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廟和墓

泰伯廟和墓

泰伯廟和墓,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鴻山鎮鴻山西坡,泰伯廟和墓是為紀念周太王長子泰伯而建。 泰伯廟和墓墓區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占地約三畝,由泮池、欞星門、享堂、祭台、四面碑和塋域羅城構成。泰伯廟和墓內至德殿、石牌坊、香花橋為明代建築,其他廳堂、廊屋大都為清代建築。至德殿、泰伯廟的建築雖在中軸線上,但向西南稍偏15。採用了“讓”的禮制。 2006年5月25日,泰伯廟和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泰伯是周太王長子,因父欲立幼子季歷,便與弟仲雍奔江南梅里,被擁為君長,自號“句吳”。

東漢永興二年(154年),吳郡太守糜豹奉詔修泰伯墓廟。

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鴻山、梅里皆有泰伯廟。”

明朝弘治十一年(1448年),泰伯廟和墓重建大殿。

弘治十四年(1501年),泰伯廟和墓重修。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9年),泰伯廟和墓建欞星門。

1980年,泰伯廟和墓重建戟門。

1984年,無錫市人民政府撥款對泰伯廟進行了重修。

泰伯廟和墓 泰伯廟和墓

1998年,泰伯廟鑿環山河,立石坊、戟門、翁仲,建仰止閣等。

建築特點

結構

泰伯廟和墓 泰伯廟和墓

泰伯廟和墓墓區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占地約三畝,由泮池、欞星門、享堂、祭台、四面碑和塋域羅城構成。泰伯廟前立照池,池上架單孔拱形石橋。名“香花橋”。橋北立花崗岩石牌坊,上鐫“至德名邦”四字。坊北是由六根青石柱加青石護牆組成的欞星門。進了欞星門,是戟門。過戟門後是第二個院落。

特點

泰伯廟和墓 泰伯廟和墓

泰伯廟和墓內至德殿、石牌坊、香花橋為明代建築,其他廳堂、廊屋大都為清代建築。至德殿、泰伯廟的建築雖在中軸線上,但向西南稍偏15°。採用了“讓”的禮制。重修至德殿正脊上鴟吻時,恢復了明代式樣。對至德殿的梁枋施用了明式包袱錦彩繪.給人以一種質樸古老的感覺,又具有南方的特色。

文物遺存

泰伯廟和墓遺存有、欞星門、石碑等歷史文物,至德殿至德殿為泰伯廟和墓的主體建築,單檐歇山頂,面闊五問,進深六架,殿內立楠木柱14根,檐角及山面立石柱24根,金柱上帶丁頭棋,下設覆盆式石礎,並襯木顧。梁坊施彩畫,兩山牆上嵌有歷代重修記石刻十餘方。

欞星門,四柱三間,花崗石鑿成,柱子端皆設雲紋罐,正間上首橫楣石刻“至德墓道”。享堂懸清乾隆御書“三讓高蹤”橫匾。四面碑系整塊青石鑿成,正面為雙鉤篆字“泰伯墓”,東側面刻《重修泰伯墓記》,北面刻《泰伯墓記》。

泰伯廟和墓 泰伯廟和墓

泰伯墓亦稱吳王墩、皇陵。墓在山南麓,依山建造。上面是墳冢,平面圓形,直徑約3米餘,周圍築青石塊護牆,頂部用土覆蓋,高約2米多。前有石望柱一對,各雕石獅一隻。向下是四角攢尖式的四棱碑,正面刻”泰伯墓”三個篆體大字;其側有泰伯墓碑記兩塊。墓前有月牙池,池後有石牌坊和享堂。墓由下至上,用平台和石階將各個單體建築和石刻等連成整體,四周築圍牆,占地3畝左右。

研究價值

泰伯廟和墓 泰伯廟和墓

泰伯廟和墓是為紀念周太王長子泰伯而建,泰伯是周太王長子,因父欲立幼子季歷,便與弟仲雍奔江南梅里,被擁為君長,自號“句吳”。泰伯,孔子稱他為“至德”之人,司馬遷在《史記》里把他列為“世家”第一。梅里因此成為吳文化的發源地。

保護措施

泰伯廟和墓 泰伯廟和墓

2006年5月25日,泰伯廟和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文化

泰伯,系商末西岐君主古公亶父長子,才識卓絕,德行無邊,助其父亶治理西岐。古公亶父生三子,長泰伯次仲雍三季歷,季歷之子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自小聰明過人,才華出眾,深得古公亶父之寵,並言“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意在傳位於季歷再傳姬昌。但當時西岐禮法為傳長不傳幼,亶父只能作罷。然而泰伯察覺父親之意,為成全父親的心愿,避免龍蛇之爭的禍害,遂決定讓位於三弟季歷,並說服二弟仲雍留下子嗣,趁父親病重之時託言至衡山採藥,離開周原,後亶父病逝,泰伯仲雍趕回奔喪,季歷與眾臣請求泰伯即位,泰伯不受,喪畢攜二弟仲雍再次離開周原,前往長江以南無錫梅里避居下來。後不久,季歷被商暗害而死,泰伯又返岐山奔喪,群臣與侄昌再次請求泰伯即位,泰伯仍不受,便由其侄昌繼承。

泰伯與仲雍又返江南梅里,斷髮文身開發江南,引導人民興水利養桑蠶種稻穀,使原本蠻荒的江南得到第一次文明的跳躍。教化鄉民建立了荊村和蠻巷,還有泰伯渠;創作的《公劉》、《七月》等著名詩歌,成了《詩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泰伯也因給當地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受到土著居民的愛戴,擁立他為國王,建立句吳。

旅遊信息

地址

泰伯廟和墓位於江蘇省錫山市鴻聲鎮鴻山西南麓。

交通

無錫客運中心乘無錫到甘露中巴,到鴻山口下。

開放時間

8:00-17: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