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無聲廣場舞,是廣州星海音樂學院學生小梁的一項創意,就是讓跳廣場舞的大媽們戴上耳機,每人揣著一台收音機,或掛脖子上,或放進上衣口袋裡,在她們自娛自樂的同時也不影響居民的生活。2013年12月,平時歌聲四起的天河公園出現了第一批接聽無線頻道的“啞”舞大媽,居民稱讚有創意,可大媽們卻覺得氣氛不夠熱鬧,圍觀者也因為沒有聽到音響提出質疑。
由來
2013年,廣州星海音樂學院學生小梁看到中國大媽在美國跳廣場舞被捕的新聞,加上廣州也擬推出“限噪令”,為了讓大媽們能繼續跳舞,於是想到了“消聲”。小梁是學音樂的,對音樂舞蹈和相關設備有所了解。而他的這一靈感源自四六級英語聽力考試。考試時,大家都用收音機收取信號,戴著耳機考試,於是他就想給每個阿姨一個收音機,然後用調頻器接在音響上,大家就可以不發出聲音地跳舞了。
2013年前後,天河公園的廣場舞漸成規模,周邊的住戶不時遭受滋擾,小梁也深有同感,因此,他首先以天河公園做試驗田。截至2013年12月,他一共給包括英姐團隊在內的阿姨們派發了63台收音機,以每台50元採購價計算,共花費3000多元,而“耳塞耳機一般家庭都有閒置”。這筆錢來源於他相對寬裕的家庭經濟和兼職所得。
技術原理
要實現無聲廣場舞,需要一個調頻發射器。在原有的功放等音響設備上插上發射器,音頻信號就會轉換成無線FM調頻信號,通過空氣電波傳輸。附近的舞者將收音機調至同一頻段,戴上耳機便可同步收聽。
推廣效果
只為遷就
領隊英姐有著13年的廣場舞經驗,她每天8時準時起舞,難免收到過擾人清夢的投訴。在公園禁止噪音擾民的問題上,她願意退讓一步,“比起被全面禁止,又或者經常跟居民起矛盾,找到互相遷就的辦法是最好不過。”
動作不便
戴上耳機跳舞,轉身等動作確實不太方便,偶爾也會有因動作幅度過大而使耳塞掉下來。
氣氛不足
部分大媽視廣場舞為一種社交娛樂,而並非單純的自娛自樂和強身健體。她們認為,開著轟鳴響的喇叭,夠熱鬧,跳起來有氣氛,內心才能得到滿足,“無聲”舞跳起來“很沒有集體感”。
無聲廣場舞推廣大約一個月後,耳機已被部分舞者悄悄棄用,有興趣嘗新的人也是稀稀落落,大家都還是將信將疑。
評價
公園裡的遊人和其他廣場舞者,對“無聲”舞普遍持不同觀感。
街坊楊先生表示,他經常晚飯後來此散步,幾個喇叭混雜吵鬧,實在讓人頭疼,如果能靜音跳舞,“我們當然歡迎”。沒有跳無聲舞的舞者馮女士則坦言,大家都戴著耳機,就是各跳各的樣子,“氣氛不夠,我們沒有興趣。”
試行的一個月里,無聲廣場舞經網友介紹受到關注,大量網友“點讚”。廣州網友LYNN說,潑糞、鳴槍、放藏獒等因噪音擾民而發生的事件越趨頻繁,戴耳機的想法“是一個好的嘗試和好的開始”。
給大媽贈送調頻收音機的行為也受到質疑:“每人幾十元的投入,如果沒有贈送,大媽們肯掏錢嗎?”此外,更有人懷疑“這是不是一次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