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奔吳

泰伯奔吳

《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出。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同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奔荊蠻,自號勾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史記譯文

吳太伯與其弟仲雍,均為周太王之子,王季歷之兄。季歷十分賢能,又有一個具有聖德的兒子昌,太王想立季歷以便傳位給昌,因此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荊蠻,象當地蠻人一樣身上刺滿花紋、剪斷頭髮,以示不再繼位,把繼承權讓給季歷。季歷果然繼位,就是王季,昌後來也成為文王。太伯逃至荊蠻後,自稱“句(gōu,勾)吳”。荊蠻人認為他很有節義,追隨附順他的有一千餘戶,尊立他為吳太伯。
太伯死,無子,其弟仲雍繼位;就是吳仲雍。仲雍死,其子季簡繼位。季簡死,其子叔達繼位。叔達死,其子周章繼位。那時正值武王戰勝殷紂,尋找太伯、仲雍的後代,找到了周章。周章已經是吳君,就此仍封於吳。又把泰伯之弟虞仲封在周北邊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諸侯。

後世影響

江南地區的馬橋文化已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由於周人的來到而加速進入文明社會和建立國家。春秋末期,長江下游出現了一個顯赫的國家,它就是始建於無錫梅里(今梅村一帶)的吳國。吳國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是整個先秦時代公認的資歷最深的姬姓諸侯國。西周《逸周書?世俘》記載,武王克殷,祭於周廟,泰伯、仲雍都供奉在列祖之內,其地位之高是很清楚的。在《史記》中,司馬遷也是這樣認為的。

商代後期,周開始強大的時候,泰伯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兒子,季歷的兄長。他倆為了成全父親想傳位於季歷的意願,就離開陝西岐山下的周原,經過了千山萬水來到被稱為荊蠻之地的江南。這就是有名的泰伯奔吳。當時的江南,舉目所見,茂密的森林覆蓋著起伏的丘陵,平原上湖盪棋布,河網稠密,華草搖曳,野獸出沒,一派原始荒古的景象。泰伯、仲雍與當地居民一起,共同自號勾吳,不再回去,得到了當地人們的擁護。史書記載和江南出土的青銅器上的銘文都告訴我們,吳國從建立起就是周人和當地的土著相結合的。這種不同民族相結合的特點,決定了吳國的文化具有不同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特性,這是與多數中原諸侯國不一樣的。吳國統治者一開始就“斷髮紋身”(剪斷頭髮並在身上刺花紋),在很大程度上採用了土著的文化習俗,到稱箱中原時也沒有改變。吳人一直被中原貶稱為蠻夷,原因就在於此。

泰伯以其帶來的周原先進文化,結合江南水鄉的特點,帶領當地居民開掘人工運河“泰伯瀆”,就是今天的伯瀆港。泰伯瀆東連漕湖,西接運河,流經吳國的發祥地梅里(今梅村)。它保證了兩岸農田的灌慨,便利了遠近的舟楫往來,對吳國的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時至今日,伯瀆港仍是溝通梅村與外界聯繫的重要水道。傳說泰伯還建有“鴨城”、“麋城”飼養禽畜,還大力發展種桑養蠶等。這些開發都是適合江南地理特點的,為吳國的強大奠定了物質基礎。據吳國早期青銅器銘文所載,在公元前十一世紀末,“厥川三百”的太湖一帶水網地區的吳國的立國規模已相當可觀。

泰伯的弟弟季歷後來被立為繼承人,他的兒子昌就是有名的周文王。正是在文王時期,奠定r滅商興周的大業。孔子曾說:“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泰伯立國江南,築城梅里。在鴻聲鄉管家橋村西南有三面環水的彭祖墩,墩高5米左右,土墩四周原有一圈土崗,還有不少殘留,可能是城垣的遺蹟。從考古來看,彭祖墩最早可上溯到馬家浜文化時期,下限歷經商代至春秋晚期。彭祖墩的土崗與有關文獻稱泰伯建三里之城的記載有相符之處,但它是否是泰伯故城,還未有定論。泰伯奔吳

在離梅村4公里的鴻山西坡,保存有泰伯墓。墓始建於東漢,經過歷代修葺,今天見到的是明代的建築物。墓地原有石獸石人,種r許多柏樹。整個墓地仍有照池、石坊、享殿、祭台、碑亭、羅城等一組建築。享殿石柱上刻有“誌異征誅三讓兩家天下;功同開闢一杯萬古江南”的對聯。梅村鎮東面,伯瀆河南岸,是規模宏大的泰伯廟建築群。有照池、香花橋、“至德名邦”石坊、欞星門、戟門、至德殿、三讓堂、德洽堂、古吳社廟、故井等,保持了明代建築群的形制其中至德殿是明代所建的一所殿宇,是泰伯廟的主體建築,距今已有近5oo年的時間r。殿內梁架藻繪,周列多通古碑,正中置放高4.5米的泰伯塑像。每年春天都要在這裡舉行紀念泰伯的活動,反映了千百年來江南人民對吳地開創者深厚的敬仰之情。為了恢復泰伯墓的盛唐風貌,省、市政府已按唐代泰伯墓的規制重新擴建,整體為仿明建築。海內外吳氏宗親,無不為此歡欣鼓舞,踴躍參加。今天的泰伯墓規模宏大,莊嚴肅穆,已成為體現泰伯先祖謙讓和開拓精神的象徵。泰伯墓區新建了環山河上的三座香花橋,然後是六柱五間的青石大牌坊。過牌坊後的神道,兩邊廣種雪松、中山柏。五對石人石獸分列神道兩邊。神道盡頭是御碑亭,接著是以4層近20米高的仰止閣為主體的紀念活動場所。左右有宗會堂,懷德堂。宗會堂設泰伯至德宗親十二姓始祖塑橡,以供子孫拜謁祭祀,四周還圍以碑廊。今天的泰伯墓已恢復唐代風貌,成為名符其實的江南第一古墓?鴻山周圍已修復專諸墓、要離墓、鴻隱堂等十八景。墓區已成為體現吳文化人文景觀的名勝之地。

泰伯死後傳位於仲雍。仲雍傳到第四代孫周章時,周武王已推翻了商朝,分封天下諸侯,加封周章為吳君。又封周章的弟弟虞仲於故夏墟,建立虞國(今山西甲陸北)。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余讀《春秋》古文,乃知中國之處與荊蠻句吳兄弟也。”指明了句吳與中原的淵源關係。

相關故事

泰伯三讓

公元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周太王非常喜歡季歷的兒子姬昌,想將來讓姬昌繼承王位。泰伯為了成全父親的這個願望,就三讓王位帶著弟弟仲雍,從中原到了現無錫市郊的梅村(也稱梅里),開發了廣大的江南地區,建立了吳國, 因此 梅村也被譽為 江南第一古鎮 。以後姬昌繼承了王位,就是赫有名的周文王,中國從此進入了長達八百年的周朝。

後人敬仰

蘇州泰伯廟

廟中有康熙、光緒及民國時重修記碑石可考。康熙四十四年聖祖仁皇帝(即康熙)南巡時,欽賜給蘇州泰伯廟御筆親書的“至德無名”四字。隨後,乾隆在乾隆十六年二月南巡時在蘇州泰伯廟御筆親書“三讓高蹤”,乾隆歷次下江南遣大臣祭蘇州泰伯廟。可見蘇州泰伯廟之地位。1982年,泰伯廟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至德橋俗稱泰伯廟橋,梁式,橋墩仍為石砌,橋面已有改動。過橋迎面聳立四柱三間沖天式石坊,柱端雕捲雲紋,橫額鐫"至德坊",為光緒二年巡撫吳元柄所書。原尚有"三讓無稱"、"歸化"、"開吳"三坊及石橋、方池,現均已無存。享殿廣三間,面闊14米,進深10米,硬山頂,前加卷棚。

泰伯奔吳 泰伯奔吳

殿內立有清康熙二十四年《重建至德廟碑記》、二十五年《巡撫江南湯公長生碑》等石刻。東西兩廡各三間,壁嵌泰伯及諸先世畫像刻石,鐫於光緒二年。由於廟屋已破舊,且古建築被占用為菜場,蘇州於2009年出資遷出菜場,修復古建築,增建前殿,使這處古建築群煥然一新。

無錫泰伯墓

泰伯奔吳 泰伯奔吳

泰伯(亦稱太伯),商末周國(今陝西岐山縣一帶)人。是周太王的長子,有弟仲雍和季歷二人。泰伯得知父親欲立季歷繼承王位後,為不使父親為難,遂攜仲雍避奔荊蠻梅里(今無錫縣梅村鎮),紋身斷髮,以示永不為周君。泰伯到了這裡,拓荒耕地,開瀆理水,傳播中原文化。當地居民慕其德義,“歸而從之者千餘家”,擁立他為吳泰伯,自號句吳。關於泰伯禮讓王位、開創吳文化的功德,被尊為大聖人的孔子給予了極高評價:泰伯其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不稱焉。至此,泰伯被後人奉為“至德”。而泰伯所居的梅里,被人稱為泰伯鄉的禮義之鄉。泰伯死後,葬於無錫鴻山(又名古皇山、吳王墩、皇陵)。其故居改建為祠堂,又稱泰伯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