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資料市場

生產資料市場

生產資料市場是指為了生產或再生產的需求而購買或準備購買生產資料的消費者群體。生產資料與消費資料共同構成社會物質資料即社會總產品。生產資料就其本來含義而言,是指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包括未經人類勞動加工的自然資源,如土地、森林、河流、礦藏等;也包括經過人類勞動加工的勞動對象和勞動設施,如原材料、能源、機器、廠房等。然而,從生產資料市場角度而言,生產資料是指進入流通領域進行交換的、用於生產建設的物質資料的總稱,通常表現為由工業部門生產加工的、提供於社會再生產使用的原料、材料、燃料、機器、設備、儀器、儀表、工具、量具、刀具等。生產資料是構成生產力的物的要素,生產資料市場是實現社會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因此,開拓生產資料市場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特點

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資料市場
1.需求具有引申性

列寧曾指出:“生產消費(生產資料的消費)歸概到底總是同個人消費聯繫著,總是以個人消費為轉移的”。因為個人或家庭需要洗衣機.才促使洗衣機製造商對鋼材、電機、設備等生產資料產生需求。可見,生產資料市場的需求,最終取決於生活資料市場的需求,生產資料市場的需求以生活資料市場的需求為基礎。生活資料市場需求的增減變化,往往會導致生產資料市場需求的相應變化,甚至劇烈的變化。因此,一名優秀的市場行銷人員,在經營生產資料市場時.絕不會忽視生活資料市場的變化,而是時刻關注和預測生活資料市場的變化動向,準確判斷生產資料市場的相應變化趨勢,超前開展有效的行銷活動。

構成生產資料市場的消費者群主要是生產企業等法人團體,不像生活資料市場是以個人或家庭購買的形式出現。其購買的目的不同於生活資料市場用於個人或家庭消費,而是用購買的商品或勞務生產出其他商品或勞務,以實現購買團體的行銷目標。如腳踏車製造商購買鋼材、設備等生產資料就是出於生產腳踏車的需要。

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資料市場
2.生產資料市場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生產資料市場的穩定性特徵表現為短時間內,市場波動不大,對經濟、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反應較為遲鈍,需求價格彈性小。這是因為:

(1)生產資料的生產和消費相對穩定。

(2)價格機制對生產資料市場的調節效應低。

3.購買集中,量大次數少

受生產企業的周期性及規模化特點的影響,生產資料市場的購買頻率低,次數少,批量大,購買者相對集中。

4.交易方式往往以契約形式進行

為了避免雙方利益受損,維護購銷活動的正常進行,生產資料的購者與銷者之間,經常以契約的形式締結購銷契約,確保各自的行銷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

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資料市場
5.理智購買,專家決策

生產資料市場具有購買數量大、技術複雜、金額大的特徵,決定了生產資料購買者不能像消費品市場購買者那么衝動或盲目,而是在充分進行市場調查和市場比較,熟悉待購商品的技術與性能的基礎上,由專家和行家拍板決策,理智購買。因為決策失誤,不僅造成大量投入資金的浪費,而且影響企業生產的有效進行及最終產品的質量、成本與定價,影響企業最終經濟效益,嚴重的失誤會使企業因此而破產。因此,生產資料市場的購買需要相當慎重與理智。

6.農業生產資料的消費需求具有季節性和地區性

這是農業生產的季節性特徵決定的。即要求以農作物生長的自然規律為轉移,保證不違農時,滿足供應。同時,不同地區受不同氣候、土壤、地勢等地理條件的限制,農業生產資料的需求與供應的方式和時間都會有所不同。

分類

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資料市場
工業生產資料市場
主要指進行各類工業生產所需的物質要素交換的市場。這個市場又可分為直接工業品市場和間接工業品市場。

直接工業品市場是指經過生產加工能夠轉化為產品的物質要素的市場。包括:

(1)原料。指雖未加工但可以經過製造程式變成產品實體的一部分工業品,如原油原煤礦石、農產品原料等。

(2)半成品。指已經過部分加工程式,變成產品實體的一部分工業品,如棉紗、鋼、鐵。

(3)零部件。指經過加工用於整機裝配的工業品,如電機、軸承、輪胎等。

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資料市場
間接工業品市場,是指用於加工和生產產品的物質要素的交換市場。包括:

(1)主要設備。即生產所需的主要工業機械裝置,包括廠房建築、交通運輸工具、電子計算機、重型或大中型機械設備等。其特點是價值大,使用時間長,屬於購買者的固定資產投資支出。

(2)次要設備。即處於輔助地位起輔助作用的設備,如工具、模具小型電機打字機複印機、手推車等。此類產品多屬於標準化、通用化產品,價值低,使用時間短。

農業生產資料市場
農業生產資料市場是指進行農業生產所需的物質要素交換的市場。包括:農業機械設備、中小農具、半機械化農具、種子、化肥、農藥、耕畜等。

面臨的問題

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資料市場
1.要充分重視國際經濟與市場變化的挑戰。

首先,生產資料是一國製造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從國際經驗看,世界製造中心轉移呈加速趨勢,由美國到西歐、日本、東南亞以至中國,時間越來越短。目前中國主要依靠勞動力成本低廉和廣闊的市場吸引國外資本,但是能源與原材料成本以及勞動力成本已呈上升趨勢,中國將面臨著印度等一批新興國家的挑戰。如果人們不能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迅速轉變落後的生產經營方式和加快流通體制改革,中國將很快失去自身的優勢,世界製造中心地位轉瞬即逝,新型工業化道路更趨艱難;

其次,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跨國流通企業憑藉資金、技術、管理、信息方面的強大優勢,快速搶灘中國市場,中國流通業面臨嚴峻考驗。沃爾瑪現象說明,流通產業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發揮引領生產、調整結構、配置資源、促進消費、抵禦風險的強大功能,流通企業正在逐步取得對製造商、供應商的支配地位。尤其是石油、鋼鐵等關係中國經濟命脈的戰略資源的流通問題,解決不好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將始終處於低附加值的末端;

再次,中國生產資料參與國際競爭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也將日益增多。中國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將會遭遇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與特別保障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以及涉及智慧財產權方面的貿易摩擦問題,大大影響中國貿易發展步伐。

2.通縮苗頭不可輕視。

2005年國內生產資料市場價格增幅出現明顯回落,並從10月份開始出現負增長,反映出市場需求增勢減弱的勢頭。生產資料價格屬於先行指標,價格的持續走低不利於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可能傳導到最終消費品市場,並對居民消費價格產生影響,形成新的通縮。

3.部分資源性產品比價關係不合理。

成品油、水、電等資源產品價格改革滯後,價格水平與國際市場相比長期偏低。這種狀況不利於經濟發展、資源最佳化配置、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同時,能源、原材料價格偏低加劇了供求緊張的矛盾,也帶來國際收支失衡匯率上升的壓力。

4.部分商品供大於求形勢有加速之勢。

如鋼鐵、氧化鋁、焦炭等部分生產資料商品已經出現明顯的供大於求趨勢,而部分有色金屬、化工原料,甚至煤炭也在向供大於求方向發展。由於這些產品相關的行業近兩三年投資一直保持大幅增長,今年及至今後一定時期必然出現產能集中釋放和產量持續增加,並帶來市場價格持續下降、企業虧損增加、同業競爭加劇、銀行呆壞賬增加等一系列負面影響。

5.市場發展的不穩定因素和不確定性依然較大。

近兩年,國際石油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對世界經濟產生較大影響。進入2006年,伊朗的核問題和奈及利亞局勢動盪不安預示著國際石油市場仍將在動盪之中。

應對措施

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資料市場
1.進一步加強生產資料市場監測工作,不斷提高監測、調控水平。

生產資料市場運行將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市場供大於求,二是市場需求對出口的依賴性較大,三是市場價格持續大幅下滑,全年價格總水平將降至3%以下。為保持市場的平穩運行,要進一步加強對生產資料市場的監測與調控,著重做好生產資料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銜接工作,密切跟蹤了解生產資料進出口動態情況,防止和避免出口貿易出現較大起伏;進一步加強國內市場重要資源性產品的供需銜接和平衡工作,努力抑制資源性產品價格大幅波動。

2.積極培育農村生產資料市場,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當前農村生產資料市場規模偏小,市場份額僅占28.4%,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要求相差較大。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檔次和水平,以擴大農村生產資料需求。

3.大力創新流通業態,推動生產資料市場增長方式的轉變。目前中國生產資料批發業態還十分落後,主要採取“一買一賣”的傳統交易方式,服務鏈價值鏈短,流通附加值低。要根據不同類型產品的流通特點,有重點推進經營業態提升。加大推進汽車零配件、建築裝飾材料連鎖超市業態建設。大力促進金屬加工配送業發展,加快發展散裝水泥配送,促進生產資料流通企業由單純的貿易向加工配送、物流配送方向發展。

4.加快批發市場的改造和提升。中國目前有生產資料批發市場6545個,銷售額近萬億元,占全社會生產資料銷售額的8.8%。但交易方式比較落後,信息手段滯後,服務功能單一。要加快制訂批發市場改造和提升的具體規劃和措施,實行分類指導。建材裝飾等與人民生活相關的市場應向連鎖超市發展,建在城市邊緣的金屬材料等市場應向城市配送中心發展,建在鐵路與公路、機場與公路樞紐上的市場應向區域物流中心發展,變交通樞紐物流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