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牆下陶村位於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橫街鎮,2007年1月1日止全村共有6組139戶,常住人口505人,其中男
性253人,女性252人;60周歲以上男性38人,55周歲以上女性 54人;學齡前兒童30人,其中男孩16人,女孩14人;在校生85人;其中國小在校生65人,國中在校生20人,高中在校生6人。村地域總面積約為330畝。至2007年2月1日止,承包田約246畝,村留機動田約10畝;村內河塘約20畝,山林約250畝;近三年轉為非農建設用地的基本農田約0.8畝。村常年務農的共有16戶60人;農閒時從事副業的共有122戶445人。村現有正式黨員18人,分成3個黨小組;入黨積極分子2名,村民代表18名;鎮黨代表2名,人代表1名。牆下陶村是個純農業村,大多數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一般。在村“兩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從本村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實效,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62萬元,人均純收入9816元。先後多次榮獲“省級標準小康村”、“省級標準新農村”、市級“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區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區級“文明村”等榮譽稱號。黨建工作
村黨支部以“先鋒工程”建設為抓手,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建立了黨組織建設、黨員定期培訓、黨員管理等制
度,每項制度均有分管領導,有責任人,有監督人,有考核評比。村民代表大會、村委會先後訂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村民公約、村務管理制度、民主決策制度以及計畫生育村規民約等制度。堅持“三重一大”票決制,做到重要人事安排由村支委會票決,重要工作決策、重要工程項目和大額財務收支由村支委會和村委會聯席會議票決。村里搞建設,採購基建材料等大宗物品由老黨員代表、村民代表負責。並加強了村務公開制度的落實,成立了村民理財小組和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班子成員率先垂範,群團組織齊心協力推進工作。在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牆下陶村團支部、婦聯、老人協會等組織積極發揮自身作用,參與新農村建設。如該村在去年的市級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的創建工作中,經常組織黨團員、婦代會成員參與環境整治義務勞動,在衝刺階段,每日均有近百人參與創建活動。老人協會也不甘示弱,組織老年人參與勞動,形成了村“兩委”帶頭、大家參與、共同建設的氛圍。經濟發展
以增強“造血功能”為抓手,促進生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薄弱的、沒有造血能力的集體經濟,難以支撐起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但由於資源區位條件和產業
的限制,村級集體經濟匱乏問題一直困擾著牆下陶村。為了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村“兩委”動了不少腦筋。8年前,他們抓住建區初期重點工程較多,工程石料需求量大的大好時機,在區、鎮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開辦了村採石場,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近60萬元的穩定收入。近年來,該村還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建起了公墓出售,同時又利用村留地建造了5畝左右的標準廠房出租,從而使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逐步用村集體留地置換舊宅基地等雜地,用好廢棄地、山坡地,興建標準廠房,引進企業,實現土地增值,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改善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高效生態農業,走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道路,提高單位土地收益。要從市場的需要出發,大力引進、選育、推廣有市場、有效益的優質品種和特色經濟作物,逐步推出有地方特色的“名、特、優、新、活”的農副產品,吸引農業龍頭企業到村里建立示範生產基地,發展訂單農業,不斷延伸產業鏈,讓農民分享加工與流通環節的利益,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既提高村民收入,又增加集體經濟實力。改善村容
村“兩委”根據“千村整治、百村示範”的工作要求,在上級農辦的指導下,利用村集體經濟收入,量入為出,
精打細算,將錢用在刀刃上,村裡的公共設施建設有了明顯的改觀。全村3.1公里的3條主幹道路及村民房前屋後的支道全部實現硬化綠化;村主幹道和公共場所全部安裝了路燈;對東浹河岸進行了砌石綠化;自來水入戶,村民們用上了潔淨的長潭水。建立了以老人協會為主的衛生保潔服務隊,做到生活垃圾每天清理,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排放,基本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美化的要求,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村莊品位。抓好農民文化陣地建設,建好農村文化活動中心,經常性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重建農村有線廣播網路,發揮黨員遠程教育網路的作用,把各級黨委、政府的富民政策及時傳達給農民,把農技知識及時傳授給農民,把致富信息及時傳遞給農民,使農民掌握政策、提高技能、拓寬致富門路。全力淨化美化環境,加強文明建設,進一步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構建和諧富裕新型社區。文明創建
該村結合“文明村居”的創建活動,大力加強鄉風文明建設,開展了文明家庭、一張紅榜促敬老、好婆媳、學習
型家庭示範戶等評選活動,促進了家庭和睦、鄰里團結、鄉風文明。關心村民的生活和健康,對村民實行了養老保險和生活補助制度,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村里每人每年發給100元生活補助,8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發給150元。村裡的特困戶大多已列入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為100%。同時還健全了治安網路,組織黨員夜巡隊進行巡邏,促進了平安村莊的建設。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培訓力度,把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培育既有專業技能,又有嶄新生產生活觀念的新型農民貫穿於整個新農村建設的全過程。農民素質培訓,要有針對性,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實效。深入、持久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著重從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高農民素質和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