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關嶺組

南關嶺組

南關嶺組,地層名稱(英文): Nanguanling Fm,本組主要為灰岩及泥質灰岩。組名源於1931年松下進命名的南關嶺階,命名地點在大連金縣之間的南關嶺,命名剖面位於為旅大信台子至城山村。復州地區參考剖面位於為瓦房店市泡崖—袁家溝。

地層名稱:關嶺組

地層名稱(英文): Nanguanling Fm

階代碼:Z

地區代碼:19

命名:

組名源於1931年松下進命名的南關嶺階,命名地點在大連金縣之間的南關嶺,命名剖面位於為旅大信台子至城山村。復州地區參考剖面位於為瓦房店市泡崖—袁家溝。

沿革:

1931年松下進把遼東半島南部震旦繫上統(關東統)進一步劃分7個階,自下而上第2個階被命名為南關嶺階。1959年俞建章等保留原階名稱,建立南關嶺組,並在旅大信台子測制了標準剖面。1973年以來,遼寧省第一區調隊通過1∶20萬區測工作,將旅大、復州兩地震旦系採用了統一划分和地層名稱。以後文獻中本組代表性剖面多指瓦房店市泡崖—袁家溝剖面。

特徵:

本組主要為灰岩及泥質灰岩。下部為灰、灰黑色薄層至中厚層碎屑灰岩及粉屑灰岩;上部為深灰色中厚層粉屑灰岩、碎屑灰岩夾疊層石灰岩。 底部以灰黑色碎屑灰岩與下伏長嶺子組分界。該組與下伏地層長嶺子組為連續沉積,整合接觸。本組岩層交錯層理及單向斜層理發育,偶見波狀層理、沖刷面、乾裂、鳥眼構造及縫合線構造。屬濱海—淺海斜坡相過渡類型沉積。本組發現可靠化石有蠕形動物: Pararenicola huaiyuanensis, Protorenicola baiguashanensis, Huaiyuanella minuta 及巨觀藻類Tawuia sinensis等。疊層石: Wuhangshania fuxianensis, Conophyton habuqieerensis, Paraconophyton f.等以及有爭議的水母化石。本組主要出露在旅大—復縣一帶。復縣地區厚145—192m,旅大地區厚217—797m。

備考:

編撰者:尹崇玉

作者1:松下進

年份1:1931

作者2:俞建章

年份2:1959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