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雙調】燕引雛·奉寄小山先輩
年代:元代
作者:大食惟寅
體裁:散曲·小令
宮調:雙調
曲牌:燕引雛
作品原文
【雙調】燕引雛⑴
奉寄小山先輩⑵
氣橫秋⑶,心馳八錶快神遊⑷。詞林誰出先生右?獨占鰲頭⑸。詩成神鬼愁,筆落龍蛇走⑹,才展山川秀。聲傳南國⑺,名播中州⑻。
作品注釋
⑴燕引雛:曲牌名,即“殿前歡”。
⑵小山:張可久,字小山。
⑶氣橫秋:形容張可久氣概豪邁,才華橫溢。
⑷八表:八方之外,泛指天地之間。
⑸獨占鰲頭:舊稱狀元及第。此謂其冠絕當時。鰲頭,皇帝 殿前居中石階上所鐫龍頭及巨鰲。
⑹“詩成”兩句:杜甫《草書歌行》:“時時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
⑺南國:南方。
⑻中州:即中原。泛指北方。
作品簡析
作者作為一位阿拉伯人,對張可久的散曲作品發出由衷的讚揚,可見張可久散曲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小令氣勢橫溢,一片至誠。文詞典雅莊重,喜筆流暢,對仗工整,亦是頗具才氣之作。其風格以雅為麗正是學小山清麗一派。此曲可作為古代中國人民和阿拉伯人民源遠流長的文化交流的史料參考。
題解
這首曲子讚頌張可久散曲藝術的成就,使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張可久及其散曲作品在元人心目中的地位,具有較重要的文學史資料價值。從這首曲子的讚頌來看,作者多次把張可久與唐代“詩仙”李白相比擬,這一看法,或許影響了明代朱權《太和正音譜》和李開先對張可久的評價。李開先在《張小山小令序》中直截了當地說張小山“可謂詞中仙才矣,李白為詩仙,非其同類耶?”
又,作者名大食惟寅,古代稱阿拉伯為大食,所以,據此推斷系阿拉伯人,名為惟寅。如此真實如此,則從這首散曲也可見出中國人與阿拉伯人的文化交往,具有文化史資料價值。
作者簡介
大食惟寅
元代後朝人。生平不詳。古稱阿拉伯為大食,或系阿拉伯人,惟寅是他的名字。從其僅存的小令看,他具有深厚的漢文化素養。明代天一閣抄本《小山樂府》附其〔雙調〕《燕引雛·奉寄小山先輩》小令一首,知曾與散曲家張可久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