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爾泰傳

狄爾泰傳

狄爾泰傳的作者是 [美]馬克瑞爾著,李超翻譯。本書的第一章為狄爾泰成熟時期的哲學發展提供了歷史和理論的背景。第二部分集中於作為典型精神科學的狄爾泰美學,第二部分集中於作為典型精神科學的狄爾泰美學。

基本信息

作 者: [美]馬克瑞爾 著,李超傑 譯
I S B N: 7100037247
開 本: 32開
封面形式: 平裝
出 版 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 2003-2-1
內容簡介
本書的第一章為狄爾泰成熟時期的哲學發展提供了歷史和理論的背景,它將討論精神科學理論,並認為這一理論為狄爾泰後一關於心理學、美學、歷史學和哲學觀念的形成提供了指導原則。
第二部分集中於作為典型精神科學的狄爾泰美學,第二章分析了詩意想像、心理結構和風格諸概念,並且更為一般地關注了若干美學論文,以此作為制訂聯繫精神科學中不同方法問題的首要步驟。第四章討論了狄爾泰想像概念的認識論意義。
第三部分涉及大大誤解的向狄爾泰晚期著作解釋學觀點的過渡,在關鍵性的第五章,通過利用狄爾泰所提出的反思經驗,探討更明確地把心理的東西和歷史的東西聯繫起來的可能性。第七章探討了狄爾泰和胡塞爾之間的觀點交流,旨在確富有多大程度上作者感到也必重新闡述其關於體驗的心理學描述的觀點。
本書目錄

致謝
縮略語
導言 朝向一種歷史感性論
系統統一性和發展關聯問題
狄爾泰美學的地位
狄爾泰與一種康德式的歷史感性論
詩音想像與歷史風格
第一部分 理論背景
第一章 歷史與精神科學理論
精神科學一詞的意義
《導論》作為一種傳記一文獻學參照點
歷史與描述心理學
心理學與其他精神科學
精神科學系統
第二部分 想像概念
第二章 心理學與詩意想像
詩學的三重任務
想像變形律
想像與對風格的把握
第三章 審美規範與詩意體驗
情感領域與審美原理
結構的首要地位與規定個體性的可能性
根據體驗從結構上得以規定的詩意想像
詩意想像的兩種類型
詩人是真正精神健全的人
第四章 從綜合到表現
三種綜合
綜合的想像和分析的想像
協調的想像和交叉的想像
表達性想像和作為表現詩意技巧的想像
第三部分解釋學的歷史理性批判
第五部 反思經驗與歷史判斷
比較心理學:從反射到反思
心理學、歷史理解與反思經驗
康德的扣學中的反思判斷與系統秩序
康德的審美判斷與狄爾泰歷史判斷
第六章 解釋學與歷史理解
體驗與理解
理解與解釋
萊爾馬赫與批判解釋學
解釋學與歷史
……
第七章 現象學與對心理學的重估
第八章 歷史世界中的解釋
第四部分 美學與歷史
第九章 世界觀理論與後期美學
第十章 風格與歷史生命的概念生表現
第二版跋
參考文獻
人名對照表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