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城子組

營城子組,1931年松下進把遼東半島南部上震旦統(關東統)進一步自下而上劃分為7個階,並分別加以命名,營城子階位於十三里台階之下。

地層名稱:城子

地層名稱(英文): Yingchengzi Fm

階代碼:Z

地區代碼:19

命名:

1931年松下進命名營城子階,命名剖面位於遼寧大連市棋盤磨至茶葉溝。

沿革:

1931年松下進把遼東半島南部上震旦統(關東統)進一步自下而上劃分為7個階,並分別加以命名,營城子階位於十三里台階之下,較純的灰岩段—小野田階之上。1957年姜春潮合併主要岩性為灰岩的營城子階和小野田階,用SW6層表示,做為五行山統頂部層位。1958年俞建章等沿用營城子階名,建立營城子組,並實測了標準剖面。新厘定的營城子組相當原營城子階加小野田階,即姜春潮的SW6層。介於甘井子組十三里台組之間。

特徵:

本組岩性主要為灰岩。下部為深灰色中厚層泥晶灰岩及疊層石灰岩;上部為深灰色中厚層粉晶灰岩夾薄層粉晶灰岩。底部以深灰色厚層灰岩與下伏地層甘井子組分界,為連續沉積,整合接觸。本組岩層波狀層理發育,偶見斜波狀層理,水平層理和不對稱波痕,具沖刷面,鳥眼構造及乾裂等沉積特徵。本組產疊層石:Jurusania cf. Cylindrica, Kussiella cf. Enigmatica, Inzeria regularis, Colonnella ramifera, Conophyton lijiadunensis, Parajacutophyton jinxianensis, Paraconophyton f.等;微古植物: Trematosphaeridium cf. Holtedahlii, Laminarites sp.等。本組主要分布在旅大地區,復州地區僅有零星出露。旅大地區厚度由南向北減薄,厚度117—894m之間。

備考:

編撰者:尹崇玉

作者1:松下進

年份1:1931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