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為推進我國“建設設計及其理論”學科的發展,作者參考了歐、美等國高校中開設的“環境行為學”教材的主要內容,並根據作者為清華大學建築學研究生講授“環境行為概論”課程的講稿,撰寫成本書。
本書兼具科學性與可讀性,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開設“環境行為”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也適用於從事建築設計、城市規劃的建築師、規劃師。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環境行為學的研究內容
1.2 行為學科的發展
1.2.1 格式塔心理學
1.2.2 構造論
1.2.3 皮亞傑學派
1.3 心理學原理在建築中的套用
1.3.1 建築家與規劃家的研究
1.3.2 心理學家的研究
1.3.3 環境心理學
第2章 行為
2.1 概述
2.1.1 人、行為與環境關係的幾種論點
2.1.2 環境對行為的影響
2.1.3 人的基本需要
2.1.4 人的創造力與環境
2.1.5 基本需要的影響因素
2.2 領域性
2.2.1 定義與爭論
2.2.2 領域性的作用
2.2.3 控制領域的機制
2.2.4 領域的組織
2.3 微觀空間行為
2.3.1 個人空間的限定
2.3.2 個人空間的大小與分類
2.3.3 個人空間的變化因素
2.3.4 個人空間與環境
2.3.5 小群生態
2.3.6 中心與地點
2.3.7 人因工程學
2.4 中觀空間行為
2.4.1 家
2.4.2 鄰里
2.4.3 鄰居
2.4.4 鄰里住戶間的關係
2.4.5 鄰里單元
2.4.6 對鄰里思想的批評
2.4.7 鄰里的衰退
2.4.8 反鄰里的看法
2.4.9 對鄰里的感覺
2.4.10 對鄰里的滿意程度
2.4.11 鄰里類型學
2.4.12 以小孩為中心的鄰里
2.4.13 鄰里意識的復活
2.4.14 小結
2.5 巨觀空間行為
2.5.1 離家活動範圍
2.5.2 活動模式(activity patterns)
2.5.3 出發地與目的地調查
2.5.4 城市居民的活動體系
2.5.5 活動模式研究的價值
2.5.6 認知模式(cognitive patterns)
2.5.7 城市的意象
2.5.8 引出意象的方法
2.5.9 意象的內容
2.5.10 表達意象的不同方法
2.5.11 個人與公眾意象
2.5.12 研究認知地圖的技巧和方法
2.5.13 研究工作的趨向
2.5.14小結
第3章 環境
3.1 概述
3.1.1 現象環境
3.1.2 個人環境
3.1.3 社會文化環境
3.1.4 現象環境、個人環境與社會文化環境三者間的關係
3.2 現象環境之一:人
3.2.1 刺激的被剝奪與過載
3.2.2 最佳的刺激度
3.2.3 環境負載與信息量
3.2.4 對城市的體驗
3.2.5 哺乳類動物中的擁擠
3.2.6 人類的人口擁擠
3.2.7 關於密度與擁擠研究的基本問題
3.3 現象環境之二:物質環境
3.3.1 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主要領域
3.3.2 適應性領域
3.3.3 綜合性領域
3.3.4 行為場合與環境決定論
3.4 個人環境——行為與經驗環境
3.4.1 個人
3.4.2 感知
3.4.3 小結
3.5 文脈環境之一:生命周期、生活水平
3.5.1 生命周期
3.5.2 生活水平
3.5.3 小結
3.6 文脈環境之二:生活方式
3.6.1 不同的生活方式
3.6.2 城市更新和強迫遷居
3.6.3 強迫拆遷帶來的病態
3.6.4 公共住房
3.6.5 小結
第4章 美學與建築環境
4.1 幾種美學觀點
4.1.1 感覺美學
4.1.2 形式美學
4.1.3 象徵美學
4.1.4 我國的幾種美學觀點
4.2 理論美學
4.2.1 機械論者
4.2.2 文脈主義
4.2.3 有機主義
4.2.4 形式主義
4.3 經驗主義美學
4.3.1 信息理論的探討
4.3.2 語義學的探討
4.3.3 符號學的探討
4.3.4 心理的生理探討
4.4 小結——環境美學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第5章 環境行為研究方法之一——觀察
5.1 行為
5.2 環境
5.3 時間
5.4 觀察人員
5.4.1 初次觀察的人員
5.4.2 作為參與者的觀察人員
5.4.3 隱藏起來的觀察者
5.4.4 職業觀察者
5.5 觀察記錄
5.6 電影、錄像、照相與錄音技術的套用
5.7 通過痕跡,來構想人們的行為
5.8 查閱檢索
5.8.1 官方記錄
5.8.2 人口調查數據
5.8.3 各級政府的數據
5.8.4 各種機構記錄
5.8.5 個人記錄
5.8.6 健康記錄
5.8.7 犯罪率統計
5.8.8 個人檔案
5.8.9 設計回訪評價
5.9 存在的問題
5.9.1 如何進行非闖入的觀察
5.9.2 行為類別劃分的可靠性
5.9.3 因果關係的推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