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胎琺瑯彩花鳥鼻煙壺

玻璃胎琺瑯彩花鳥鼻煙壺

玻璃胎琺瑯彩花鳥鼻煙壺屬於清代工藝品,通高4.9厘米,口徑1.5厘米,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玻璃胎琺瑯彩花鳥鼻煙壺

名稱:

玻璃胎琺瑯彩花鳥鼻煙壺

製造年代

:

材料:

玻璃

規格:

通高4.9厘米口徑1.5厘米

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鼻煙壺涅白玻璃為胎,器型為溜肩扁瓶狀,附銅鍍金蓋,胎外施以金彩為地,雙面開光,以琺瑯彩畫傳統花鳥圖案,極富裝飾效果。口沿及底邊露白色玻璃胎不施彩,底部刻“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是由清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玻璃廠燒造的精品。
玻璃胎畫琺瑯鼻煙壺是將玻璃工藝與琺瑯工藝相結合而成的產物,多以涅白玻璃為胎,利用彩色琺瑯顏料在胎體上作畫再燒制為成品,是雍正、乾隆兩朝所特有的一種的新工藝,它具有傳統工筆繪畫的纖細繁縟,畫工精緻的特點,其通體施金彩為地再以琺瑯彩繪製後更為富麗堂皇。這一技法最初應是由西方傳教士中的玻璃技術工匠帶入中國的,並且此類產品因其成本甚高,不可能在一般民間作坊中製作,僅限於在內廷製作,且多刻有具體年款,以“乾隆年制”為多,但因其燒制延續時間不長,在整個鼻煙壺作品中數量是很少的,所以彌足珍貴。除此類玻璃胎畫琺瑯鼻煙壺外,還有以其它工世制碭玻璃質鼻煙壺,壺中開光部分是用中國畫工筆畫法和小寫意畫法兼有的手法完成。在雲型框線圍合的畫面中下方布置了一組折枝花,顯要位置是一株淡紅芍藥,襯托另一株淡黃芍藥,花朵有主有次,枝葉疏密有致,花用勾線加渲染法畫出,花葉用墨線勾形,再以石綠和粉綠罩染而就,葉之陰陽向背得以表現。
畫幅左側為折乾柳樹,枝葉下垂,葉下飛著一隻蝴蝶,樹枝上落著一隻飛鳥,俯視前下方,作張口鳴叫狀。樹幹、樹枝用赭石色雙勾表現了樹幹的陰陽和蒼老。柳樹葉用小寫意畫法,鳴鳥也以小寫意畫出,墨勾形、白色染下腹,翅上羽毛以蘭色點化,鳥的造型很好,結構準確,姿態生動,動勢及鳴叫狀極傳神。
畫底均平填金色,中間調子的淡金色正好襯託了花鳥前景。被人稱為“洋彩”的畫琺瑯,本來色澤濃烈,這件煙壺開光顯示的確是淡雅的情調,只是周圍紋飾部分的金與藍對比出現了色彩高調,整體色彩很有節奏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