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泰伯廟

無錫泰伯廟

無錫泰伯廟,在今無錫梅村鎮的伯瀆河畔,是為紀念古公父長子泰伯而建的。

簡介

泰伯廟又名至德祠、讓王廟,在今無錫梅村鎮的伯瀆河畔。為紀念古公父(周太王)長子泰伯而建。泰伯,孔子稱他為“至德”,司馬遷在《史記》里把他列為“世家”第一,他的事跡被歷代史學家載入史冊。他因讓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南朝梁無錫令劉昭認為《史記》沒有明確說明方位的梅里是今無錫梅村一帶)建“勾吳”國,築“泰伯城”(沒有考古方面的證明),成為吳文化的發源地。東漢桓帝永興二年(154),敕令吳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廟。

建築介紹

經過歷代修建的泰伯廟,是一組群體建築,莊嚴輝煌。現存的泰伯廟為明清建築,廟前立照池,池上架單孔拱形石橋,名“香花橋”。橋北立花崗岩石牌坊,上鐫“至德名邦”四字。石壇北為欞星門,豎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雲龍、仙鶴雕飾。欞星門為泰伯廟第一進建築,面闊三間。後有院落廂旁,東西各九間。院內尚存古柏、桂樹各一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