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
犧是古代宗廟祭祀用的純色牲,牲就是牛,因而也可稱為純色牛;尊,同“樽”,是古代盛酒的禮器。所以犧尊就是“刻為犧牛之形,用以為尊”的酒器。犧尊做為周代酒器,有木質的,有青銅的。《周禮》 六尊: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太尊、山尊;鄭康成引鄭司農說六尊為獻尊、象尊、壺尊、著尊、太尊、山尊;“犧”、“獻”同音讀為suo,即“婆娑”的“娑”,今讀作xi。《詩·魯頌·閟宮·傳疏》說:在《周禮》六尊之中,最華美的就是犧尊。
製造工藝
犧尊最為引人矚目的,還是遍布其全身的金銀裝飾。犧尊整體以銅鑄成,全身以粗細相間的金、銀絲交錯鑲嵌出菱形圖文,紋理間以綠松石和孔雀石鑲飾,犧尊的頭頂及雙耳間都鑲嵌有綠松石,眼球則是用墨精石做成。
犧尊的工藝是金銀錯鑲嵌銅,金銀錯是中國青銅時代一項精細工藝,到春秋中晚期興盛起來,戰國兩漢時期,金銀錯青銅器大量出現。1973年,著名學者史樹青在《文物》上發表了一篇《我國古代的金錯工藝》,介紹了金銀錯製作的四個步驟:第一步是作母範預刻凹槽,以便器鑄成後,在凹槽內嵌金銀;第二步是鏨槽;“銅器鑄成後,凹槽還需要加工鏨鑿,精細的紋飾,需在器表用墨筆繪成紋樣,然後根據紋樣,鏨刻淺槽,這在古代叫刻鏤,也叫鏤金”;第三步是鑲嵌;第四步是磨錯,“金絲或金片鑲嵌完畢,銅器的表面並不平整,必須用錯(厝)石磨錯,使金絲或金片與銅器表面自然平滑,達到嚴絲合縫的地步”。有意思的是,犧尊的頭、身體和蓋是分開鑄造的,為了遮掩頭和頸的接合處,還特別製作了一個項鍊,使其看起來渾然一體。
出土記錄
齊國犧尊
自秦漢魏晉到今天,齊國犧尊的發現,見於記載的已有四件:曹魏時期(220-260年),在魯郡(今曲阜、滕州、泗水一帶)地中發現齊大夫子尾陪嫁其女兒的犧牛形酒尊一件,有銘。西晉永嘉(307-312年)中,曹嶷(yí)在青州發掘齊景公冢時得二尊,也作犧牛形。1982年7月17日,在位於齊國故城南約5公里的商王村附近發現一件酒壺犧尊。
渾源犧尊
1923年,山西渾源縣村民在其東南的李峪廟坡掘土時,發現一件犧尊。這件青銅器高33.7厘米、長58.7厘米,作水牛形,牛腹中空,牛頸和背脊上有三個孔,中間一孔套有一個鍋形器,可以取出。牛背上的三個空穴原來應該有蓋,但已經缺失,牛尾也沒有了,只留下一個不規則的窟窿。從其特殊的結構分析,它有可能是一件溫酒器:牛背上的鍋形其可以盛酒,空穴注水裝於牛腹用來溫酒。此器形態穩重,雖然四足矮短,但牛獸上充滿張力的雙角、圓瞪的雙目保持了真實感。這種器物在青銅器發展中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由於其造型與犧尊近似,而在考古和文獻中均未有合適的名稱取代,便也沿用舊稱把它命名為“犧尊”。
此尊紋飾華麗繁縟,構圖新穎,牛首、頸、身、腿等部位裝飾有以盤繞迴旋的龍蛇紋組成的獸面紋,仔細觀察為獸面銜兩蟠龍,蟠龍的上半身從獸面的頭頂伸出,後半身被獸面的雙角鉤住並向兩邊延伸。在牛頸及鍋形器上飾有虎、犀牛等動物的浮雕,形態生動,鑄造精美。
這件犧尊的牛鼻上還穿有一環,說明了至少在春秋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穿鼻的方法來馴服牛了。牛鼻環在當時稱為“棬”,《呂氏春秋·重己》中提到:“使五尺豎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順也。”犧尊上的鼻環正反映了這一歷史狀況,這是研究中國牲畜馴化史的一件寶貴的實物資料。
石鼓山犧尊
2013年12月29日,在寶雞石鼓山M4號墓中清理出一件青銅犧尊。該犧尊似羊非羊、似鹿非鹿,長著一對小翅膀。因其濃縮了多種動物形態,因此目前還無法為之命名,暫且稱之為犧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