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精要

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精要

《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精要》是由尹維劼主編的一本書 ,此書針對讀者掌握知識的關鍵環節,即看、記、用,抓住內部審計“精髓”和“要點”來寫,用60多萬字的篇幅,濃縮了內部審計的全部精華,這裡面的大部分內容取自實際工作中,並進行了優選和適當加工,具有現實的指導性。

基本信息

推薦書評

越來越多的內部審計現在採用外包的方式進行,社會審計承攬了這塊業務,就要懂得如何去做內部審計。最重要的是要從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滿足企業的需要,增加企業的價值。這本書可以幫助社會審計人員如何操作內部審計。

——原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會長 崔建民

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精要

我國內部審計與政府審計千絲萬縷的聯繫是難以割斷的。同屬審計體系的這兩大分支,有許多共同點,相互間需要交流,尤其是審計的技術方法、技巧,政府審計人員也應該向內部審計人員學習。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素材,值得看看。

——審計署總審計師 孫寶厚

我國現代內部審計的發展已20多年了,湧現了許多優秀的內部審計人員。在實踐中他們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把這些經驗拿來交流和推廣,對促進我們內部審計事業的發展大有好處。中國機械工業審計學會精心組織編寫的這本書為我們的內部審計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幫助和現實的指導,是我們工作中的良師益友。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易仁萍

內容提要

越來越多的內部審計現在採用外包的方式進行,社會審計承攬了這塊業務,就要懂得如何去做內部審計。最重要的是要從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滿足企業的需要,增加企業的價值。這本書可以幫助社會審計人員如何操作內部審計。

本書針對讀者掌握知識的關鍵環節,即看、記、用,抓住內部審計“精髓”和“要點”來寫,寫實手法非常明顯。用60多萬字的篇幅,濃縮了內部審計的全部精華,從書的結構和層次上又體現很強的邏輯性,尤其是這裡面的大部分內容取自實際工作中,並進行了優選和適當加工,這樣使得本書具有現實的指導性。

編輯推薦

我國內部審計與政府審計千絲萬縷的聯繫是難以割斷的。同屬審計體系的這兩大分支,有許多共同點,相互間需要交流,尤其是審計的技術方法、技巧,政府審計人員也應該向內部審計師學習。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素材,值得看看。

作者簡介

尹維劼,1967年出生於湖南靖州,1995年獲北京經濟學院審計專業碩士。

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註冊會計師、審計師,同時還擁有高級會計師職稱和證券發行與承銷、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及基金從業資格等。 現任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審計室主任,同時兼任一些關聯公司監事或董事。擔任中國機械工業審計學會副會長、北京市內部審計協會常務理事及北京市審計學會理事等。曾在中國香港及日本擔任過一些公司的財務經理成總監、董事、監查役等職。

代表作:《創業叢書》總主編、《現代企業投資精要》(叢書)總策劃、《現代家庭生活與理財》(叢書)總策劃、《現代企業理財韜略》主編、《現代會計自學入門》合著、《行銷謀略》專著,《投資實務》主編等,另發表審計論文有《內部審計機構沒置模式比較》、《試驗論重點審計區域法》等。

目錄

第一篇 內部審計基礎

第一章 職能定位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特點

第三節 現代企業內部審計職能

第二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

第二節 內部審計機構設定

第三節內部審計外包

第三章 職業要求

第一節 職業道德規範

第二節 職業技能與知識

第三節 人際關係

第四節 職業後續教育

第四章 規範管理

第一節 我國內部審計的行業管理

第二節 內部審計準則及其指南

第三節 部門管理

第四節 項目管理

第五節 質量控制

第二篇 審計程式

第一章 項目分類規程

第一節 立項評估

第二節 常規確認項目規程

第三節 簡易確認項目規程

第四節 諮詢項目規程

第二章 計畫階段規程

第一節 制訂項目審計計畫

第二節 制定項目實施方案

第三節 審前準備

第三章 現場階段規程

第一節 進點會

第二節 現場觀察與走訪

第三節內部控制測評

第四節 實質性測試

第五節 審計取證

第六節 撰寫審計工作底稿

第四章 報告階段規程

第一節 後續調查

第二節 撰寫審計報告

第三節 審計報告定稿

第四節項目檔案歸檔

第五章 項目追蹤和成果利用

第一節 整改情況調查

第二節 後續審計

第三節 成果利用

第三篇 實用文書

第一章 業務管理文書

第一節 審計規劃書

第二節 年度審計計畫

第三節 項目管理文書

第四節 審計送達文書

第五節 審計檔案管理文書

第二章 項目計畫階段文書

第一節 項目評估文書

第二節 項目審計計畫

第三節 項目實施方案

第四節 項目審前調查文書

第五節 審前會議紀要

第六節 審計通知書

第三章 現場階段文書

第一節 進點會會議紀要

第二節 管理當局聲明書

第三節 被審計人承諾書

第四節 內部控制調查表

第五節 與外部審計溝通函

第六節 審計工作底稿

第七節 現場審計工作考核和小結

第四章 報告階段文書

第一節 審計報告

第二節 審計調查報告

第三節 審計結果報告

第四節 審核報告與簡易項目確認表

第五節 諮詢報告與諮詢項目情況表

第六節 徵求意見文書

第七節 審計意見書

第五章 項目追蹤文書

第一節 內部整改反饋書

第二節 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調查表

第三節 後續審計報告

第四篇 技術方法

第一章 審查書面資料的方法

第二章 客觀實物證實方法

第三章 審計調查方法

第四章 統計抽樣方法

第五章 分析性覆核方法

第六章 內部控制評審方法

第七章 信息化時代下的審計技術方法

第五篇 實戰技巧

第一章 查賬技巧

第二章 監盤技巧

第三章 詢證技巧

第四章 審計資源利用技巧

第五章 審計重點確定技巧

第六篇 實務指南

第一章 財務審計頭務於茸南

第二章 改制重組審計實務指南

第三章舞弊審計實務指南

第四章 經濟效益審計實務指南

第五章 投資項目審計實務指南

第六章 物資採購比價審計實務指南

第七章 經濟責任審計實務指南

第八章 職能管理審計實務指南

第九章 契約審計實務指南

第十章 風險審計實務指南

第十一章 審計調查實務指南

第七篇 經典案例

第一章 財務審計案例

第二章 改制重組審計案例

第三章 舞弊審計案例

第四章 經濟效益審計案例

第五章 投資項目審計案例

第六章 物資採購比價審計案例

第七章 經濟責任審計案例

第八章 職能管理審計案例

第九章 契約審計案例

第十章 風險審計案例

第十一章 審計調查案例

第八篇 內部審計展望

第一章 企業內部審計領域的拓展

第二章 企業內部審計的國際比較

第三章 內部審計發展趨勢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