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政府駐地:牛尾河
趕集日:國曆逢單號趕集
歷史沿革
牛尾鄉清乾隆十九年(1754)建集市名老人場。因傳說有條牛橫跨數十里,從牛頭寨、牛頸坳、牛心寺到牛尾河,場建於牛尾,名牛尾河場。民國29年(1940年)置鄉。1955年桂花鄉併入。1958年成立牛尾人民公社,1984年復名牛尾鄉。1995年9月,鄉鎮建制調整和2001年8月撤區並鄉,牛尾鄉保留。2005年區劃調整,由榮縣劃入貢井區管轄。
自然地理
牛尾鄉地屬丘陵,北高南低,溝谷縱橫,海拔450米。其中森林資源豐富,覆蓋率高達50%。境內水資源豐富,代陽河、牛尾河穿流其中。
經濟發展
牛尾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紅苕、豆類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油菜、水果、茶葉等為主,畜牧業以養豬為主。主要森林植被分布有馬尾松、濕地松林、柏木林、桉樹林、刺桐林、香樟林、女貞林等。
自2002年起,黨委、政府制定了三年發展規劃:以工程項目為載體,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結合實際合理開發資源;鼓勵剩餘勞動力合理流動,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農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截止2003年,全鄉“5113”工程進展勝利,退耕還林工程已實施2500畝,配套荒山造林2040畝,栽植油樟苗35萬株,黃梔子27萬株,果樹及其倉苗子10萬株;種植優質牧草500畝,中藥材500畝;黑山羊年出欄6000頭以上,二雜母豬存欄300頭以上,全鄉養殖大戶50戶。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遞增都在100元以上。
2、民營企業發展迅速:新興產業務成為本鄉經濟成長的亮點,現有“文化石”石料開採廠10家,石材加工企業8家,年開採量1.5萬立方米,創產值2000萬元,解決剩餘勞動力250人;河道采沙廠5家,年采沙量3萬噸,創產值100萬元,解決剩餘勞動力60人。其它岜企業逐步擴大再生產能力,產值穩步增長。
3、勞動力資源健康有序流轉;本鄉人均耕地只有半畝,剩餘勞動力充實,通過親朋好友、外出務工者和組織推薦等形式,每年外出務工人員達2500人以上,在他們的辛勤努力下,每年為鄉找回資金6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