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葬

是人生禮俗的終結,近現代的葬俗多能向邈茫悠遠中尋求源頭,如盛行於東南沿海地區的\"瓮葬\"習俗(亦稱\"啟棺拾骨\"等),其歷史便可上溯至約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已經發掘的仰韶文化墓葬中,陶製瓮棺是初民最早的大量使用的葬具材料,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瓮棺葬\",亦即後世\"瓮葬\"的雛形。

葬俗

令人注目的是,當時的瓮棺葬絕大多數是夭折兒童的葬具,而成年和少年死者則被直接埋入土坑墓壙。以半坡遺址為例,已經發掘的二百五十座墓葬中,成人土坑墓一百七十四座,兒童瓮棺墓七十三座,幼兒土坑墓僅三座。眾多的兒童瓮棺墓,既顯示出當時社會生活水平低下兒童死亡率極高的現象,也說明兒童受到了特別的照顧。此外,無論是半坡遺址或北首嶺遺址的用於兒童葬具的瓮、缽等陶器,其底部或用作棺蓋的盆上,大多有一個小孔,有的鑽成很規則的圓形,有的則是敲擊成不規則的形狀,小孔上往往還加蓋一塊小陶片,其內表面還塗有紅色顏料。凡此種種,意義何在,引起了人們的種種猜測。

相關介紹

一種意見是,夭折兒童被裝入瓮棺而不是直接埋入黃土中,是希望給其一定的空間,瓮棺蓋或底部上的小孔則是希望他(她)能恢復呼吸,得以復生。郭沫若參觀半坡遺址時有詩云:"半坡小兒冢,瓮棺盛屍骸;瓮蓋有圓孔,氣可通內外。"(《訪半坡遺址四首》)似乎也是同類意見的藝術性表達。既然人已經死了,何以又望其"通氣"呢?有人推測這可能與當時的診斷技術落後、幼兒常出現"假死"的現象有關係,所以大人存此僥倖念頭。
另一種意見是,這與當時人們對靈魂的信仰有關,盆、缽底部的小孔當是供靈魂出入的通道。如此葬俗,與近代某些地區小孩死後並不埋葬,而葬於樹杈上,以為小孩的靈魂弱小,埋在地下便出不來的意識是一致的(宋兆麟等《中國原始社會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出版)。
還有一種意見是,支配兒童瓮棺葬儀的是遠古人類的生殖崇拜觀念,在這種葬法中,瓮棺象徵女性的子宮,覆蓋棺孔的陶片塗紅是象徵經血,瓮棺內小兒屍體的下肢或作蜷曲狀,則是恢復人居母胎時的狀態。故以瓮棺葬小兒的目的,其實是祈望他(她)的復生和再生。
據說,在西歐南亞和遠東的一些古代石墓遺存中,也發現有類似中國瓮棺的鑿孔現象。看起來這個謎底的揭示,還可以從多元比較的角度展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