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牛黃生犀丸來源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組成
黃丹(研) 雄黃(研,飛) 膩粉(研)羚羊角(鎊)各150克 水銀(與鉛同結沙子)硃砂(研,飛) 龍齒(研,飛)各300克 天麻(去苗) 牙消(研) 半夏(白礬制)各600克 生犀(鎊) 龍腦(研)各75克 牛黃(研)7.5克用法
上為末,煉蜜和丸,每30克作20丸。每服1丸,溫薄荷湯化下;中風涎潮,牙關緊閉,昏迷不省,用膩粉3克,藥3丸,生薑自然汁七點,薄荷水同化下,得吐或利,逐出痰涎即愈。小兒風熱痰壅,睡臥不安,上竄斷齒,每服半丸,如急驚風,涎潮搐搦,眼目戴上,牙關緊急,用膩粉1.5克,生薑自然汁三五點,薄荷水同化下1丸。主治
風痰壅盛,頭目眩暈,胸膈煩悶,神思恍惚,心悸面赤,口乾多渴,睡眠不安,小便赤澀,大便多秘。中藥方劑之牛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