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閣醬菜

大慈閣醬菜

大慈閣醬菜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創始人是元朝蔡國公張柔部將、元朝易國公何伯祥之弟何伯策。大慈閣醬菜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醬菜之一。

大慈閣醬園概況

大慈閣大慈閣

大慈閣醬園起源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創始人是元朝蔡國公張柔部將、元朝易國公何伯祥之弟何伯策。大慈閣醬園是我國歷史最古老的醬園之一。

大慈閣醬菜是傳統的北方風味醬菜,乾隆三十年,曾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宮廷御用膳食。

大慈閣醬菜做工精細、用料考究,採用天然方法醬制,其售賣環節要求嚴格,醬菜要存放在醬缸內,售賣多少出缸多少,從出缸到顧客手中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數百年來大慈閣醬園既保留了自己北方風味的優良傳統,又逐步吸收南方醬園特長,形成自己獨有的生產工藝,其特點鮮、甜、脆、嫩,甜鹹適度,始終傳承著既有的老輩子口味。

大慈閣醬菜概況

大慈閣醬菜大慈閣醬菜

大慈閣醬菜是完全採用傳統老工藝,採用天然方法醬制,醬制周期長,且用料十分考究,味道鮮美、嫩脆適口、醬香濃郁。

大慈閣醬園購進原料,務求精良,不惜重價。如收購小紅蘿蔔,論個給價,但必須符合質量、規格等要求,保持嫩脆。收購韭菜花,則要鮮嫩的純花,不帶花籽、花鈴。但收購價格往往要高於普通韭花的一倍。這樣的原料製成的成品,質優則無柴,食之無渣滓。

經過精心醬制的大慈閣醬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脆爽可口。品種有大慈閣醬包瓜、大慈閣醬八寶菜、大慈閣醬黃瓜、大慈閣醬子蘿、大慈閣醬地露、大慈閣醬五香疙瘩頭、大慈閣醬花生仁等三十個品種。其形狀有條、絲、丁、角、塊、片,顏色呈醬黃色或金黃色。

把上述各種醬菜進行簍裝、瓶裝、袋裝或再配以醬杏仁、醬核桃仁等輔菜製成什錦醬菜,其具有鮮明的古樸特色風味,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們的喜愛。

大慈閣醬園歷史

腰山王氏莊園腰山王氏莊園

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時任元朝保州都元帥的張柔移鎮保州(保定),開始對保州城的重建。當時,何伯祥帶領部隊南征平定南宋,其弟何伯策曾經參與了大慈閣等寺廟的建築工作,並出任管理大慈閣等寺廟的官吏。

在元蒙時代,僧侶、道徒皆享有政治與經濟上的特殊優遇,寺廟可以獲取土地及經營射利。故此,大慈閣所有不僅限於土地、山林川澤,還兼營窖冶、作坊、典庫、浴堂、店舍、棧場等商業與手工業。在眾多行業中,何伯策及其家族在大慈閣名下經營的醬園尤為出名。其醬小菜甜、鹹、嫩、脆,醬香濃郁,久而久之,民間便呼其醬園為大慈閣醬園,呼其醬小菜為大慈閣醬菜。

元朝滅亡後,明朝建立,鑒於何姓家族在元朝為官的經歷,為逃避打擊,他們在無奈之下流落到易州、完州等農村。家道中落後的何姓家族,抱著“一招鮮吃遍天”的樸實觀念,一直傳承著大慈閣醬菜的技藝,在鄉間過著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由於連年戰亂,何姓家族也是顛沛流離,居無定所。

清順治四年,正黃旗武官王錫袞受封於保定腰山定居,並開始興建腰山王氏莊園,此時,何伯策的後裔憑著高超的廚藝也已成為王氏莊園伙房的大師傅。隨著腰山王氏莊園的興建,王錫袞帶領族人開始經商,同時,並特意設醬園醃製醬菜售賣。王氏族人創辦的“和”字商號遍布全國,他們把自己醃製的醬菜同其他貨物一併通過“和”字號行銷各地。由於王錫袞為人寬厚又深諳商道,“和”字號的生意如日中天。

清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出巡至保定,特到當時在棉花種植、生產、紡織和加工市場占有重要地位的腰山王氏莊園的棉行觀視。時值天氣燥熱,在用膳時乾隆皇帝食欲不振,這時王氏族人將自己醃製的醬菜呈上,乾隆皇帝食後甚喜,並對該醬菜獨有的鮮、甜、脆、嫩的口味大加讚賞,遂欽點王氏莊園的醬菜作為宮廷御膳。乾隆皇帝到大慈閣上香時,特將該醬菜作為素齋贈與僧眾。

乾隆御題棉花圖乾隆御題棉花圖

大慈閣醬園醃製醬菜這個傳統歷經數代一直延續至今,大慈閣醬園的傳人每去位於保定城區的大慈閣進香,該醬菜都是布施的首選。

歷史上記載的乾隆御題棉花圖,該棉花圖便是由當時的直隸總督方觀承以乾隆此次觀視王氏莊園棉行的種植、生產、紡織加工為背景組創而出的。
新中國成立後,為能讓更多的人品嘗到有著老輩子口味的大慈閣醬菜,大慈閣醬園的傳人本著尊重歷史才會對未來負責的態度親自主理秘方,並在太行山下種植了數百畝綠色良田,不僅在源頭上控制了醬菜選料的原始品質,而且還在醃製過程中一直採用傳統工藝保持了大慈閣醬菜既有的老輩子口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