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閃光點:299℃
密度:0.997
粘度:325mpa·s
外觀:淡黃色油性液體
溶解性:溶於烴類、酮類、酯類、高級醇等有機溶劑,微溶於乙醇,不溶於水,環氧大豆油簡稱ESO,其組成為亞油酸(51%~57%)、油酸(32%~36%),棕櫚酸(2.4%~2.8%),硬脂酸(4.4%~4.6%)等。
用途

特徵
(一)無毒性
符合美國FDA食品添加物規則“181.27及175.300”之要求。並獲得日本JHPA(PVC食品衛生協定會)PL規格[B.7(1)]之認可(認可號碼J-7059)。特別適於做食品包裝或醫療用之材料。
(二)低揮發性、耐抽出性及耐移行性
B-22及B-22D分子量約1000做為PVC之可塑劑,其揮發性為DOP的1/5,耐溶劑性遠優於DOP。又B-22及B-22D之碘價低,故耐移行性優良。
(三)耐候性、耐熱性特優
B-22在PVC製品中,與金屬安定劑共用,具有協合作用(Synergitism),使PVC樹脂之耐候性、耐熱性、透明性大幅提高,同時可降低金屬安定劑之用量而降低成本。
又在環保意識提高的今日,B-22與Ca-Zn安定劑,為無公害、無毒性之配方,可取代Cd-Ba-Zn或鉛系安定劑。在難燃配方中,添加B-22,則安定性大為改善。
生產方法
大豆油在催化劑和穩定劑存在下與過氧羧酸發生環氧化反應生成粗品,經精製得工業品。
這裡的過氧羧酸通常由雙氧水與甲酸(或乙酸)反應而得。
甲酸和雙氧水在硫酸存在下,生成過氧化甲酸,再與大豆油反應,生成環氧大豆油,過氧化甲酸復原為甲酸。
將大豆油、甲酸、硫酸、和苯攪拌混合均勻後,緩緩滴加人雙氧水,至反應溫度開始下降,反應即達終點。
反應液靜置分去下層廢酸水,油層先用純鹼液中和,再水洗至中性,分去水後,油層進行水蒸氣蒸餾,餘下產物進行真空蒸餾,除去低沸物和水,再經壓濾即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