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梵語:योगाचार Yogācāra,大乘佛教兩大思想流派之一。約晚出於中觀派創始人龍樹之後200年,時值貴霜王朝向笈多王朝變遷之際的4世紀。該派創立人傳說為彌勒,現代學者認為無著和世親兄弟為實際奠基人。無著、世親均原為小乘說一切有部學者。為此,二人在創立瑜伽行派教理時,對有部等小乘學說進行了整理和發揮。“瑜伽行”一名來自無著的(亦說是彌勒的)《瑜伽師地論》,意謂從事瑜伽禪定修習者。瑜伽行派的出現是對龍樹為代表的中觀學派的批判和發展。

概括介紹

從教理上,它認為中觀派在揭示世界空性方面極為徹底,但卻忽視了世俗界迷妄之現狀的說明。因而瑜伽行派在接過空論之後,又致力於說明世間的假有。在宗教實踐方面。相應地它也注重傳統的戒定修持手段。無著所著《攝大乘論》、世親所著的《唯識三十頌》 、《唯識二十論》,為瑜伽行派的代表作。《攝論》立足於瑜伽行立場,分十項綱目將大乘佛教教義系統組織起來。《二十論》則從唯識無境之立場,批判有部、經量部學說,顯示瑜伽行派的觀念論哲學背景。

世親之後著名的瑜伽行派學者,有陳那(5世紀末)和法稱(7世紀中)一系。 陳那力圖從認識論邏輯的立場去闡述大乘佛學。他的《觀所緣緣論》和《集量論》都說明了大乘宗教解脫理論同瑜伽行派的世界觀和認識論的密切聯繫。陳那的學說具有濃厚的經量部色彩,因而他這一系被近代學者歸入“瑜伽行經量部”。法稱是陳那的再傳弟子。他的哲學立場更朝著經量部肯定外境的認識前提轉化。法稱的《量評釋論》等著作對瑜伽行體系中的邏輯理論進行了批判性整理。

與中觀學派一樣,瑜伽行者也承認世間諸法為空,但瑜伽行者在承認世界本質空性的同時,也肯定其有呈現紛繁差別相的一面。認為差別相的來源便是主觀的構造分別,外部世界其實是心識分別所構造的。心識構造活動依據固有的因果原則,若無業習氣,心識活動不會生起。同樣,擺脫虛幻分別也有必然因果原則要遵循。這就是宗教修持的目的。該派認為既然世界上一切諸法只能是主觀之識的轉變,瑜伽行者修持的立足點便回到自身內部來了。諸心識中最根本的是阿賴耶識,它包含了一切諸法顯現的種子並制約著從感覺到意識的所有活動。心識本質上具有染污的性質,所以它才會持續不斷地活動,產生虛幻的世間相。瑜伽修習實踐的目的是完成轉染成淨,轉識為智的過程。該派還提出三性三無性的理論,構築了世界的空性和虛妄假相之間的聯繫,並在清淨、圓滿、覺悟的勝義境界(涅盤、實相、真如)與修行者力圖超越的無常、染污、迷妄的現實存在之間架上橋樑,從而宗教本體論與宗教實踐論得以融通。三性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而三無性指正相反對的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和勝義無自性。三性意在說明世俗經驗中之事物是因為凡夫執著分別而生,是依緣而生,只要認識到這二者的虛妄性,便可顯現圓成實性;三無性意在從反面顯示世間諸法沒有自性本質,也不是因自體所生,否定前二者,也就借空現出了究竟的無自性境界。

唯識經論

中國傳統稱瑜伽行派為有宗。因強調瑜伽的修行方法而得名。以《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論》和《成唯識論》等為主要經典。從事這派修持的人被稱為瑜伽師。

理論傳承

傳說瑜伽行派的祖師是彌勒,但彌勒是否實有其人,學術界一直有爭論。一般認為,在瑜伽行派興起時,大乘佛教中曾有彌勒論師,該派假託彌勒菩薩所說作了種種論著。該派理論的奠基人是無著和世親。世親的繼承者有親勝和火辨兩家。較親勝稍後並發揮親勝學說的有德慧和安慧等,史家稱為前期瑜伽行派或無相唯識派;世親的另一繼承者是陳那,他特別注意用因明的方法闡發瑜伽學說,是後期瑜伽行派或有相唯識派的先驅,陳那的後繼者有無性、護法、戒賢、法稱等。迨7~8世紀密教興起後,大乘佛教中的兩派開始接近起來,逐漸融合為瑜伽行中觀派或稱中觀瑜伽行派。

三類八識

瑜伽行派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由人們精神的總體──識所轉變顯現出來的(“內識生時,似外境現”),所謂“萬法唯識”、“三界唯心”。按識的變現和作用可分為三類八識:①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它們主要的職能是起了別和認識的作用,前六識都以各自相應的認識器官(眼、耳、鼻、舌、身、意)為其活動的根據,並以相應的、幻現的外境(色、身、香、味、觸、法)為其認識的對象;②第七識──末那識。它的職能是起思維度量的作用,是前六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的中介,它以阿賴耶識為其自己存在的前提和認識對象,由於末那識的活動伴隨有四種根本煩惱,從而使人們陷於痛苦和生死輪迴;③第八識──阿賴耶識(藏識)。是前七識的共同根據,宇宙萬有的根源。它的本相有三:(a)能藏,即阿賴耶識能攝持和保存一切“種子”(潛在力),種子或潛在力在時機成熟時能夠生出宇宙萬有(種子生現行),宇宙萬有也可發生(薰習)新的宇宙萬有的潛在能力或狀態(現行生種子),這種勢如瀑流永恆不斷的因果變化,亦即人間苦海的無限變化過程;(b) 所藏,即生起宇宙萬有潛在力的所藏處;(c)我愛執藏,阿賴耶識原非自我(靈魂)而是識的流轉,但第七識妄執為永恆主宰的靈魂,因之被稱為我愛執藏,這個自我(靈魂)也就是輪迴果報的主體。

四分學說

該派對認識的職能和作用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四分”(四種作用之分):①相分。是幻現的外界對象反映在人們認識中的形相,亦即客觀對象反映在主觀上的表象;②見分。是人們自己對於形相的認識能力或作用;③自證分。是證知、鑑定自己如何認識形相的了別作用,亦即見分、相分的自覺作用;④證自證分。是對於自證分的再證知、再鑑定,它是認識能力或作用的最高階段和總結。他們曾以尺量布為例,說明這四分的關係。相分好比布,見分好比尺,自證分好比是根據尺所量知布的長短,證自證分好比是對於所量布的長短的證實。關於四分的學說在瑜伽行派內部有著不同的主張。安慧等人認為見分和相分是無體的、虛妄的實在(遍計無體),自證分才是相對的實在(依他實體),因此這派稱為無相唯識派;陳那、護法等人認為相分是有體的真實的存在,見分緣相分為外境時,見分上才會生起或顯現相分的形相,因之被稱為有相唯識派。

五位百法

對於識所變現的宇宙萬有,瑜伽行派概括為五位百法。五位是心法(精神現象)、心所有法(心的隨屬現象或作用)、色法(物質現象)、心不相應行法(非精神非物質的現象)、無為法(不生不滅的現象)。此外,他們也對宇宙萬有的本性作了說明,認為從“存在”或“有”的方面看,可分為三性:①遍計執性。即虛妄的表相(相);②依他起性。即假有的或相對的表相,由因緣或條件所引起;③圓成實性。即絕對的表相,圓成實性不借因緣或條件,是由自身所引起的一種真實的實在,它是由完成修行的人在瑜伽直覺中所親證,圓成實性也就是真如佛性。從“非存在”或“無”的方面看,可分析為三無性:(a)相無性。一切體性都無;(b)生無性。沒有生,沒有自然所有之性。非有似有,一切猶如幻象;(c)勝義無性。遠離妄執,無相空寂,一切清淨,這是瑜伽行者修持所達的最高境界。

五種姓說

瑜伽行派把一切眾生分為聲聞乘種姓、緣覺乘種姓、菩薩乘種姓、不定種姓和無種性五類。認為這五姓由於各自所具有的無漏種子(沒有被煩惱所污的種子)和有漏種子(為煩惱所污、被束縛限制的種子)的不同,而修持所得的結果也是不同的。聲聞乘種姓可修證阿羅漢果;緣覺乘種姓可修證辟支佛(緣覺);菩薩乘種姓可修證為如來佛;不定種姓所修的結果還不確定;無種性因為只具有有漏種子,要受業報輪迴的限制,不能成阿羅漢或菩薩。以上被稱為五性各別說。

傳播概況

唯識思想在南北朝的北魏時代就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人傳入中國,在北方地區成立了地論學派。在南朝的梁陳時期,真諦又把這一思想弘傳於南方,在江南一帶形成了攝論學派。但南北朝時代在中國流傳的唯識思想基本上都屬於印度前期瑜伽行派的思想或唯識古學。迨唐玄奘自印度回國譯出《成唯識論》後,中國才傳播印度護法一系的唯識新學,從而建立了唯識學派──法相宗。唯識學在唐代曾風靡一時,但在唐末五代即開始衰微。新羅在玄奘以前即弘傳地論和攝論,以後又有玄奘的直傳弟子神昉、圓測和圓測的弟子道證等傳入唯識新學,建立了新羅的唯識宗。日本的唯識學最初由直接從玄奘學習的道昭傳入,以後又有玄昉等人到中國學習,帶回大批經論,弘傳唯識,逐漸建立了日本的法相宗。這個學派在奈良、平安朝和江戶時代一直盛行不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