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每(1670—1742),字石承,又字韞輝,號石和,清代盂縣芝角人。王每一生在情操、教育等方面有許多獨特見解,在古文研究及古文創作上成就突出。人物歷程
王每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籍太原,明初從並遷盂,至他歷經十二世。二百餘年中,王氏宗族中取得科名及功業者不可勝計,他一家父子兩代共14人,其中1名進士,8名舉人,5人做過知縣,2人進入翰林院授職,可謂“青衿之士益眾,取科名宦遊者相望”。王每從小酷愛讀書,而他讀書的志趣和方法,不同於一般人。他童年時讀到朱子遺書,就慨然而說:學習不單是為填詞作文,更重要的學習做人。所以他讀書“鞏涉浮誇”,要求自己“一言一行”必合乎道德標準,每到夜晚都要靜坐自思白天所做之事,有無違背禮義的要求。他還主張讀書要有選擇。他說:“古人之書”是智慧的結晶,有許多古人就是從書中受到啟迪而成為“聖人”,但後人卻“昏於書”。所謂的“古人之書”,也即他認為的聖賢之書,如源泉,探之而深,推之而廣;而“後人之書”即“邪妄庸之書”,“理不足發天人之奧,情不足狀事物之精”,如果久讀,使人“神氣”沉淪,成為“昏昏者”,所以他提出對書籍要“能別其真偽”,讀書時要善於“審擇”。由於他堅持這樣的讀書觀,除四書五經外,遍涉諸子及後來的唐宋八大家文章。
康熙四十四年(1705),王每鄉試中舉,第二年便考取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被推薦在三朝國史館纂修官。他為人溫厚和平,“對之如坐春風”。在京為官十幾年,“恥奔競”,而是“鍵戶讀書”,專心修志。後以奉侍年邁多病的父母為由乞休,獲準,許原品級歸里。
雍正二年(1724),王每被聘為晉陽書院山長。當時的晉陽書院正處於頹廢衰敗之時,他執教後,主張“引掖自學,先德行而後文藝”的宗旨,倡導和實施因材施教,注重實踐,勤奮修業的教學方法,經常諄諄訓迪學子“以立身行已屢學者讀書根本”。王每掌教十餘年,從學者多至千百人,自雍正四年(1726)至乾隆三年(1736)的十餘年間,登甲乙科者百餘人。後來他因病辭去山長一職,諸生樹《教澤碑》於:“三立閣”,並鐫其教人條規,以詔後學。乾隆三年(1738),沈提學以王“品端學邃,訓迪有方”奏明乾隆皇帝。
王每以“能獨尚古文以見稱於當時,流傳於後世。其為文自出性靈,長於論辨,古文自成一家,所著有《韞輝詩篇》、《石和文集》和《書文稿》。
王每的古文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和強烈的時代特色。雍正年間山西巡按使黃佑稱王文“讀之清新俊逸,獨出心裁,是能不受前人牢籠而自成一家言者”,文章“久膾炙于海內”。他的古文“其議論上下千古,論事心持其要,論人必當其衡”,昌言正論,罔所滯匿,談是非成敗之理,若江河而下“。這些評價都是非常中肯的。
乾隆七年(1742)王每病逝於芝角村,享年72歲,全省“士子皆有梁木之痛”。乾隆十八年(1753)奉祀晉陽“三立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