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含有瓣蕊花(G. belgraveana (F. Muell.) Sprague)一種,分布限於紐幾內亞、馬魯古(Molucca)群島和澳大利亞東北部。
大型、芳香的喬木,薄壁組織具球形油細胞,植物體含瓣蕊花鹼(himandrin)和同類的生物鹼(為一類特殊的吡啶類生物鹼),但不含異喹啉類生物鹼;一些細胞含草酸鈣的單晶或簇晶;莖薄壁組織中分散有石細胞,在葉中也多少有分布;莖節具三葉隙;髓多少有良好發育的厚壁組織橫隔;導管分子伸長,具單穿孔,或一部分在幼莖中具梯紋穿孔板;無穿孔的輸水分子具具緣紋孔,不同的作者認為是管胞或纖維管胞;木薄壁組織為離管型,含晶體,並組成同心的帶狀;木射線細胞異形,或在晚材中近同形,大多數為(1)2-3(4)列;次生韌皮部在切向上分層,纖維層和非纖維層交替排列,並具楔狀射線。葉互生,單葉,全緣,具透明腺點,羽狀脈,下表面(及幼枝)覆蓋有特徵性的盾狀毛;氣孔為平列型,數個排成一環,每環各為一枚盾狀毛遮掩;葉柄具環狀排列的離生維管束;托葉缺。花相當大,單生(稀2-3)於側枝上,兩性,下位;萼片2,早落,帽狀,一枚包住另一枚,外側的一枚被認為是由2枚合生萼片演化而來,內側的一枚則被認為是由4枚合生花瓣演化而來,或有時兩者均被看作是苞片(如ENDRESS);花冠由數枚(約7-9)螺鏇狀排列的披針狀線形花瓣組成,這些花瓣毫無疑問是退化雄蕊起源的,如果把內側的帽狀萼片看成變態的花冠的話,那么這些花瓣就可解釋為是退化雄蕊;雄蕊多數(約25-30),螺鏇狀排列,外觀極似花瓣,不分化為花絲和花葯。4個小孢子囊相當短,多少嵌生於片狀雄蕊中部以下的遠軸一邊,在中脈和邊脈間兩兩成對,每一對沿單獨一縫開裂;數枚(約8-10)螺鏇狀排列的退化雄蕊生於正常雄蕊和雌蕊間;花粉粒近球形,具單溝(即遠極溝),具多少堅實、均質的外壁;雌蕊約(6)7-10或多數(多至約28),螺鏇狀排列,心皮閉合,明顯分化為子房和具下延柱頭的短花柱,花期各心皮在基部微合生,果期則較充分地以邊緣合生;每室具單1(稀為2)胚珠,懸垂,片狀邊緣胎座,倒生。果實球形,蟲癭狀,肉質,因心皮的癒合而為多室;種子具小形、雙子葉的胚和豐富、富含油脂、非嚼爛狀的胚乳。
木蘭目
木蘭目 | 學名Magnoliales,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雙子葉植物綱中的一個目。 |
木蘭科 | 木蓮屬;華蓋木屬;木蘭屬;蓋裂木屬;擬單性木蘭屬;煥鏞木屬;長蕊木蘭屬;含笑屬;合果木屬;觀光木屬;鵝掌楸屬;八角屬;南五味子屬;五味子屬 |
林仙科 | 美林仙屬;布比林仙屬;林仙屬;散子林仙屬;假林仙屬;塔氏林仙屬;澳大利亞林仙屬;四室林仙屬;合蕊林仙屬 |
單心木蘭科 | 單心木蘭 |
瓣蕊花科 | 瓣蕊花屬 |
帽花木科 | 帽花木屬 |
木蘭藤科 | 木蘭藤屬 |
囊粉花科 | 囊粉花 |
番荔枝科 | 藤春屬;蒙蒿子屬;番荔枝屬;鷹爪花屬;依蘭屬;杯冠木屬;皂帽花屬;假鷹爪屬;瓜馥木屬;哥納香屬;鹿茸木屬;蟻花屬;野獨活屬;銀鉤花屬;蕉木屬;澄廣花屬;亮花木屬;暗羅屬;嘉陵花屬;金鉤花屬;尖花藤屬;囊瓣木屬;紫玉盤屬;木瓣樹屬 |
肉豆蔻科 | 紅光樹屬;肉豆蔻屬;風吹楠屬 |
白樟科 | Warburgia屬;Cinnamosma屬;Capsicodendron屬;Cinnamodendron屬;白樟屬;Pleodendron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