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出身世家
王鐵錘1932年出生在吹歌會之鄉——河北省定縣子位村,父親是吹歌會成員。吹歌之鄉出生的背景以及祖輩
六代都從事業餘民間樂器演奏活動,使他幼年便受到了民間音樂的薰陶,七歲時接受父親的吹歌音樂啟蒙,並向吹歌會的其他老藝人學吹笛子及吹歌音樂。
嚴格的演奏技藝要求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十歲開始登台演奏,立即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與喜愛。1947年以優異的表現進入華北大學文藝學院學習,後在華大文工團樂隊、中央歌舞團工作。
師承名家
王鐵錘先生的藝術成長過程中,除了個人的用心鑽研體會外,尚承蒙呂驥、周巍峙、李煥之、李凌、時樂蒙、趙諷、唐榮枚以及其他許多老一輩音樂家的熱情指導與支持,如今走過將近一甲子的正式演奏生涯,他將已臻爐火純青的笛藝配合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民族音樂團體——中央民族樂團的伴奏,利用最先進的數位錄音技術忠實而完整地紀錄下來。仍舊圓潤優美的演奏音色下,呈獻的不但是一張民族音樂專輯的上上之選,更是一位國寶級藝術家經過數十年歲月曆練後,個人豐富的音樂經驗、人生智慧與沉穩內斂的情感表達、成熟的藝術風格完美結合下的超水準演出。在繼承民間音樂深厚基礎外,他更宣傳博採眾家之長努力發展笛子演奏藝術,經過長期的演出實踐,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個性與風格。他的演奏音色圓潤優美,感情充沛,氣息飽滿,技巧純熟;
博採眾長
除繼承民間音樂基礎外,他博採眾家之長努力鑽研笛子演奏藝術,經過長期的演出實踐,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對作品理解深刻,對於不同地區、多種風格的作品有其獨到的詮釋功力。他還特別重視整理采頡全國各個地區的民間樂曲,適度改編成現代曲目,以振興、拓展和傳播民族音樂。普及民族音樂他也是不遺餘力,不但在各地的巡迴演出時熱心輔導業餘笛子愛好者,抽空在各院校舉辦演奏講座,而且陸續在報刊雜誌上發表與推廣中國民族音樂相關的音樂性及非音樂性文章。
個人成就
多年來,王鐵錘先後出版了《王鐵錘笛子曲集》、《笛子吹奏入門》等書,並錄製了《北派笛子大師王鐵錘笛子獨奏曲集》、《王鐵錘笛、簫、巴烏、塤、葫蘆絲演奏專集》等CD唱盤。此外,他還創作、改編了笛子曲《慶豐收》、《趕路》、《油田的早晨》等。在長達50餘年的藝術實踐中,王鐵錘悉心鑽研,博取眾長,形成了自己的藝術個性與風格。1953年他在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民族樂器獨奏比賽上獲獎。1955年在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分別獲民間管樂四重奏二等獎和笛子獨奏三等獎。他還多次隨團赴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印度、前蘇聯等20多個國家訪問演出,受到熱烈歡迎。
中國北派笛子大師王鐵錘先生為中國國家一級獨奏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樂大器普及協會理事、中國音協表演藝術委員會民族管樂北京研究組副組長,及上海民族樂器一廠顧問。
社會活動
曾多次隨我國音樂藝術團體出國訪問演出,並在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除了音樂外,更加提高了他各方面的素養.青年時期的他已是民族音樂界至為活躍的新星,不但多次隨文工團赴匈牙利、蘇聯、德國、奧地利等國參加世界青年聯歡節的演出,並獲得1953年布加勒斯特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之笛子獨奏優秀獎,以及1955年華沙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之民間樂器四重奏比賽二等獎、笛子獨奏三等獎,此後,不但在中國各大城市巡迴演出,還先後出訪印度、瑞士、巴西、智利、烏拉圭、阿根廷、日本、英國、伊拉克、美國、坦尚尼亞等國,足跡遍及亞、非、歐、美四大洲共二十餘個國家,不但增進文化交流,更將中國古典音樂的種子散播到全球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