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串飾是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良諸文化的玉串飾最有特色,由多種形狀的玉飾組成,組合複雜,製作精美,為國內罕見珍品。
文物欣賞

名稱:玉串飾
年代:清
具體年代:新石器時代
尺寸:玉管長2.7─3厘米、玉墜高4.2厘米、直徑1─1.1厘米
體徵
玉串飾
玉串飾是以管、珠為主體貫穿而成的飾物。玉管是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最常見的傳統玉器。良渚文化串飾中管的數量很多,通常以十餘件或數十件貫聯成串。每件玉管的截面大致呈圓形,其製作過程:先將玉料切割成棒狀長條,並磋磨成近圓形柱體,然後用線切割法分割,最後逐段對鑽成孔。同串中相鄰的玉管往往能夠併合對接。珠的數量較少,可分為直孔和燧孔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