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
犧是古代宗廟祭祀用的純色牲,牲就是牛,因而也可稱為純色牛;尊,同“樽”,是古代盛酒的禮器。所以犧尊就是“刻為犧牛之形,用以為尊”的酒器。犧尊做為周代酒器,有木質的,有青銅的。《周禮》六尊: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太尊、山尊;鄭康成引鄭司農說六尊為獻尊、象尊、壺尊、著尊、太尊、山尊;“犧”、“獻”同音讀為suo,即“婆娑”的“娑”,今讀作xi。《詩·魯頌·閟宮·傳疏》說:在《周禮》六尊之中,最華美的就是犧尊。出土記錄
犧尊作為齊地齊國的“特產”之一,不但製作華美,而且“產量”豐富。自秦漢魏晉到今天,齊國犧尊的發現,見於記載的已有四件:曹魏時期(220-260年),在魯郡(今曲阜、滕州、泗水一帶)地中發現齊大夫子尾陪嫁其女兒的犧牛形酒尊一件,有銘。西晉永嘉(307-312年)中,曹嶷(yí)在青州發掘齊景公冢時得二尊,也作犧牛形。1982年7月17日,在齊國故城南約5公里的商王村原臨淄區磚窯廠,齊中華等5名工人取土時發現了一件青銅酒器,後來獻給了區文物管理所並得到了政府的表揚與獎勵。經文物專家鑑定,確認是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鑲嵌銅犧尊。該器物長46厘米,高28.3厘米,重6.5公斤,仿牛形,昂首豎耳,偶蹄。由頭顱,體、蓋分鑄而成。首頸結合,有一項圈合縫自然遮掩,蓋為一扁嘴長頸禽,禽頸反折,嘴緊貼背上,巧成半環形蓋鈕。兩翅平展,羽翎均以綠松石鋪填,通體以粗細相間的金、銀絲嵌飾的幾何雲紋。設計獨特,工藝嫻熟,是戰國時嵌金銀工藝的佳品,國之瑰寶。從國寶犧尊的鑄造和鑲嵌工藝上可反映出齊國手工藝技術水平的高超,同時也反映了齊國經濟的繁榮昌盛。
李峪村青銅器——犧尊
李峪村位於山西渾源縣城西南。八十年前的1923年,村民在其東南的李峪廟坡掘土時,發現了一批青銅器,這就是著名的李峪村青銅器(又稱渾源青銅器)。這批青銅器造型優美,工藝精巧別致,紋飾具有獨特風格,出土後即引起了世人的矚目。因為生逢亂世,這批瑰麗的青銅器出世後飽經劫難,大部分流散於海外,國內僅存少數,部分珍品為上海博物館所藏。這其中便有一件堪稱是古代藝術之瑰寶的被稱之為“犧尊”的特殊青銅器。這件青銅器高33.7厘米、長58.7厘米,作水牛形,牛腹中空,牛頸和背脊上有三個孔,中間一孔套有一個鍋形器,可以取出。牛背上的三個空穴原來應該有蓋,但已經缺失,牛尾也沒有了,只留下一個不規則的窟窿。從其特殊的結構分析,它有可能是一件溫酒器:牛背上的鍋形其可以盛酒,空穴注水裝於牛腹用來溫酒。此器形態穩重,雖然四足矮短,但牛獸上充滿張力的雙角、圓瞪的雙目保持了真實感。這種器物在青銅器發展中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由於其造型與犧尊近似,而在考古和文獻中均未有合適的名稱取代,便也沿用舊稱把它命名為“犧尊”。上海博物館的這件犧尊集盛酒、溫酒為一體,為目前發現的青銅器中唯一的一件,為該館的鎮館之寶。此尊紋飾華麗繁縟,構圖新穎,牛首、頸、身、腿等部位裝飾有以盤繞迴旋的龍蛇紋組成的獸面紋,仔細觀察為獸面銜兩蟠龍,蟠龍的上半身從獸面的頭頂伸出,後半身被獸面的雙角鉤住並向兩邊延伸。在牛頸及鍋形器上飾有虎、犀牛等動物的浮雕,形態生動,鑄造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