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壽臣

王壽臣

王壽臣,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原黨委常委、副司令員、離休幹部王壽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5年6月8日8時32分在烏魯木齊逝世,享年82歲。王壽臣同志1923年6月15日出生於河北省高陽縣八果莊村一個農民家庭。1938年2月,年僅14歲的王壽臣就毅然參加了高陽縣抗日游擊隊,從此開始了他長達67年的革命生涯。1939年5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基本信息

抗日戰爭時期

王壽臣(中) 王壽臣(中)

他曾在河北民族革命中學、陝西綏德抗大七分校學習,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懂得了抗日救國的革命道理,歷任河北高陽縣抗日游擊隊通訊員、警衛員,河北定興縣減租減息工作團小組長、抗日聯合會秘書,河北九分區地委事務秘書,陝西綏德抗大七分校分隊長等職。1942年,他參加了粉碎敵人“五一”大掃蕩的殘酷戰鬥。在戰鬥中,他沉著機智,同戰友們一道勇敢地衝破了日偽軍的層層包圍圈,經受了無數險惡環境的考驗。其間,他還積極參加了著名的延安大生產運動。

解放戰爭時期

王壽臣同志歷任陝北教導二旅工廠指導員、六軍十六師政治部組織科營級幹事,先後參加了延安保衛戰,宜川、西府、屯子鎮、扶眉、蘭州等戰鬥和戰役。他身先士卒,不怕犧牲,與戰士們並肩作戰。在屯子鎮戰鬥中,他冒著槍林彈雨通過敵人兩道火力封鎖線,衝到前沿陣地作宣傳工作。1949年11月,他跟隨王震司令員解放大西北,挺進新疆,為新疆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

新疆和平解放以後,王壽臣同志歷任六軍十六師直屬隊黨總支書記,十六師直屬隊工作科、新疆軍區幹部部組織科副科長,新疆減租工作團一大隊副大隊長,伊犁區土改團教育科副科長,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八一農場政委、場長,農六師副政委兼第一生產管理處政委,農六師師長等職。他堅決執行黨的方針政策,依靠和發動民眾,認真開展減租反霸鬥爭。他積極探索部隊從戰爭年代轉入和平建設時期的黨的建設工作,克服各種困難,創建軍墾團場,努力開創屯墾戍邊的偉大事業。

“十年動亂”期間

王壽臣同志被強加了莫須有的罪名,遭到殘酷的打擊迫害。“文革”後期,他得到平反和落實政策,先後擔任了石河子地委第一副書記、革委會第一副主任,昌吉回族自治州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兼州農墾局局長、黨委書記,兵團黨委常委、副司令員兼農六師黨委書記,兵團顧問組顧問等職。任職期間,他堅決貫徹執行自治區黨委和兵團黨委關於“積極發展生產”的方針,大力倡導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為兵團恢復後的穩定和發展,特別是農六師各項事業的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94年6月經組織批准離職休養,2004年5月經中組部批准享受正省級醫療待遇。

王壽臣同志退居二線擔任兵團顧問直至光榮離休以後,仍居住在五家渠,繼續關心兵團事業的發展,經常為兵團事業的發展提建議、出主意,尤其對農六師各項事業的發展更是關懷備至,表現了一名老共產黨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高風範。

評價

王壽臣同志忠於黨、忠於人民,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有著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他執政為民,實事求是,公正無私,在落實政策中糾正了大量冤假錯案;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清正廉潔,生活儉樸,經常把節儉下來的工資無償地支援災區建設和困難民眾,受到職工民眾的廣泛讚譽;他胸懷坦蕩,公道正派,任人唯賢,團結同志,關心愛護幹部;他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始終如一地為新疆各族人民辦好事、辦實事;他堅持原則,顧全大局,謙虛謹慎,光明磊落,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深受兵團廣大幹部職工民眾的尊敬和愛戴。王壽臣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的一生。他為兵團的建設和發展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他的功績將載入兵團屯墾戍邊偉大事業的光輝史冊。

王壽臣同志的不幸逝世,是兵團事業的一大損失,使我們失去了一名好黨員,失去了一位優秀的領導幹部。我們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他的優秀品質和無私奉獻精神,永遠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繼承老一輩開創的軍墾偉業,大力弘揚兵團精神,同心同德,艱苦奮鬥,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加快兵團經濟結構調整,推進兵團新型工業化進程,為共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發展壯大兵團,致富職工民眾”、率先在西北地區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