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畫眉草亞科拉丁名:SUBFAM. ERAGROSTOIDEAE PILGER
科中文名: 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POACEAE)
來源:中國植物志 第10(1)卷
植物特徵
小穗常兩側壓扁,含一至多數小花,頂生小花常不發育,脫節於穎之上;鱗被2,質厚,頂端截平,有脈紋。葉片解剖及葉表皮組織常為虎尾草型(Chloridoid),染色體小型, x=5,6,9,10,11,12,多數種類為9或10。胚常為虎尾草一畫眉草型(Chlorioid-Era- grostoid): P+PF,胚長約為穎果的1/3-5/6。幼苗的中胚軸常延伸,常生有不定根。模式屬分布
模式屬:畫眉草屬 Eragrostis Wolf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至溫寒地帶,但以熱帶及亞熱帶的種類為多。我國現有10族32屬。
# | 跳轉號 | 原檢索號 | 描述 | 中文名 | 拉丁名 |
1 | 4 | 1 | 外稃具7-9脈或至多數脈。 | ||
2 | 3 | 2 | 外稃具9至多數呈羽狀的芒。 | 冠芒草族 | Trib. Pappophoreae kunth |
3 | 2 | 2 | 外稃無芒;小穗近無柄而排列於花序分枝的一側。 | 獐毛族 | Trib. Aeluropodeae Nevski ex Bor |
4 | 1 | 1 | 外稃具脈1-5數。 | ||
5 | 8 | 3 | 小穗含2至數枚兩性小花,雖某些種類僅有1枚兩性小花,但尚伴有退化小花,小穗不呈卵圓形。 | ||
6 | 7 | 4 | 小穗通常極兩側壓扁,不在花序主軸上密生成簇,其下無穎狀苞片所成的總苞。 | 畫眉草族 | Trib. Eragrostideae Stapf |
7 | 6 | 4 | 小穗無柄或近無柄,在花序主軸上密生成簇,每簇托以3至多數穎狀苞片所成的總苞。 | 總苞草族 | Trib. Elytrophoreae H. Jacq. -Fel. |
8 | 5 | 3 | 小穗僅有1枚兩性小花,若有兩性小花2枚時,則小穗為卵圓形。 | ||
9 | 10 | 5 | 小穗的第一穎片微小或退化不存在,小穗通常2-5枚在花序軸上簇生。 | 結縷草族 | Trib. Zoysieae Miq. |
10 | 9 | 5 | 小穗的兩穎片均發育正常,小穗不在花序上簇生。 | ||
11 | 16 | 6 | 小穗通常具芒。 | ||
12 | 13 | 7 | 小穗通常排列於穗軸的一側而成穗狀或穗形總狀花序,常由此花序再組成指狀、總狀或圓錐狀花序。 | 虎尾草族 | Trib. Chlorideae Agardh |
13 | 12 | 7 | 小穗不排列於穗軸的一側。 | ||
14 | 15 | 8 | 小穗排成圓錐花序;穎無芒;外稃具3脈,延伸成3芒。 | 三芒草族 | Trib. Aristideae Hubb. |
15 | 14 | 8 | 小穗常排列成單一頂生的穗形總狀花序;穎具1脈,延伸成細長芒;外稃透明膜質,無芒。 | 茅根族 | Trib. Perotideae Hubb. |
16 | 11 | 6 | 小穗無芒,通常組成緊縮或開展的圓錐花序。 | ||
17 | 18 | 9 | 葉舌長5毫米以下;穎果成熟後不露出稃外。 | 鼠尾粟族 | Trib. Sporoboleae Stapf |
18 | 17 | 9 | 葉舌長5-15(25)毫米;穎果成熱後露出稃外。 | 顯子草族 | Trib. Phaenospermeae Rosh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