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人口
鎮轄區域面積達3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萬畝,其中水田29100畝,園田1000畝。域內人口4萬餘人,1.2萬戶,分布在5個城鎮社區和8個農村社區,15個自然屯,大的自然屯居民達700多戶,小自然屯居民有200多戶。田莊台鎮城鎮居民和農業居民各占50%,主要有漢、回、滿、蒙、朝鮮等多個民族,宗教文化有伊斯蘭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而且田莊台鎮還是甲午陸戰遺址群所在地。在2000年時,田莊台鎮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百家中心鎮,現有農貿中心和農貿批發兩個大型市場,是附近鄉鎮的中心集鎮,如今全鎮居民人均純收入可達5680元。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久遠村,人口2.95萬人,面積36平方千米,轄5個社區居委會:南大村、北大村、久遠村、碼頭村、勝利村;9個村委會:龐家村、中央鋪村、吉家村、高家村、李揚村、白家村、馬蓮村、大碾房村、鹽灘村。
文化發展
![田莊台鎮](/img/a/8f7/nBnauM3XzYTMxIzM4QTMxgTMyITM4gzN1IDMwADMwAzMxAzL0E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飲食文化
大力弘揚傳統飲食文化,最佳化第三產業經濟環境。田莊台鎮聚居了大量回族人口,回族飲食最具特色。老胡家燒雞、哈家粘糕、王家切糕、尹家餃子、水煎包等各具優勢。鎮黨委、政府把弘揚地域特色飲食文化作為開發旅遊文化資源的一個重要環節。注重發展文化與美食結合的旅遊,從而樹立古鎮旅遊新品牌。把吃、住、行、游、娛串聯成“古鎮一日游”,其中吃排首位。通過飲食文化經濟帶動全鎮商、飲、服、修、運等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全面拓寬了鎮域經濟發展空間,年接待飲食遊客達2萬人次,三產領域新增就業350人,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文化建設
![田莊台鎮](/img/0/6a1/nBnauM3X4MDMwcjMwUTMxgTMyITM4gzN1IDMwADMwAzMxAzL1E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彰顯人文地域特色,弘揚新風正氣。把加快文化事業的發展列為先進文化建設工作重點。一是各社區都統一建成了100平方米的室內活動室和200平方米的室外活動場所。娛樂設施齊全,藏書都在3500冊以上,社區都組建有文藝團體。鎮內投資近10萬元,建兩處室外健身場所,供居民休閒娛樂。二是鎮內自建有線電視站,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三是落實了“2131”工程,實現了農村社區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四是統一為各社區製作了文化長廊12平方米,使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條件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五是各社區實施了“一社區一室一廣場”工程。圍繞新時期田莊台地域精神,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已形成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比賽的文化氛圍。高家社區的“風光歌友團”、勝利社區的“文化大院”、北大社區的“盤錦市遼河秧歌藝術團”等文藝團體,多次代表市、縣參加各類演出。高家“風光歌友團”、勝利“文化大院”被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錄製成專題片,在“百姓生活”欄目中播出。“風光歌友團”被評為省農村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和大窪縣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民俗活動
![田莊台鎮](/img/f/3e6/nBnauM3X3QDM0IDMyUTMxgTMyITM4gzN1IDMwADMwAzMxAzL1E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龍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象徵,龍舞作為古老的民族藝術,早已在人民民眾的心中根深蒂固。龍舞表演火爆、熱烈,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讓人們在欣賞的同時,得到精神的愉悅和藝術的享受。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和現代多元文化的衝擊,古鎮龍舞的傳承人年齡偏大,而年輕人對傳統藝術不感興趣,龍舞相對其他工作而言比較辛苦,報酬不高又不穩定,所以龍舞面臨瀕危狀態,一度幾近失傳。然而,在勤勞的古鎮人民的傳承下,龍舞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又恢復了活動。這支龍舞隊伍更加活躍,每逢重大節日、廟會和大集,古鎮的龍舞都會受到邀請進行表演,營口、海城、牛莊、台安等附近市縣都留下了他們矯健的身姿。我們相信,隨著田莊台鎮龍舞的活動區域不斷擴大,不僅會促進古鎮的經濟發展,提高盤錦的知名度,也會為盤錦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新的貢獻。
地方名人
![田莊台鎮](/img/6/e39/nBnauM3X4YTN4QDOzUTMxgTMyITM4gzN1IDMwADMwAzMxAzL1E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姚景遠】 (1956—至今)中國著名運動健將,奧運會金牌得主。盤錦市大窪縣田莊台鎮人。1979年,進入國家舉重隊。在國內外比賽中,先後14次刷新67.5公斤挺舉、抓舉成績的亞洲紀錄。1984年,在第23屆奧運會上榮獲男子67.5公斤舉重金牌,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
【叢飛】(1969—2006) 1969年10月,叢飛(原名張崇)出生在田莊台鎮。1994年10月,叢飛來到深圳,很快成為知名演員。1997年,叢飛加入深圳義工聯。十多年來,他為社會公益演出300多場,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從2005年開始,叢飛先後當選深圳十大傑出青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全國青少年“身邊最讓我感動的人”。2006年2月9日夜晚,白衣白褲的叢飛登上央視“感動中國”的領獎台。2006年4月20日20時40分,叢飛因患晚期胃癌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病逝,年僅3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