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閣香油
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位居“上谷八景”之首,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徵,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慈閣香油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原產自大慈閣禪院內的香油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在乾隆皇帝途經保定時,因機緣際會,大慈閣香油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御用膳食。
秉承古寺悠久歷史,大慈閣香油選料上乘、做工嚴謹,以精選芝麻為原料,利用小石磨採用特殊工藝加工製作,保持了芝麻香油的古樸風味,其顏色呈棕紅色,清澈透亮,味香持久。大慈閣香油歷代薪火相傳,雖歲月變遷,但其風味依舊。
大慈閣香油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秀的內在品質飽經歲月洗禮並傳承至今,成為古城保定傳統素食文化之瑰寶。
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源於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現在遍布燕趙大地。 建文二年,朱棣起兵到保定徐水漕河時,燕王和將士們飢腸轆轆。士兵出了個主意,要他效仿古人殺馬吃。其實所謂“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馬肉纖維比較粗,不是特別好吃。但是飢不擇食,就把馬肉煮熟了夾著當地做的火燒吃了。哪知味道還很不錯。於是後來當地老百姓也開始殺馬做“馬肉火燒”,而且馬肉火燒因為曾經被皇上吃過而聲名大振。
沒過多久,因為戰爭的需要,馬成了戰略物資,當然就不能由著老百姓做馬肉火燒吃了。但是想吃馬肉火燒了怎么辦?於是就出現了替代品――驢肉。驢肉纖維比馬肉細膩,且瘦而不肥,自古就是下餚的佳品。保定一帶屬於冀中平原,水草肥美,最適合養驢,驢肉火燒這一名吃就誕生了,驢肉火燒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大慈閣醬菜
保定大慈閣醬菜始於明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醬菜之一。
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皇帝途經保定,因機緣際會,大慈閣醬菜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御用膳食。
大慈閣醬菜營養豐富、品種眾多,有大慈閣醬包瓜、大慈閣醬八寶菜、大慈閣醬黃瓜、大慈閣醬子蘿、大慈閣醬地露、大慈閣醬五香疙瘩頭、大慈閣醬花生仁等三十個品種。
大慈閣醬菜為傳統工藝醬制,其選料精良,不惜重價。如收購小紅蘿蔔,論個給價,但必須新鮮嫩脆。收購韭菜花,不帶花籽、花鈴。在售賣時,醬菜要存於醬缸內,售賣多少出缸多少,以保味道純正。大慈閣醬菜甜、鹹、嫩、脆,醬香濃郁,始終保持著老輩子口味。
廣盛蜂蜜麻糖
唐山廣盛蜂蜜麻糖已經有400多年歷史,起源於明朝萬曆年間。
廣盛蜂蜜麻糖形似團花,薄如蟬翼,有的乳白有的淡黃,鬆軟酥脆,香甜適口。發明麻糖的“廣盛號”開始只是靠炸排叉(麻葉),後來發展到蜜汁排叉,再後來就發明了唐山麻糖。
麻糖是由冀東地區的排叉演變而來。當時,人們逢年過節都喜歡用糖和面、芝麻油炸的排叉作為節日食品。大概距今一百多年前,糕點鋪“廣盛號”把這種深受老百姓喜愛的點心投向了市場。那時市場上的排叉有兩種:一種是用糖和面,再用芝麻油炸;另一種是先用油炸,再澆上蜜汁。兩種排叉各有優劣,油炸排叉硬而脆,蜜汁排叉軟而皮。“廣盛號”在經營過程中融合了兩種排叉的做法,精心研製,並吸取了京城糕點“蜜供”的澆漿法,制出了如今的風味名吃――蜂蜜麻糖。
現在,雖然唐山麻糖已經發展了很多分支品牌,但是最正宗的還是“廣盛號”。經過歷代相傳,“廣盛號”這樣的老字號麻糖品牌得以發揚光大。
廣盛蜂蜜麻糖吸取了著名糕點“蜜供”的澆漿方法,幾經改進,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製做工藝。經過配料、和面、擀片、清面放片、剁塊、炸制、澆漿等工藝,所制麻糖色澤新鮮,呈淡黃色,片薄如紙,形似花狀,清香甜脆,營養十分豐富,可謂我省獨具一格的風味名吃。
義春樓白肉罩火燒
保定義春樓的白肉罩火燒源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其廉價的豬頭肉鍋罩火燒很受當時窮苦勞動人民的歡迎。
馮玉祥幼年時代家境貧寒,進城時吃不起大飯館,總到義春樓吃豬頭肉鍋罩火燒,對該飯館產生了好感。馮玉祥當上將軍之後,每次回到保定必到義春樓吃罩火燒,從此,義春樓的罩火燒聲譽大振。
光緒二十六年,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叔父愛新覺羅溥新宇親筆為名吃提了“正宗白肉罩火燒”牌匾。
白運章包子
保定白運章包子始出於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是白運章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 保定白運章包子曾與天津狗不理包子並列被授予為名優產品,受到省市領導的題詞表彰,並獲得百年老字號。
保定白運章包子其特點是餡大、皮薄、口感好,用料講究,風味獨特,是老保定包子的代表。
大名二毛燒雞
二毛燒雞創始於清仁宗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位於直隸大名府城內(今河北省大名縣城)。
剛剛出鍋的二毛燒雞用手輕輕一抖,雞肉就自然脫落,吃起來肉爛味鮮,鹹香清純,碎小骨頭一嚼就爛,回味悠長。遂以此法炮製,制出的燒雞大賣,隨之生意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