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學派是在對理想主義學派的批判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思中逐步形成的。其思想淵源可追溯至修昔底德、尼科洛·馬基雅弗利、托馬斯·霍布斯等古代和近代政治思想家。
相關詞條
-
現實主義法學派
現實主義法學派, 20世紀資產階級法學派別之一,以反對傳統法學、強調對法應採取“現實”態度而得名。20世紀30年代在美國興起,在美國法學界中與以R.龐德...
代表人物 學派觀點 -
弗蘭克[美國現實主義法學派法官]
傑羅姆·弗蘭克是美國著名法學家,法律現實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曾任律師、美國第二巡迴抗訴法院法官,並曾在耶魯大學法學院任教(該院當時是現實主義法學派的基地...
人物生平 人物著作 -
現實主義法學
現實主義法學,是西方法學領域的一種重要的法學思想,它同形式主義法學、實證主義法學、後現代法學等一起,構成20世紀西方法學的主要流派。
發展歷程 界定標準 -
新現實主義
新現實主義是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產物,它反映了進步的電影工作者致力於民主改革的要求。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歷史,一般從1945年R.羅西里尼拍出《羅馬,不設防的...
基本介紹 主要題材 作品代表 攝影流派 電影流派 -
社會學法學派
社會學法學派一譯社會法學派,19世紀末葉以來資產階級法學中一個重要派別,也是幾個類似派別的總稱。
社會學法學派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新現實主義電影
新現實主義電影,是西方現代電影流派之一。表現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細節,多用實景和非職業演員,以紀實性手法取代傳統的戲劇手法。首部影片是《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大概介紹 衰弱根源 -
美國現實主義法學
美國現實主義法學是當代法學理論界最值得注目的法學學派之一。
美國現實主義法學 相關條目 -
結構現實主義
結構現實主義也稱新現實主義,興起於1970年代末期。
簡介 源流 理論假說 領航人物 -
波蘭學派
波蘭學派是西方影評家對波蘭具有“反體制”傾向的電影的總稱,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概述 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