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鏵大鼓

犁鏵大鼓犁鏵大鼓
曲藝曲種。又稱“犁鏵大鼓”或“梨花大鼓”。清末劉鶚《老殘遊記》稱:“本是山東鄉下土調,用一面鼓,兩片梨花簡”。

介紹

老蠶《說大鼓》云:“大鼓以梨花為最早。梨花本名犁鏵片,乃農具之碎片也。”發源於魯西北農村,由農村秧歌調發展而成。

開始為農民演唱,後為藝人傳習。立門戶(孫趙門)於清初,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流行於山東城鄉和江蘇河南湖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等省市部分地區。演出時擊矮腳鼓、敲犁鏵片,後改用兩枚鐵片或銅片,用三弦、四胡伴奏。一人演唱或二人對唱,二三人伴奏。藝術流派有南口、北口兩大派。南口稱“梨花調”,曲調剛健明快。

北口稱“老牛大捽韁調”,因其演唱講究“一字落地砸個坑”,咬字有力如同老牛捽韁而得名,曲調深厚樸實。傳說書目200餘段,代表性書目有中篇《瓦崗寨》、《三全鎮》等,短篇《王二姐思夫》、《黑驢段》等。唱腔為板腔體,常用板式有慢板、二行板,平句、花腔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