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 23.92 平方公里,海拔 1220 米,年平均氣溫 20 ℃,年降水量 641 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4458.2 畝,人均耕地 0 .85 畝,林地 796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1256.2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878 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 4458.2 畝(其中:田2085.49 畝,地 2372.71 畝),人均耕地 0.85 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 等作物;擁有林地 796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 796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 .15 畝,主要種植 龍眼、石榴、柑橘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1253.1 畝,其中養殖面積 42 畝;荒山荒地 27291.45 畝,其他面積 2081.4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691戶通自來水,有598戶飲用井水,有 128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211戶通電,有63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1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3.95 %、49.50%和70.9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7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42戶(分別占總數的44.22% 和26.53%)。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16 輛,拖拉機27輛,機車42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2085.49 畝,有效灌溉率為46.78%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85.49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 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7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6戶;建有小水窖8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73戶。全村有1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6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56.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30萬元,占總收入的65.57%;畜牧業收入 180萬元,占總收入的14.22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714頭,肉牛50頭,肉羊2784 頭);漁業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 0.28 %;林業收入 8.9 萬元,占總收入的0.7 %;第二、三產業收入 233.8 萬元,占總收入的 18.47 %;工資性收入9.6萬元,占總收入的0.76 %。農民人均純收入1878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 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人(占勞動力的0.001 %),到省外務工3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402.5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31.8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野山藥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經濟林果、烤菸、紅花、甘蔗、野山藥 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1289 戶,共鄉村人口 5230 人,其中男性 2870 人,女性 2360 人。其中農業人口 5230 人,勞動力 2451 人。該村以漢族和彝族為主,其中 彝族 600人, 回族14人,其他民族95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123 人,占人口總數的2.35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4917 人,參合率 94.02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126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8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17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5 所,校舍建築面積 15439 平方米,擁有教師 29 人,在校學生 766 人,距離鄉中學17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66 人,其中小學生 486 人,中學生 280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 1 個、圖書室 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1289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5749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 6136 元(勞均 2 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黨務、村務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 個,下設 8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9 人,少數民族黨員 12 人,其中男黨員 71 人、女黨員 8 人。該村黨支部 2002 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黨組織。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 17 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 1 個,共有團員 280 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基礎設施薄弱;2、產業結構單一,農民增收困難;3、教學質量偏低;4、生產生活用水困難,需解決人畜飲水問題;5、自然村不通公路,行路難; 6、村內環境差;。 4、提高科技意識,發展種養殖業。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發展後勁;2、結合各小組實際,大力發展經濟林果、烤菸、紅花、甘蔗、野山藥等產業;3、繼續培育畜牧業;4、提高科技意識,發展種養殖業;5、搞好農村富餘勞力的培訓和輸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