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傷王融
元長秉奇調,弱冠慕前蹤。
眷言懷祖武,一簣望成峰。
途艱行易跌,命舛志難逢。
折風落迅羽,流恨滿青松。
作品鑑賞
全詩八句,分為兩節。前四,敘王融生平。起句“元長秉奇調”,用“奇調”二字總評王融。“調”,用如《三國志·蜀志·孟光傳》“欲知權略智調”之調,謂才情;“奇調”,即奇特過人的才情。王融有多方面才情,史稱“融少而神明警惠,博涉有文才”(《南齊書》本傳)。王融的外甥劉孝綽七歲能屬文,號神童,融每曰:“天下文章,若無我當歸阿士(孝綽小字)”(《南史·劉孝綽傳》),自負如此。永明中,他與沈約、謝朓等同游竟陵王蕭子良門下,時號“八友”;並同沈、謝共倡聲律說,還計畫寫一部《知音論》,可惜沒能完稿。公元491年(永明九年),所寫《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文藻富麗,當世稱之,名聲揚至北魏。他還寫一手好字,所圖古今雜體,家藏紙貴。次句“弱冠慕前蹤”,是對“奇調”的具體說明。古時男子二十成人,初加冠,稱“弱冠”;後常用“弱冠”指代少年之時。很有才情的王融,弱冠時便仰慕前修,希望能幹一番事業。王融生在南朝甲族的琅邪王氏,“眷言懷祖武”,回顧祖先的功跡,更使他產生遠大的抱負。他的七世祖王導為東晉著名丞相,曾祖王弘仕宋封華容縣公、官太保中書監,祖王僧達為中書令,而到了他的父親王道琰,官止廬陵內史,且未到任已謝世,因此王融“弱年便欲紹興家業”,“三十內望為公輔”,如生逢承平之世,“使天假之年,而老其才,徐、庾不得專美於後”(《柳亭詩話》卷二十八),不僅文名將大盛,其仕途或許也能如族叔王儉所預言:到四十歲,“名位自然及祖”(《南史》本傳)。二十出頭,王融很快便由秘書丞遷丹陽丞、中書郎,正當他滿懷希望追跡祖武之時,公元493年(永明十一年),武帝蕭賾病重。武帝詔竟陵王子良侍醫藥,王融欲矯詔立子良,詔草已立,而武帝復甦,以朝事委尚書左僕射西昌侯蕭鸞(後鸞廢鬱林王、海陵王自立,是為明帝)。武帝薨,鸞奉太孫(即鬱林王)登殿即位。鬱林王即位十餘日,收融下獄,賜死,融死時年僅二十七歲。“一簣望成峰”,沈約對王融的功虧一簣不無惋惜之意。
後四句抒寫哀傷之情。“途艱行易跌,命舛志難逢”,緊承前二句,申述王融功虧一簣、未能蹤跡前武的原因在於“途艱”、“命舛”。“命舛”,即命運不順之意。“命舛”是虛,“途艱”為實。王融有志難逞,根本原因是和當時殘酷的政治鬥爭有關,他擁戴竟陵王蕭子良,關鍵時刻,子良寡斷;鬱林王即位,王融下獄,子良又不敢救,因此不能不死。沈約由宋入齊,又經歷這一事變及以後蕭鸞的廢鬱林王、海陵王自立,蕭鸞的大肆殺戮高、武諸子等等變故,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有較深刻和清醒的認識,因此“途艱”二句多少也包含著兔死狐悲的淒涼之慨。王融被害不久,沈約出為東陽(今浙江金華)太守,就仕途而言,當然很不暢快,其詩則云:“紛吾隔囂滓,寧假濯衣巾”(《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又因得以避害遠禍為幸事。梁代建立後,武帝雖為西邸舊友,但對歷仕三朝十餘帝的沈約來說仍心有餘悸,沈約以至用事十餘年,“政之得失,唯唯而已”(《梁書》本傳)。“途艱”二字,寫出那一時期多少文士的不幸,何止王融一人而已!“折風落迅羽”,“折風”,出《戰國策·楚策四》,黃鶴“飄搖乎高翔”,“折清風而抎(隕)”;《文選·張衡<西京賦>》薛綜註:“迅羽,鷹也”。喻王融追跡祖武之時,竟遭意外打擊致死。王融下獄,鬱林王讓中丞孔稚珪羅織罪名,融《下獄答辭》憤然而曰:“若事有可征,爰對有在,九死之日,無恨泉壤。”沈約對王融的冤死,極為同情,故結云:“流恨滿青松”,詩已盡而意未盡。
此詩處處在“傷”字上落筆,傷王融的“奇調”,傷王融的功虧一簣及“命舛”,傷“途艱”,傷折風落羽;“流恨滿青松”,其人已逝,而傷情不已。傷舊友,而自傷之情亦在其中。詩歌寫得誠摯懇切沉痛。沈約長王融二十六歲,王融下世時他已五十多了,但全詩無絲毫以年長者自居的口吻,有的只是友人的深情,無限惋惜傷痛之情。讀罷掩卷,使人更能感受到詩人的長者之風。
作者簡介
沈約(441-513)南朝文學家、史學家。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鎮)人。宋征虜將軍沈林子之孫、淮南太守沈璞之子。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助梁武帝登位,為尚書僕射,封建昌縣侯,官至尚書令。公元494年(齊隆昌元年)任東陽郡(陳代改為金華郡)太守時,建軍台玄暢樓(後改名八詠樓)。他提出詩歌創作“四聲八病”之說,是齊、梁文壇領袖。作詩精密工整,尤注重聲律、對仗。詩文之外,又長史學。其據舊版增改所撰《宋書》百卷,資料翔實,傳記評論,頗有識見。著有《齊記》、《四聲譜》、《梁武紀》、《梁儀注》、《沈約集》等。死後謚隱。明人張溥輯有《沈隱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