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景觀
天門山下還有兩處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觀。一是歷史悠久的天門書院,始建於公元1246年,同績溪桂枝書院,潁州西湖書院,歙縣紫陽書院齊名。二是別具特色的銅佛寺,依山傍水,風景絕佳,多年來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信徒前來焚香拜佛,每逢佛事,香菸濃郁,香客如潮。因此,被評為蕪湖市十景之一“天門煙浪”天門山本是東、西梁山的合稱。蕪湖天門山又名東梁山或博望山,海拔高度為82.12米,在蕪湖城北大橋鎮的長江東岸,與西梁山(又名梁山,高88.1米),兩山夾江而立,宛如天設之門;遠望又像妙齡女子的兩道細眉,故又名蛾眉山。盛唐開元13年(725),即李白出蜀辭親遠遊的次年,26歲的李白乘舟順江而下時寫了一首著名的七絕《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生動地描繪出天門山的風姿,極言春江天門日出奇觀之壯美,抒發了詩人摯愛江山社稷的一腔激情。
天門山山勢陡峭,如刀削斧砍,突兀江中,隔江對峙,真可謂“天門中斷楚江開”,二山中又以東梁山最為陡峭,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瀉千里的長江折轉北去,形成“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只見遙遠的水天相接之處,各種船隻從“天門”中穿梭往來,讓遊人賞不盡大自然這鬼斧神工的美景;船過“天門”順江而下便可遊覽詩仙李太白江中攬月、騎鯨升天的采石磯和青山太白墓;再往下不遠處就是和縣烏江鎮,可遊覽生為人傑死為鬼雄、兵敗垓下的西楚霸王項羽廟。題詠天門山的詩詞歌賦甚多,然最富氣勢的仍是李白《望天門山》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天門煙浪”的意境,正在於此。
歷史淵源
《春秋》記載: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楚獲吳乘舟"余皇"於此地。
三國末年,晉人伐吳,王濬自武昌順流東下,吳主遣將軍張象帥舟師萬人,御之於天門山。象望旌而降,王濬遂直指建業。
東晉時,王敦作亂及桓溫專命,皆自上流移鎮姑熟,以奪天門山之險。
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拓跋燾軍瓜埠,聲言欲渡江,宋於南岸分軍守御,置戍博望。元嘉三十年(453年),劉劭弒逆,武陵王劉駿討之,自潯陽東下。劭黨蕭斌,勸劭勒水軍自上流決戰,不爾,則保據天門山。劭不能用。
孝建元年(454年),江州刺史臧質以南郡王劉義宣叛,宋主命柳元景、王玄謨帥諸將討之,進據天門山,於兩岸築堰月壘,水陸待之。臧質至梁山,亦夾陳兩岸,與官軍相拒。義宣至蕪湖,質進說曰:今若以萬人取南州,則梁山中絕時柳元景自採石進屯姑熟,為梁山後援;萬人綴梁山,則玄謨必不敢動。下官中流鼓棹,直趣石頭,此上策也。義宣不能用。質因西南風急,遣兵攻梁山西壘,陷之。既而義宣至梁山,頓兵西岸,遣其將劉諶之與臧質進攻東城,為玄謨等所敗。
大明七年(464),宋孝武帝劉駿祀天門山,大閱於江中,立雙闕于山上。
齊建元初,魏人入寇司、豫二州,緣淮驅略,江北居民驚擾。詔於天門山置二軍,南州置三軍以備之。
永元元年,陳顯達舉兵江州,東昏侯使將軍胡松等拒之於梁山。
梁敬帝初,陳霸先遣將侯安都等帥舟師立柵於梁山以備之。霸先將黃叢逆擊破之,齊師退保蕪湖。霸先復遣將沈泰等共據梁山,尋親如梁山巡撫諸軍。
唐武德七年,馮慧亮等帥舟師屯博望山,仍於梁山連鐵鎖,斷江路,築卻月城,延袤十餘里,旋為李孝恭所敗。
宋南渡後,置寨於此。紹興三十一年,金完顏亮南侵,至和州,以梁山濼水淺,議改舟以渡,不果。
李白《梁山銘》曰:梁山博望,關扃楚濱;夾據洪流,實為要津;天險之地,無德匪親。
景區公交
天門山景區——天門山景區。首末班時間:6:00—19:00。204路途經站點:
天門山景區、東梁社區、東梁國小、東梁山路、紅星路1號站、紅星路2號站、紅星路3號站、保順社區、步康橋、天門花園、華山路、龍山花園、紅星、泰山路東、泰山路口、衡山路東、三十里、皖江學院、出口加工區、中達電子公司、蕪鐵車輛段、楊塘灣、中鐵機械中心、二十里、蕪鐵機務段、三塘、武夷山路口、信德半島、信德·華府、越秀路1號站、越秀路2號站、開發區管委會、科創中心、港灣路、珠江路、奇瑞二號門、奇瑞三號門、張恆春藥業、塔奧公司、天能國際集團、龍山路、遠方物流、褐山花苑、益安小區、濱江新居、美智空調、長江北路2號站、長江北路1號站、泰山路西、美的採購中心、中昌汽車零部件、新泉公司、歐寶機電、金鼎鍋爐、東梁小區、東梁國小、東梁社區、天門山景區。
214路途經站點:
天門山景區、東梁社區、東梁國小、東梁小區、金鼎鍋爐、歐寶機電、新泉公司、中昌汽車零部件、美的採購中心、泰山路西、長江北路1號站、長江北路2號站、美智空調、濱江新居、益安小區、褐山花苑、遠方物流、龍山路、天能國際集團、塔奧公司、張恆春藥業、奇瑞三號門、奇瑞二號門、珠江路、港灣路、科創中心、開發區管委會、越秀路2號站、越秀路1號站、信德·華府、信德半島、武夷山路口、三塘、蕪鐵機務段、二十里、中鐵機械中心、楊塘灣、蕪鐵車輛段、中達電子公司、出口加工區、皖江學院、三十里、衡山路東、泰山路口、泰山路東、紅星、龍山花園、華山路、天門花園、步康橋、保順社區、紅星路3號站、紅星路2號站、紅星路1號站、東梁山路、東梁國小、東梁社區、天門山景區。
天門山傳說
長江下游,有兩座隔江對峙的大山。東邊的在當塗境內叫東梁山,西邊的在和縣境內叫西梁山,合稱天門山。在西梁山數里遠的北邊,有一條注入長江的河流叫牛屯河。要知道這兩山一河的來歷,就要從“冬瓜鑰匙西瓜鎖”說起。相傳古時候,和縣境內長江岸邊原來只有一座山,叫梁山。在梁山腳下住著一位鰥夫老人,六十多歲,全靠在山下開荒種點旱糧和瓜菜度日子。
有一年夏天,雨水稀少,氣候乾燥。老人在山裡栽的冬瓜大都乾死了,只有一顆還活著,而且藤子上只結了一個大冬瓜,足有三十來斤重。老人在地里手指著這個大冬瓜嘆息道:“靠你一個大瓜怎能度荒呢?”話音剛落,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走到他身邊問道:“老弟呀!你這個大冬瓜捨得賣嗎?”
種瓜老人回頭一看,驚奇地說:“賣什麼?這個乾旱的年頭,我要靠它度日子哩!”白髮老人又說:“吃掉它真可惜啊。我多出幾個錢,就把它賣給我吧!”“這有什麼可惜呢,你買回去還不是照樣吃它嗎?”“我買回去決不吃它。”“既然不是吃,你買回去有何用呢?”“它有別的用途唄!”“有什麼用,你把它講出來,我就賣給你。”白髮老人被逼不過,就把這個大冬瓜的奧秘講出來了:“你家屋後這座梁山,裡面藏著很多很多的金子,但是山門被西瓜鎖住。你這個大冬瓜就是一把鑰匙,只要用這個冬瓜往那西瓜一放,山門就開了。這叫做‘冬瓜鑰匙西瓜鎖’。”
種瓜老人一聽到有這樣的好事,把頭搖的撥浪鼓似的。再也捨不得賣了,可白髮老人的話也被一個財主聽到了。
種瓜老人見白髮老人走遠了,就急忙將那大冬瓜摘下來搬回家去。晚上,樂得睡不著覺。這時,那個財主夥同兩個大漢跑到地里撲了個空,才知道種瓜老人把冬瓜摘回家去了。於是當晚就去搶瓜,待財主把冬瓜搶到手,天已麻麻亮了。他們按照白髮老人的指點,背著冬瓜上梁山找大西瓜。找呀找呀,忽然發現在那臨江石壘上,長著一個大西瓜,足足有洗腳盆大。他們三人高興極了,連攀帶爬地到了大西瓜跟前,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就把大冬瓜往那大西瓜上一放。只聽霹靂一聲巨響,山門裂開個大縫,山洞裡金光閃閃,那些金色的飛禽走獸、爬行動物,在洞裡亂飛亂跑。財主被這些金色的動物攪得眼花繚亂,不知怎么辦是好。他順手牽了一條金牯牛,叫兩個大漢拉出山洞去;還想牽匹金馬出來,哪曉得兩個大漢只顧牽金牯牛,把那個大西瓜碰落滾到山洞裡去了。頃刻間,山門又封閉起來,把財主關在山洞裡出不來了。那個大冬瓜滾到江對岸變成了一座大山,叫做東梁山。
兩個大漢一見財主被關在山洞裡,喜出望外,連奔帶跳地牽著金牯牛,順著江邊向北逃走了。走著走著,遇到了一條河流擋住了去路。當時天氣炎熱,他倆將金牯牛趕下河裡打汪。哪知道金牯牛一跳下河,河水猛然漲了一丈多高。這是怎么回事?
原來,這條河裡有個妖怪,每年夏天,它都在河裡興妖作怪,鬧得兩岸良田泛濫成災。後來觀音菩薩路過此地,把它收住了,放在梁山洞裡,妖怪就修煉成金牯牛。金牯牛回到了原地就不見了,兩個大漢也被河水衝到大江里餵魚了。從此,人們就把這條河叫“牛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