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先後獲清華大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擔任國家重大科技水專項總體組專家和主題組組長、全球中國環境專家協會主席、環境保護部科技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東亞環境與資源經濟學協會常務理事、聯合國環境經濟核算委員會委員、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高級顧問等20多個學術機構理事和顧問;《中國環境政策》等7個國內外雜誌的主編和編委;
2017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1997年獲第一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技獎。1998年被批准為“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998年被聘任為中共中央聯繫的高級專家。1998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2002年獲全國環境法制先進個人獎。2006年獲綠色中國人物特別獎。2008年獲中國環境科學學會30周年紀念獎。2009年獲環境保護部先進個人。2010年可持續發展研究地球獎。2011年獲全國環境科技先進工作者。自1988年以來主持過50多個國家科研和國際合作項目,前後獲18項國家和部級科技獎。主要作品
出版了《環境經濟學》《環境安全管理:評估與預警》《排放績效:電力減排新機制》等15部專著以及4套叢書,發表了200多篇論文。
人物軼事
寫信給陳竺主席建議農工黨中央就霧霾污染展開調研2007年,在農工黨中央原副主席、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汪紀戎的影響和推薦下,王金南成為一名農工黨黨員。在農工黨提供的參政議政平台上,他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儘可能地多做實事,對農工黨的貢獻不只是直接參政議政,還為農工黨參政議政人才隊伍建設付出了諸多行動。
重霾之下,人民健康受到嚴重威脅,談何健康中國!重霾之下,天空被灰霾所籠罩,談何美麗中國!重霾之下,連呼吸都不暢通,談何幸福中國!。2013年全國兩會上,農工黨中央副主席何維在全國政協大會上鏗鏘有力的發言得到了極其熱烈的反響。這份發言可以追溯到王金南寫給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的一封信。
2013年1月,正值北京人大代表會議期間,全國有130萬平方公里受到霧霾影響,這次的霧霾污染堪稱污染範圍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污染程度最重的一次。彼時,王金南正作為北京市人大代表參加會議,首都被濃郁的霧霾包裹著,而當時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霧霾未有提及。憂心環境保護的王金南,會議一結束就給陳竺主席寫了一封信,建議農工黨中央立即展開調研,關注灰霾污染對健康的影響,採取措施治理大氣污染問題。
農工黨中央收到信件後隨即召開了多場座談會並開展若干次調研,在此基礎上形成建議,得到中共中央領導批示,推動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的制定和出台。農工黨中央在調研過程中對醫院的數據進行研究,發現霧霾期間醫院門診就診人數同比升高百分之二十多,霧霾污染對人民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後又經過多方調研,最終促成了2013年全國政協大會上何維代表農工黨中央的發言。
這可以說是農工黨中央參政議政歷史上有分量的一筆。值得一提的是,王金南也非常重視農工黨的人才建設。在農工黨多次會議上,他都強調“參政議政質量提升的關鍵是擁有一批有參政議政能力的專業人才”。
有思有行。務實的王金南給自己定了一項任務:儘可能將更多的專家發展成農工黨黨員,特別是生態環境領域的。在王金南的辦公室,放著一個裝有農工黨黨章宣傳冊的袋子。每逢出差,王金南就提著它,遇到合適的專家學者,就拿出黨章宣傳冊給他們看,推薦他們加入農工黨。事實證明,此舉收效明顯。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一位副院長,就是因為王金南的介紹選擇了加入農工黨。無疑,這為農工黨在生態環境領域的建言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