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熱性蕁麻疹](/img/7/762/nBnauM3X2cjN4gDN5cjMwITM0QTM4QjN0IjMzQTNwAzMxAzL3I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症狀
不會出現皮疹,但明顯感到有針刺、劇癢感。
多發生於青年期,一般在遇熱(熱飲、熱水浴)、情緒激動和運動後出現。當停止運動或平靜以後,症狀即可消退,嚴重的話,症狀完全消退可能要經過數月或數年不等。
常在軀幹和肢體近端皮膚(腋、掌跖除外)出現紅色的、2毫米左右的風團,這種風團速來速去不留痕跡。嚴重者可能伴有消化道症狀,如腹痛、腹瀉等。
多發生於青年期,在遇熱(熱飲、熱水浴)、情緒激動和運動後出現.
病因
1、藥物引起:絕大部份藥物是通過變態反應引起的,常見藥物有:青黴素、呋喃唑酮、血清製品、疫苗等。其發病有一定的潛伏期。而阿司匹林、嗎啡、阿托品、維生素B1、多粘菌素等藥物本身就是組胺釋放劑,能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而發生蕁麻疹。
2、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抑鬱等也可成為蕁麻疹的誘發因素。
3、食物引起:主要是動物蛋白性食物,如魚、蝦、蟹、蛋、牛奶及其他海味是常見的致病因素。某些水果、蔬菜也可以致敏,加入食物中的調味品、防腐劑、顏料,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質如水楊酸、枸櫞酸等也可以引起蕁麻疹。
4、冷、熱、日光、摩擦、壓迫、機械發生刺激等。
5、如胃腸道疾病、腫瘤、結締組織病、內分泌障礙、代謝障礙等也可成為蕁麻疹的病因。
6、吸入動物的皮屑、花粉、真菌孢子、粉塵、羽毛等。
7、如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等均可引起。
8、易誘發熱性蕁麻疹的原因還包括如蚊、蚤、蜜蜂、黃蜂等昆蟲
臨床表現
![熱性蕁麻疹](/img/4/2bd/nBnauM3X2QjNzYTMzgjMwITM0QTM4QjN0IjMzQTNwAzMxAzL4I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診斷
根據青年多見,常由運動、受熱、緊張、進食熱飲等誘發,表現為小風團、瘙癢,有時伴流涎、頭痛、腹痛、腹瀉等乙醯膽鹼的全身症狀,運動或熱浴激發,皮內注射菸鹼苦味酸鹽或醋甲膽鹽誘發風團可診斷。注意事項
1、一旦發現手心腳心有疹子出現,說明疹子已經出全,病人進入恢復期。如果病人出現高熱不退,呼吸急促,咳嗽加劇,鼻翼煽動,口周紫紅,四肢冰涼,脈搏細弱,心率加快,皮疹引退或出疹不全,聲音嘶啞,哮吼樣咳嗽,嗜睡或驚厥等症狀,說明病人有其他合併症,應立即送醫院治療,小兒的病情觀察更應家長留心,防止延誤病情治療
2、由於病人高熱消耗較大,應鼓勵病人少量多餐,進食一些流質、半流質飲食,多喝開水。
3、居室應常通風,因在陽光下或流動空氣中20分鐘麻疹病毒會失去致病力,但要避免病人被風直接吹到,為避免陽光直曬,可用深色窗簾遮蓋,室內應保持一定的溫濕度,地面可潑灑一些水。
4、口腔應保持濕潤清潔,可用鹽水漱口,每天重複幾次。
5、前期、出疹期體溫在39.5攝氏度以上時可以用紫雪散、柴胡、清熱解毒散等緩和的退熱劑退熱,把握熱度不能降得過猛,以免劇烈的退熱會使疹子發散不充分,頭部可敷溫濕毛巾,切忌酒精擦浴、冰袋降溫。
6、護理人員要戴好口罩或注射麻疹疫苗,以防交叉感染。
治療
![熱性蕁麻疹](/img/d/11a/nBnauM3X0UjNwEjN4EzM1UzM1MTM4czM5QDM0MTNwAzM2EzLxM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內用藥抗組織胺藥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藥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抗組織胺藥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抗組織胺藥有各種副作用,最好選用副作用較少者,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久用一種抗組織胺藥容易引起耐藥性,可另換一種。或交替或合併套用。兒童的耐藥性較成人大,因而相對用量也大。
抗組織胺藥物的種類很多,結合病情及臨床表現可選用安泰樂(羥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組織胺作用,對人工蕁麻疹,膽鹼能蕁麻疹及寒冷性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腎上腺素、氨茶鹼能增加肥大細胞內CAMP而抑制組織胺的釋放,能迅速促使急性蕁麻疹或巨大蕁麻疹的風團或水腫消退,尤其氨茶鹼和抗組織胺藥合用或和腎上腺素有協同作用,對並發哮喘或腹痛的病人尤其適用。6-氨基乙酸可用於寒冷性蕁麻疹和巨大蕁麻疹,阿托品或普魯苯辛及氯丙嗪可用於膽鹼能性蕁麻疹。中藥治療各類蕁麻疹有顯效。急性蕁麻疹風熱型用荊防湯,風寒型用麻桂各半湯治療。丘疹狀蕁麻疹用荊防湯治之,慢性蕁麻疹急性發作時同急性蕁麻疹治療;病程遷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濕,溫中補腎,辨證治療。有熱者用清熱寬胸湯,有風寒者用永安止癢方,脾虛用胃苓湯,人參健脾丸,腎陽虛用金匱腎氣丸等治之。
預防
膽鹼能性蕁麻疹應保持身體涼爽,避免出汗,避免受熱、精神緊張、進食熱飲或酒精飲料等。某些中藥,如首烏、枸杞、人參、黃芪、靈芝、大棗、女貞子、菟絲子、五味子、黃精、淮山藥、黨參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代謝、調節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多種功能,有明顯的抗過敏作用。有過敏體質的人可選一二味熬湯當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