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33年2月19日 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曲藍鄉青石村。
1939-1943年 在湖南衡陽曲藍青石初級國小學習。
1943-1945年 在湖南衡陽禮梓完全高級國小學習。
1945-1946年 在鄉村私塾學習。
1946-1949年 在湖南私立新民中學學習。
1949-1950年 在家務農,後期參加鄉農協會社會活動。
1950年8月-1950年9月 在衡陽縣土地改革訓練班學習。
1950年9月-1952年2月 在衡陽縣原七區人民政府工作。
1952年3月-1953年3月 在湖南省農林幹部班學習。
1953年3月-1953年10月 在湖南省衡陽縣人民政府農科工作。
1953年10月-1954年8月 在湖南省湘南行署建設處工作。
1954年9月-1958年8月 在湖南農學院農學專業學習,並畢業。
1958年以後 在湖南農業大學(前身為湖南農學院)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1995年 退休。
人物生平
王融初,1933年2月19日生於湖南省衡陽縣曲藍鄉青石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6歲時,他進入王族私立青石初級國小讀書,經歷4年畢業;1943年升人禮梓完全高級國小,以高分名列全班第一,這對父母、老師和個人都皆大歡喜。1945年秋,抗日戰爭雖已全面勝利,但中華大地百孔千瘡,多數學校無法復學,王融初便轉讀私塾一年。1946年7月,他同幾位同鄉青年,到離家100 華里之遙的衡陽市赴試,有幸錄取湖南私立新民中學。在家境困難的情況下,父母節衣縮食,同時向親朋求助,想方設法湊足學費,終於圓了他上國中讀書的夢。1949年,王融初便讀完國中,這時家庭經濟已再無法支撐,只有隨父親在家務農。
1950年8月,通過當時在區人民政府工作的原高小老師(中共地下工作者)介紹,參加衡陽縣土地改革訓練班學習,為期40 天。這是他第一次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教育。結業後,他被分配在衡陽縣原七區區政府工作,先後參加了4批土地改革,歷任區農協委員,中心工作組組長。由於有一定的文化,接受革命道理較快,加上思想單純,能吃苦耐勞、紮根串聯,訪貧問苦,依靠貧僱農,團結中農取得成效,從而得到黨組織的信賴。1952年2月被選送參加湖南省農林幹部訓練班學習(長沙)一年(全縣僅兩名指標)。在學習中,他不僅系統地學到了農林科學知識和數理化的基本知識,還初步學習掌握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基本理論知識。畢業後,王融初在衡陽縣人民政府農建科工作,後又調湖南省湘南行署建設處,1954年經組織推薦報考錄取湖南農學院農學專業。他刻苦學習,成績優秀,195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8年8月,王融初畢業被分配留校任教。校領導在徵求他對工作的意見時,因在農學專業學過“茶作學”,王融初選擇了從事茶葉專業的教學,後為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創辦人之一。他先後任茶樹育種學、茶樹栽培學、茶作學等5門課程的教學工作,歷聘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歷任教研室秘書、主任、茶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副系主任、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前身為職業技術師範部)院長,校科研處處長、《湖南農學院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職業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湖南茶葉學會理事長,《茶葉通訊》副主編,全國農科類高等職業技術師範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南方)。1995年後,授聘為校教學督導團成員(均為離退休教師),1998年選為湖南省老年科協湖南農業大學分會常務理事。
技術成就
潛心茶學教育事業,編書育人
王融初在擔任教研室主任,茶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期間,注重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20世紀90年代以來擔任系(部)主任期間,在最佳化專業課程設定,加強基礎課,擴大專業口徑,注重技能培訓,增強適應能力等幾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教材編寫,課堂講授,指導學生實驗、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論文、畢業論文等各個教學環節,都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王融初公開出版的教材、專著11本,主編或獨撰的有《茶樹遺傳育種學》、《茶樹良種繁育》、《農科實用教學法》;擔任副主編的有《茶樹栽培與茶葉製造》;主要參加編寫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茶樹育種學》;參加編寫的有《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茶業卷》育種篇、《中國茶樹品種志》、《中國名茶志》、《職業高師課程設計》(農科類)、《湖南茶葉大觀》等。其中《茶樹育種學》(第一版和修訂版),除分工完成分配的撰寫部分外,還系統協助主編改稿、統稿以及付印校對等工作。該教材1992年被評為全國第二屆普通高校國家級優秀教材。他還結合個人教學實踐,在國內公開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0篇,其中有3篇分別收入《當代教育文庫》、《中國教育管理精覽》、中國人民大學信息中心等大型叢書或資料庫。
王融初還主持或參與完成兩項教學研究成果,其中參與的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研究課題《職業高師(農科類)課程體系最佳化方案研究》,通過全國教育教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鑑定。主持的《農科院校創辦職工技術師範教育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1993年獲湖南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提出湖南省茶園密植速成高產栽培技術
王融初平時注重基礎理論學習,善於觀察發現生產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開展與茶有關的套用研究。從1978年到1996年,他主持的茶業科研項目取得研究成果的有獲湖南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郴州市(地)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四等獎2項。主持的《茶樹新品種東湖早選育研究》項目,所選育的東湖早茶樹新品種,1990年經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系湖南農業大學首選的茶樹新品種,已在生產上推廣套用。主持《茶樹密植速成高產栽培研究與推廣》研究成果,對促進湖南茶園種植,由傳統稀植改合理密植,在生產推廣中起到了良好的指導和示範作用。該成果已編入《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選》、香港新華通訊出版社的《世界優秀專利科技精選》和《中國實用科技成果大辭典》。這些成果的套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0世紀50年代末,湖南一些茶區盲目引進雲南大葉種茶籽,未獲成功,造成人力財力的損失。王融初通過引種調查,提出茶樹在引種適應方面有窄應型和廣應型兩類,雲南、海南和粵、桂南部低緯度原產茶種引種後適應性很窄,這類茶樹品種在湖南省境內的某些局部生態型種類中也有存在,如汝城白毛茶,城步峒茶,即使在湖南省內引種,也難以形成理想的經濟產量;大多數中、小種,特別是高緯度的原生茶種均屬廣應型,引種適應範圍較廣,如福鼎大白茶在雲南勐海,表現經濟產量高。所撰寫的研究報告發表在《湖南茶葉》刊物上,對當時茶樹科學引種起到很大的指導作用。
此外,如何挖掘、利用、創造茶樹的最佳生態環境,發揮土、水、光、溫、生物的綜合效應,把平面生態(山區地形、地貌、林木資源)與立體生態(局部生物相互調節)有效地結合起來,在他主持的《茶樹及葡萄栽培微域生態效益的研究和套用》的成果中,獲得一些可借鑑的結論。
王融初從1962年至1999年2月,共發表茶學類研究論文57 篇,專業譯文19篇,總計40餘萬字。
發揮學會作用開展學術活動
王融初從1959年以來,就熱心參與學會工作,先後兼任湖南省茶葉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秘書長、副理事長、理事長,為學會開展學術活動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擔任茶葉學會理事長期間(1993~1997),在他的組織下,由學會牽頭連續3年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湘茶杯”名優茶評比活動,僅1994-1996年,參評的樣茶達259個(次),獲金獎的61個(次),銀獎92個(次),銅獎45個(次)。據統計湖南省49個縣市,6個省直單位,90多個國營鄉鎮茶場(廠)送樣參加這一評優活動,獲獎的名優茶中有50%在不同程度上轉化為批量商品,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通過評比活動,還有效地把人才培訓、科技諮詢、產品鑑評、獎勵優秀、加大宣傳、面向市場等環節緊密地結合起來。幾年中通過名優茶生產,對搞活一批鄉鎮和專業戶的茶場(廠)起到了重要作用,達到了促發展、促提高、促銷售。同時也加強了廣大茶葉科技工作者與學會的密切聯繫,增強了學會的凝聚力,使湖南省茶葉學會連續4年蟬聯湖南省科協先進學會,1995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先進單位稱號。
王融初在參與茶葉學會活動中,就學會工作撰寫學術論文7篇,其中有4篇分別在湖南省學會研究會、中西南學會學研究會、全國學會經驗交流會宣讀,編入論文集。先後3次獲得省學會先進工作者稱號。
湖南農業技術師範的主要創建者
湖南農業大學原是一所專業性高等農業教育院校。為適應農村職業技術教育的迅速發展,1986年學校受湖南省教委的委託,正式承擔全省職業高中農科類專業課教師的培養任務。1986年7月,校黨委決定以王融初任組長組建職業技術師範部籌備小組,經過約一年的籌建,用房、師資、設備等從無到有,並初具規模。
1987年,正式建立職業技術師範部,王融初任主任,全面負責職業技術師範教學和學生工作。在邊招生邊辦學的條件下,他一方面深入農村職業中學調查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國內外職業技術師範教育的情況和特點。他通過對南方12省、市、區131所農村職業高中師資現狀的書面調查,發現1988年在校的專業課教師學歷合格的(本科)只占16.5%,教師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適應農村職業高中的教學。不少學校由於專業課教師不足,專業課無法開課,即使勉強開課,教學質量也難以保證。另外調查後發現,專業課教師中兼職比例很高。此外,各類課程專業課教師的比例也不合理,種植類的大大多於養殖類、加工類和機械類;會計管理類的極缺。
針對調查結果,為適應農村教育體制改革和農村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王融初對職業高師的辦學指導思想,人才培養基本要求,教學管理體系,專業設定,課程教學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調整和改革。在任職期間,每年招生180人,四年共700多人,均按計畫完成教學任務,保證了職業高中對師資質量的要求,為普通農業院校辦好職業技術師範教育,取得了經驗。不僅超額完成了“八五”職業技術師範人才培養任務,還為“九五”師資培養打下了牢固的基礎。特別是在明確辦學目的和端正辦學思想;拓寬專業面,增強適應性;合理設定專業和最佳化課程及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學以致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從而達到職業高中師資合格要求,為全國農業院校創辦農科職業技術師範教育樹立了典範,得到國家教委職業技術教育司的好評。
王融初平時嚴格自律,注意團結民眾,體貼老教師,關心年輕一代,自覺地完成本職工作,在事業上生生不息,積極進取。退休後,仍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於發展茶葉事業。他的性格和愛好是,事業上自我奮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少說多做,一步一個腳印,愛讀書,面實踐,勤筆耕,喜喝茶。
主要論著
1.王融初.赤黴素萘乙酸對茶樹新梢生育的影響.茶葉通訊,1962(1):10~18
2.王融初.微量元素對茶樹經濟性狀及生理生化變化的試驗.茶葉通訊,1962(4):23~30
3.王融初.茶樹新梢生長與氣溫變化的關係.茶葉科學,1965(3):44~46
4.王融初.茶樹在庇蔭下生態條件及其對茶樹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1966.(3):47~50
5.王融初.武岡洞口引種雲南大葉種調查報告.湖南茶葉1975(1):21~23
6.王融初.加速茶樹品種資源調查研究工作建立茶樹品種選育與良種繁殖體系.湖南農學院學報,1979(4):53~58
7.王融初.茶樹新品種東湖早選育研究.湖南農學院學報,1985(3):38~41
8.王融初.不同種植密度對茶樹生長生態及產量影響的研究.湖南農學院學報,1989(4):51~59
9.王融初.茶園間種葡萄生態效益的初步研究.生態學雜誌,1987(1):1~5
10.王融初.湖南名優茶的剖析及發展思路.湖南農業大學學報,1996(6):547~551
11.王融初.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進一步更新最佳化利用農作物品種.湖南農業,1999(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