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創辦於民國元年(1912)1月10日,當時稱為私塾,有1名先生,10餘名學童,在宴公廟(即今校址)里上課。發展歷程
民國28年(1939)2月日軍侵瓊前名為第十五國民(小)學校,學生100~200人,教師15人。1950年秋改名海口市私立樹人國小,學生240人,教師12人。
1952年縣人民政府接收並將私立國小轉為公立國小,當時有9個教學班400名學生,13名教師。
1953年改名瓊城鎮第一國小,1954年改名海口市二十六國小,
1956年改名繡衣坊國小,
1958年12月改名海口市府城鎮國小,
1960年定名瓊山縣國小,“文化大革命”期間更名紅城三小、府城三小。
1978年10月24日復稱今名。
榮譽
1982~1990年,考上海南中學學生總人數441人,年平均45人,年年居海南(省)第一,升學率為96.2%~99%。1979~1982年,進行“說話教材”實驗,經抽樣檢查驗收,獲全縣第一名。
1984年,對三年級學生進行語文、數學科考核,三率一分(及格率、優秀率、差生控制率、平均分)排列全縣第一。當年,被評為廣東省教育戰線優秀集體。
1986年,開展“注音識字,提前讀寫”教改實驗,實驗班升學考試語文科平均分為80.18分,數學科為77.6分,升學率達100%,受到省教育廳表彰。撰寫的《五年整體改革實驗報告》在省教學改革成果獎大會上介紹,且刊登在《海南教育雜誌》上。
1988~1990年,參加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總分連續3年居全省第一,連續3年獲集體獎一等獎,學生獲特等獎者4名、一等獎21名、二等獎43名、三等獎42名;參加海南小學生第一屆作文比賽獲特等獎1名、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5名;參加中國小學生漫畫作文獲三等獎1名;參加中國小學生《十八集優秀作文選》獲二等獎1名;參加全國匯宇篆刻中國書畫賽(少兒組),中國畫獲三等獎1名、書法獲三等獎1名。
1982~1988年,連續獲全省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總分第1名,
1987~1988年獲全省雛鷹田徑通訊賽優秀獎,
1989年,獲全國雛鷹田徑通訊賽優秀獎,同年參加海南省小學生韻律操比賽獲第一名,代表省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中小學生韻律操比賽獲第八名,受國家教委嘉獎。
1985~1990年,體育達標率均在96.8%以上,連續5年被評為省體育達標學校。
1990年,學校總面積15畝,建築面積4338平方米,主要有教學大樓1幢(24間教室)、教工宿舍樓2幢(共24個套間房)、300米跑道操場一座。是年學校有30個班,在校學生2502人,教職工91人,其中教師79人。教師中有大專學歷7人,中師68人,高中4人;高級教師23人,一級教師32人,二級教師18人,三級教師1人,未評的5人;學校設正副校長各1人,教導1人,總務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