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系統

現代物流系統是指以傳統物流系統為基礎,以現代科技技術和先進的科學理論為支撐的物流系統。現代科技技術包括硬技術和軟技術兩個方面,硬技術指組織物資實物流動所涉及的各種機械設備、運輸工具、倉儲建築、戰場設施以及服務的計算機、通信設備網路,如集裝系統機械製造技術、自動貨架系統製造技術、旋轉數碼選址技術等;軟技術是指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統而使用的系統工程技術、技術經濟技術、價值工程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推動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變的先進科學管理理論主要有供應鏈管理理論、集成化物流管理理論和物流管理整合理論,這些理論都為現代物流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和催化作用。

內涵

網際網路技術為現代企業接觸更多的顧客創造了極其方便的條件,又向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即如何向如此之多的顧客有效地配送貨物呢?如果要使網站商店對顧客的服務能力和效率高過現實世界的零售商店,關鍵在於網站商店的商品配送系統——物流系統。

所謂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是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見國標物流術語)。現代物流是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為目標,把製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統一起來考慮的一種戰略措施,追求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與服務水平進而增強企業競爭力。隨著社會大生產的擴大和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應運而生。“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或TPL)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歐美提出的。

進入20世紀90年代末,全世界的製造者和分銷商繼續承受著各種壓力,其中包括:產品訂單更小、更頻繁,產品需求不斷變化且更加用戶化和服務價值升高等。經營者們必須使工廠的運行適應訂單的混合、更短的訂單周轉時間和更高的生產能力。必須採取一定的策略來適應不斷提高要求的庫存管理、運行的柔性以及各種過程集成的程度。在供應鏈中集中對一些過程進行轉移、結合或消除,使得工廠以及倉庫的物流和信息流更加有效。在這些變化的要求下現代物流技術從各個方面顯示出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從廣義上講,物流泛指物質實體及其載體場所(或位置)的轉移和時間占用,即指物質實體的物理流動過程。它是在生產和消費從時間和空間上被分離並日益擴大的形勢下為有機地銜接“供”和“需”,保證社會生產順利地進行,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而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物流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物流活動的機械化、自動化和合理化,以實現物流系統的時間和空間效益。

物流系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裡,由所需輸送的物料和包括有關設備、輸送工具、倉儲設備、人員以及通信聯繫等若干相互制約的動態要素構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隨著計算機科學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物流管理系統也從簡單的方式迅速向自動化管理演變,其主要標誌是自動物流設備,如自動導引車(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自動存儲、提取系統(Automated Storage/Retrieve System,AS/RS)、空中單軌自動車(SKY-RAV)、堆垛機(Stacker Crane)等,及物流計算機管理與控制系統的出現。

發展至今,物流系統是典型的現代機械電子相結合的系統。現代物流系統由半自動化、自動化以至具有一定智慧型的物流設備、計算機物流管理和控制系統組成。任何一種物流設備都必須接受物流系統計算機的管理控制,接受計算機發出的指令,完成其規定的動作,反饋動作執行的情況或當前所處的狀況。智慧型程度較高的物流設備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更好地識別路徑和環境,本身帶有一定的數據處理功能。

現代物流設備是在計算機科學和電子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傳統的機械學科發展來的機電一體化的設備。從物流系統的管理和控制來看,計算機網路和資料庫技術的採用是整個系統得以正常運行的前提。仿真技術的套用使物流系統設計處於更高的水平。物流已經成為並行工程的基礎和CIMS的組成部分。

物流系統技術是先進制造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其廣義內涵分析可以看出它已從以前簡單地物料搬運發展到今天的集機械設計、計算機科學、管理學和自動化控制技術等於一身的綜合技術。

特徵

與傳統物流系統相比,現代物流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1.專業化與集成化相結合

物流技術的日新月異和分工的細化,導致了物流系統的專業化,儘管傳統的物流系統里也存在分工,也有技術的套用,但是與現代物流相比,這種分工與技術力量顯得非常的薄弱。在現代物流系統中,分工非常詳細,一個系統被分為若干子系統,子系統繼續被分解,直至不能再被細分為止,例如,物流配送系統是物流系統的子系統,它又被分為配送計畫、倉庫管理、分揀、裝卸、傳輸、包裝、運輸、客戶管理子系統,其中的運輸再被細分為車輛駕駛、信息反饋、衛星定位技術分系統。正是因為這樣的高度專業化,才使得每項物流作業運作精確化與高效率化。

物流系統的集成化是指物流系統內不同的物流功能,集成化能夠導致物流系統的簡化,以減少物流環節和物流作業量,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和作業處理效率。MRP(物資需求計畫)和DRP(分銷資源計畫)的集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予,它可以實現企業內外數據的共享,節約企業資源,提高工作效率,產生更高的利潤回報。

專業化從技術的角度實現了物流運作效率的提高,而集成化從經濟的角度實現了資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了利潤回報率,專業化為實現集成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集成化解決了由於專業化可能會造成系統冗繁複雜的後顧之憂,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同提高了物流系統的現代化程度。

2.自動化與網路化相結合

隨著計算機水平的進步與物流技術軟體的開發,現代物流系統已經由傳統的以人為主導的系統變為以計算機網路為主導的高度自動化系統。庫存水平的確定、運輸路徑的選擇、自動導向車的運行軌跡,甚至一些物流配送中心的經營決策問題在現代物流系統中都能夠實現自我運作,而不用紛繁複雜的人工來解決。隨著機器人等相關技術成果的出現,使得現代物流系統逐步向智慧型化水平前進,智慧型化是物流自動化和信息化的一種高層次套用,是物流領域的又一大進步。

現代物流系統的網路化包括空間結構的網路化、邏輯結構的網路化和物流組織的網路化,空間結構的網路化如物流配送網路、分銷網路和計算機系統網路等,邏輯結構的網路化如物流信息系統的功能結構、處理的邏輯結構的網路化等,物流組織的網路化保證了物流節點之間物流活動的系統性和一致性。現代物流系統的網路化能夠提高系統的運作效率,充分利用系統資源和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自動化可以以網路化為平台和基礎,網路化以自動化和智慧型化作為發展目標,兩者相互配合,為打造高度現代化的物流體系提供支撐和保證。

3.服務市場化和國際化

現代物流系統提供的服務更加市場化和國際化。市場化是指物流系統更加以市場為風向標,根據顧客的需求來生產和銷售產品,無論是自營物流還是外包物流,都以“服務—成本”的最佳配合為總目標。國際化是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由於物資資料的生產和貿易發展已經越出了一國的界限,為其服務的物流也必然在世界範圍展開。面對這種客觀環境的變化和要求,現代物流系統也必須為此作出反應和調整,建立能夠適應國際化生產和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物流系統是現代物流國際化的必然選擇。

4.系統的高度柔性化

系統的柔性化反映了系統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現代化的物流系統應能夠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迅速地作出反應,調整生產、訂購和銷售計畫,以滿足市場需求和減少環境的改變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彈性製造系統(F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製造資源系統(MRP)、企業資源計畫(ERP)以及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和技術等都是建立柔性化物流系統的必備資源,這些概念和技術都要求根據需求組織安排生產活動、物流活動和銷售活動,這大大有利於柔性化的實現。

目標

現代物流系統主要實現5個目標,即服務(service)、高效(speed)、節約(savings)、規模效益(scale benefit)和庫存調節(stock control),也統稱為物流系統的“5S”目標。

1.服務(service)

物流業屬於服務業,只有給客戶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務才能實現物流業的價值,所以現代物流系統必須以客戶為中心,樹立客戶第一的觀念,與傳統的物流系統相比,客戶在系統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提供客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是物流業不變的追求。近些年來,出現了很多體現現代物流服務理念的管理技術和思想,如準時供貨方式、柔性供貨方式、固定時間內退貨方式等,這些無不體現了現代物流水平的提高和服務思想不可動搖的地位。

2.高效(speed)

高效即是指現代物流系統的快速和及時,在供應鏈中,部分零售商和製造商採用零庫存的方式,要求以小批量頻繁的運送方式,將貨物準時運達,這就提高了對現代物流系統反應速度的要求。為了應對這種要求,現代物流系統採用先進的配貨技術、混合運輸方式等來適應這種需要。

3.節約(savings)

由於物流的過程並不會提高商品的使用價值,所以在物流過程中,縮短流通時間、減少流通中資源的消耗和提高物流作業效率是提高相對產出的重要手段,而節約、省力和低耗的目標必須有穩定可靠的物流系統來保證。

4.規模效益(scale benefit)

與生產系統相比,物流系統一般被看作輔助性系統,有穩定性差、綜合性和複合性強的特點,所以很難形成標準的規模化模式,獲得規模效應。但是規模效應是行業成長壯大的必經階段,其對企業的持久發展也是非常有益的。傳統的物流系統往往是單一分散的,很難形成規模效應,隨著物流技術的進步和物流管理思想的發展,集約化和規模化逐步被套用於物流系統的建設之中,如大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園區的建設都是其具體表現。

5.庫存調節(stock control)

庫存調節是物流管理系統中資源配置的重要一環,是影響物流系統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擁有良好的庫存調節系統不僅能夠保證企業和消費者的需求,還能夠節約國家資源,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確定正確的庫存方式、庫存數量、庫存結構和庫存分布是庫存調節的主要任務。

現代物流系統必須以高標準的服務、及時快速的配送方式、科學的庫存控制、集成化和規模化的模式以及平衡的成本一效益的最終目標來進行運作,使物流成為商品從生產到消費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構成

1.現代物流硬體系統

①基礎設施:公路、鐵路、航道、港口、機場等。

②運輸工具:貨運汽車、鐵道車輛、貨船、客貨船、貨機、客貨機等。

③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倉庫、裝卸搬運機具、倉儲貨架、托盤、貨箱、自動化設施等。

④信息技術及網路:通信設備及線路、傳真設備,計算機及網路設備等。

2.現代物流作業系統

現代物流作業系統是由物流的功能要素構成的,它包括包裝、運輸、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作業。

3.現代物流管理系統

現代物流管理系統由管理組織、規章制度、業務流程、評價指標、經營活動和管理活動等要素構成。

4.現代物流信息系統

現代物流信息系統可分為不同的層次:業務處理層、管理控制層、決策分析層、戰略規劃層。按照功能又可分為:運輸管理、倉儲管理、庫存控制、訂單處理及統計分析。

在整個物流系統中,物流作業系統要使用物流硬體系統,在物流管理系統的指揮下,進行物流的具體作業,而物流管理系統指揮功能的有效發揮則完全得益於物流信息系統的信息提供。

要素

物流系統的要素是指物流系統所具有的基本能力,通過對這些基本能力的有效組合,便形成了物流系統的總體功能,能合理、有效地實現物流系統的總目標。

1.物流系統的一般要素

物流系統的一般要素是物流系統最基本要素,由三方面構成:

①勞動者要素:勞動者要素是物流系統的核心要素,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是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物流系統並使它高效運轉的根本;

②資金要素:現代物質交換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實現交換的物流過程,實際上也是資金流動的過程,物流服務本身也需要以貨幣為媒介,物流系統建設是資本投入的一大領域,離開資金這一要素,物流不可能實現;

③物的要素:物的要素是指物流系統的勞動對象,即各種實物。無此要素,物流系統便是無的放矢。

2.物流系統的功能要素

物流系統的功能要素由運輸、儲存、保管、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處理和廢舊物品的回收與處理等項構成。

(1)運輸功能要素

運輸是物流的核心業務之一,在物流活動中處於中心地位,也是物流系統的一個重要功能。運輸功能要素包括物流中的車、船、飛機等方式的運輸,生產物流中的管道、傳送帶等方式的運輸,解決了物質實體從供應地到需求地之問的空間差異,創造了物品的空間效用。運輸的方式有很多種(如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船舶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等),選擇何種運輸手段對於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2)儲存功能要素

儲存是物流中的又一極為重要的職能,與運輸構成物流的兩大支柱,同處於中心位置,其他物流活動都是圍繞著儲存與運輸進行的。儲存不但緩解了物質實體在供求之間、時空之問的矛盾,創造了商品的時間效用,同時也是保證社會生產連續運行的基本條件。儲存功能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存儲與保管物資,能完好地保證其使用價值;②調節供需矛盾;③調節物資運輸能力。

(3)保管功能要素

保管功能要素包括堆存、保管、保養、維護等活動。對保管活動的管理,要求正確確定庫存數量,明確倉庫的功能是以流通為主還是以儲備為主,合理確定保管制度和流程,對庫存物品採取區別管理的方式,力求提高保管效率,降低損耗,加速物資和資金的周轉。

(4)包裝功能要素

包裝功能要素包括產品的出廠包裝、生產過程中在制品、半成品的包裝以及在物流過程中換裝、分裝、再包裝等活動。包裝具有保護物品、便於運輸、美化商品、促進銷售等功能,它可以保護貨物在運輸、存儲過程中免遭因冷熱、乾濕、碰撞和擠壓等損害所造成的損失,使貨物完好地運送到用戶手中,還可以通過包裝裝飾形式取悅於消費者,達到促銷的目的。

(5)裝卸搬運功能要素

裝卸搬運是伴隨著運輸和存儲而產生的必要的物流活動,裝卸搬運功能要素包括對輸送、保管、包裝、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動進行銜接的活動,以及在存儲、保管等活動中為進行檢驗、維護、保養所進行的裝卸搬運活動。裝卸和搬運作業質量的好壞、效率的高低是整個物流活動的關鍵,也是順利實現運輸、儲存等物流活動的基本保證。對裝卸活動的管理,主要是確定恰當的裝卸方式,力求減少裝卸次數,合理配置及使用裝卸機具,做到節能、省力、減少損失、加快速度,獲得較好的經濟效果。

(6)流通加工功能要素

流通加工功能要素又稱流通過程的輔助加工活動,是在流通領域的生產過程中,對商品所作的輔助性加工。這種加工可以更有效地滿足客戶的需要、促進銷售、彌補生產過程的加工不足、更好地銜接供需雙方、更合理地利用資源。加工內容非常豐富,有裝袋、定量小包裝、配貨、揀選、分類等,還有生產外延的流通加工,如打孔、折彎、組裝、改裝等。在物流過程中,流通加工同樣重要,在提高運輸效率、改進產品品質等方面,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7)配送功能要素

配送功能要素是物流體系中的一種綜合的、特殊的形式,是物流進入最終階段,以配送、送貨形式最終實現資源配置的活動。傳統的物流將配送活動看成是運輸活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短距離的運輸,未將其獨立作為物流系統實現的功能,沒有當作獨立的功能要素對待。從實質上,配送作為現代物流的標誌,又是整個物流活動的一個縮影,集經營、服務、庫存、分揀、裝卸搬運於一身,已不是簡單的送貨運輸所能包含的。配送作業內容主要包括:進貨、搬運、儲存、盤點、訂單處理、揀貨、補貨、出貨等。

(8)物流信息處理功能要素

隨著物流全過程服務的發展,顧客對上述各項要素有關的活動計畫、預測、動態(運量、收、發、存數)信息,以及有關的費用、生產和市場信息等,無時限溝通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對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傳遞和處理也顯得更加重要。現代物流也需要依靠信息技術才能保證物流體系的正常運作。信息是連線運輸、儲存、保管、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等各功能要素的紐帶,同時一些諸如物價、市場、交易等商業信息也為物流的運作提供了依據。沒有各個物流環節之間信息的通暢、及時傳遞和處理,也就沒有物流活動的時間效率和管理效率,也就失去了現代物流的整體效率。

由此可見,信息功能是物流活動順暢進行的保障,是物流活動實現高效率、高效益的前提,也是現代物流企業的又一重要標誌。

(9)廢舊物品的回收與處理

廢舊物品的回收與處理是為了恢復物品價值、合理處置廢舊物品和包裝材料等,包括對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廢棄物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和處理,還包括對不合格的材料或殘次品進行退貨、包裝品的回收利用,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對產品的回收。具有不確定性、逆向性、處理費用高等特點。在節約社會資源、降低物料成本、提高企業形象、促進企業不斷創新、增強企業競爭力等方面有著其他物流活動不可替代的優勢。

3.物流系統的支撐要素

物流系統的建立離不開社會環境要素的支撐,尤其是處於複雜的社會經濟系統中,要確定物流系統的地位,協調與其他系統的關係,這些要素都必不可少。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體制與制度

物流系統的體制與制度決定了物流系統的結構、組織、領導和管理方式。管理方式以及系統的地位,是物流系統運行的重要保障。有了這個支撐條件,物流系統才能確立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2)法律法規

物流系統的運行,不可避免地涉及企業或個人的權益問題,法律法規一方面限制和規範物流系統的活動,使之與更大的社會系統協調,另一方面是給予企業或個人權益的保障。契約的執行、權益的劃分和責任的確定等,都要依靠法律法規進行維繫。

(3)行政命令

物流系統與一般系統不同之處在於,物流系統關係到國家、軍事和經濟的命脈,因此,行政命令等也常常是支持物流系統正常運轉的重要支持要素。

(4)物流系統標準化

標準化是保證物流系統中各個環節協調運行,保證物流系統與其他系統在技術上實現聯結的重要支撐條件。

4.物流系統的物資要素

物流系統的建立和運行,需要有大量的技術裝備和基礎設施,這些裝備與設施的有機聯繫對物流系統的運行有著決定意義。這些要素對物流系統的運行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要素有:

(1)物流設施

物流設施是組織物流系統運行的基礎條件,包括物流站、場,物流中心、倉庫,運輸線路,建築、公路、鐵路和港口等。

(2)物流裝備

物流裝備是保證物流系統運行的條件,包括倉庫貨架、進出庫設備、加工設備、運輸設備、裝卸機械等。

(3)物流工具

物流工具是物流系統運行的物質條件,包括包裝工具、裝卸工具、勞動工具、辦公設備等。

(4)信息技術與網路技術

信息技術與網路技術是掌握和傳遞物流信息的主要技術,根據所需信息水平的不同,需要的技術與設備也不同,主要有通訊設備及線路、傳真設備、計算機及網路設備等。

(5)組織與管理

組織與管理是物流網路的“軟體”,起著聯結、調配、運用、協調和指揮其他各要素的作用,保障物流系統目標的實現。

規劃內容

現代物流系統的系統規劃包括許多方面的內容。應從物流系統規劃、信息系統規劃、運營系統規劃三個方面進行規劃。物流系統規劃包括設施布置設計、物流設備規劃設計和作業方法設計;信息系統規劃也就是對現代物流系統信息管理與決策支持系統的規劃;運營系統規劃包括組織機構、人員配備、作業標準和規範等的設計。通過系統規劃,實現現代物流系統的高效化、信息化、標準化和制度化。

政策支持

2018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物流樞紐布局建設,明確要多措並舉發展“通道+樞紐+網路”的現代物流體系,確保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明顯降低,提高經濟運行效率,促進高質量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