵塔,電纜線橫空飛越大江,跨度1411米,宛如門楣,甚為奇特、壯觀。
東流而去的大江將天門山與風景奇妙的采石磯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它吸引著歷代官宦名流遨遊題詠。李白多次遊歷登臨,在他的許多詩篇中對天門山讚頌不已。李白《姑孰十詠》中有一首是專寫天門山的,其他還有《天門山銘》、《望天門山》。在別的詩中提到天門山的,象“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橫江詞》);“月銜天門曉,霜落牛渚清”(《獻從叔當塗宰陽冰》);“進帆天門山,回首牛渚沒”(《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歌動白紵山,舞回天門月”(《書懷贈南陵常贊府》)等,這些詩句對天門山作了各種吟詠描繪,令人神往。
相關詞條
-
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開元十三年(725)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描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前兩句用鋪敘...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天門山[蕪湖]
天門山雄踞蕪湖市北郊長江畔,因李白《望天門山》一詩而天下聞名。天門山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之並稱。天門二山中以東梁山最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
人文景觀 歷史淵源 景區公交 天門山傳說 -
當塗[安徽省馬鞍山市轄縣]
當塗縣,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 地處安徽東部、長江下游東岸。東臨博望區和石臼湖,以湖中流河與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隔江相望;南...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天門山[安徽省蕪湖市天門山]
天門山雄踞蕪湖市北郊長江畔,因李白《望天門山》一詩而天下聞名。天門山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之並稱。天門二山中以東梁山最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
人文景觀 歷史淵源 景區公交 天門山傳說 -
《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作者唐朝的偉大詩人李白(公元701~762)。這首詩寫了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但這畫面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隨著...
詩詞韻律 簡介 注釋譯文 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
大青山[安徽馬鞍山當塗縣內一座山]
大青山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境內,李白墓旁邊,因李白多次此停留遊覽而出名,青山文物古蹟豐富,北麓有著名的晉墓群及明代琉璃瓦窯址,朱元璋建都南京古城時曾...
史記概述 地理交通 文物古蹟 寺廟 森林公園 -
當塗縣
歷史沿革建縣前 西周時當塗屬吳國。春秋戰國先後為越、楚屬地。 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推行郡縣制,置丹陽縣(治今當塗丹陽鎮),屬會...。 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分丹陽縣為二,置於湖縣(今當塗城東南38里處...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皖東
狹義滁州滁州,古稱“塗中”、“新昌”、“永陽”、“清流”。先秦時期為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區),三國設鎮,南朝建州,隋朝始稱“滁州”...
狹義 天長市 廣義 歷史沿革 -
《李白與馬鞍山》
不足奇怪。三是李白詩歌藝術成就確如唐代當塗縣令李陽冰所說:“自三代以來...。文章深入地論述了李白早年沉緬於道教,晚年在當塗終於覺醒的過程,應該說這是...為道士元丹丘而非吳筠,被學術界接受。因此,李白在當塗橫山石門的訣別對象...
記 李子龍 陳世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