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規格
獸面紋花觚,清中期,高27.9cm,口徑15.7cm。
形態特徵
觚喇叭口,器身修長,圈足。頸、腹和足部均以雷紋為地紋,頸部飾蕉葉紋,腹部和圈足飾不同形式的獸面紋,獸面正中與兩側有扉棱裝飾。器內上下貫通。
藝術特點
商周時期的青銅觚是飲酒器,而此觚的外型雖與之相似,但未裝底,說明不是實用器,只供陳設觀賞。此觚的紋飾與商周青銅觚風格差別較大,雷紋相對鬆散,獸面紋圖案化,具有典型的清廷藝術特點。
相關詞
獸面紋
獸面是古代人們想像中的怪獸的面部,將其刻畫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紋飾稱獸面紋。宋代的學者把獸面紋稱為饕餮紋。
扉棱
青銅器上常見的一種裝飾,一般為凸出的條狀,將器物上連續的圖案分割開來,後純用於器物的裝飾。
蕉葉紋
裝飾紋樣的一種。一端尖銳,一端較寬,作蕉葉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稱,蕉葉即芭蕉葉。
觚
(音孤)我國古代飲酒器。圓體,侈口,細頸,呈喇叭形狀。陶觚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平底,無圈足,夏商時較為流行。青銅觚始見於商代早期,平底下加圈足。商周時代流行,西周后逐漸消失。從考古發掘中發現,觚經常與爵伴隨出土,可見在日常生活中,觚與爵組合使用。元、明、清時,仿青銅觚瓷質花瓶較流行,稱“花觚”。
雷紋
由近似“丁”字形的線條互相勾連組成。此種紋飾盛行於晚商至周初,戰國時再度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