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火燒溝原始部落村

火燒溝,是玉門市清泉鄉一個古老的地名,而玉門火燒溝原始部落村於1976年被人們發現。整個遺址主要是墓葬群,分為上、中、下3層,火燒溝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鋤、刀、斧、鐮、錘和磨盤等農具,大量的羊頭、羊骨,並伴有豬骨、牛骨、馬骨和狗骨,20多個彩繪陶塤。

簡介

火燒溝,是玉門市清泉鄉一個古老的地名。因其地溝壑縱橫,山巒起伏,而山溝山峁又多呈火紅色,所以人們將其地命名為火燒溝。1976年,在修建清泉中學的過程中,這個重要的原始社會遺址被發現。

結構

整個遺址主要是墓葬群,分為上、中、下3層。最上面的一層,離地面約有30到100公分;處在中間的一層,離地面約1到2米;最下面的一層,基本都在2米以下。考古工作者對上、中、下3層墓葬進行了清理,共出土了312座古墓。據考古專家推斷和碳同位素測定,處在上面的一層,主要是魏晉墓和漢代墓;處在中間的一層,多數是漢代墓;而最下面的一層,為新石器時代後期的墓葬,距今約3700年左右,約與夏代同時。因此,火燒溝遺址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它的第三層。專家們認為,這一文化遺址基本上屬於齊家文化類型,但有些方面又很獨特,便因其地名將其命名為"火燒溝文化"。
火燒溝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鋤、刀、斧、鐮、錘和磨盤等農具,這些農具大多數是石制器具,也有不少銅製器具,說明當時的農業生產工具已有較大進步。在許多陶器和棺木中,貯存著栗粒和植物種子。在部分墓坑中,還出土了製作精美的彩陶方杯、人形陶罐等酒器。釀酒業的出現,是農業有相當發展水平的標誌,這說明在當時的玉門已經有了較為發達的原始種植業。
火燒溝遺址的墓葬中,用大量的羊作為隨葬品,出土了大量的羊頭、羊骨,並伴有豬骨、牛骨、馬骨和狗骨。其中第277號墓葬用羊多達44頭。這種情況說明當時玉門的畜牧業是相當發達的,而且是最主要的經濟門類。

出土文物

火燒溝遺址中,還出土了20多個彩繪陶塤。塤體呈魚形,以交叉的雙條黑線修飾表面,裝飾簡約,形體美觀。張開的魚嘴是吹孔,塤體上有3個音孔,能吹宮、角、徵、羽4個骨幹音,有的塤還能吹出清角,說明當時至少已經有了以宮、羽為主的四音階調式,陶塤已經發展成了相當規範的樂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