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特婚禮

烏拉特部族系蒙古民族的一部份,是成吉思汗仲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代後裔,以善於製造槍、炮及其它器皿而著稱,曾被聖主成吉思汗命名為“烏拉特”(蒙語意為能工巧匠)。烏拉特蒙古族的婚嫁習俗,以其獨特的風格區別於其它部落的婚禮。其全過程可分為求婚、訂婚、娶親、拜火、回門5個環節。

簡介

烏拉特婚禮烏拉特婚禮
烏拉特部族系蒙古民族的一部份,是成吉思汗仲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代後裔。一六四九年九月二日(賢治已丑年八月十五日壬寅)從呼倫貝爾出發征戰、遊牧來到陰山南北麓以及黃河北岸居住。烏拉特部族以善於製造槍、炮及其它器皿而著稱,曾被聖主成吉思汗命名為“烏拉特”(蒙語意為能工巧匠)。烏拉特部族位於蒙古民族的中心地帶,對東、西,南、北中的傳統文化,藝術交流有著獨特的自然優勢。他們在繼承蒙古族傳統文化基礎上,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民俗文化,其中“烏拉特婚禮”尤獨具特色。

儀式

烏拉特蒙古族的婚嫁習俗,以其獨特的風格區別於其它部落的婚禮。其全過程可分為求婚、訂婚、娶親、拜火、回門5個環節。
 

求婚

 舊時蒙古族的定婚年齡在15歲以後,不滿15歲不成婚。在習慣上女方的年齡略小於男方,但一般不超過4、5歲。烏拉特蒙古族求婚,在解放前是父母包辦。求婚時找個代理人,蒙語叫“照齊”,即“媒人”的意思。媒人另找一二人,攜帶4個圓餅、白酒、哈達等禮品,前往女家。之後,先將四個圓餅入盤擺在桌上,接著給女方老人敬酒,獻上哈達,同時提出為某某人家的孩子求婚。對方老人如果接了哈達,就意味著同意求婚。

訂婚

訂婚比求婚略複雜。帶的禮品有整羊、白酒、圓餅、哈達等。男方到後,先將禮品敬獻給親家,而後敬酒,再坐下來商談彩禮。蒙話叫“瑪拉萌格”。彩禮包括牛馬駝羊,金銀財寶,綾羅綢緞,根據男方的經濟條件可多可少。談彩禮的過程實際上是坐唱過程。蒙語叫“乃日”,是聯誼的意思。賓朋貴客坐上席,放烏查(即羊背子),敬酒,念敬酒辭,唱敬酒歌。祝辭由一個來念,敬酒歌則由女方請來的歌手站立在蒙古包的東南角歌唱。每唱一次歌大家飲一次酒;每唱完三支歌后,在座的人們回唱一支歌,敬歌手一盅酒。這支歌的大意是,在座的人們表示願意歡聚一堂,共同歡樂,順便也是讓歌手休息一下。所唱的3首傳統歌是:《永恆之福》、《締造之福》、《先輩之祝福》,統稱“三福”。

娶親

娶親是烏拉特婚禮的高潮。據記載,蒙古族在800年前成親時從遠方聘娶。這個習俗慢慢進化演變成了現代蒙古族成親奔遠方,娶親在天亮的習慣。娶親時娘家也待客,放烏查、敬酒、唱歌、舉行坐唱,等待男方娶親到來。還要請一位能說、能唱、能喝酒的總代東。娶親時陪同新郎的有媒人、伴女婿和長輩各一人,青年男女數人,念唱讚詞者一人,共約六、七人。
烏拉特婚禮烏拉特婚禮

當娶親到來時,女方唱念讚詞者帶領幾名敬酒者迎出門接待,下馬後敬酒。敬酒之際,女方念唱讚詞者主動提問,男方念唱讚詞者出來回答,形成一問一
烏拉特婚禮答。大意是:什麼地方,何許人士,在這陽光明媚的早晨,成群結對,披紅掛綠,什麼緣故前來此地……回答說:是因為有了美好姻緣來娶親……女方又問:既然如此,帶來了什麼樣的禮物?男方回答:帶來了金銀財寶、綾羅綢緞、牛馬駝羊。就這樣一問一答,說出九九八十一種禮品。而後,請進屋內紅火,坐唱,由女方請來的歌手歌唱,放烏查。待到姑娘出嫁的吉時良辰,大家出動為姑娘送行,歌手們唱起《送親歌》。
你像清泉水那樣流淌,你像春柳那樣飄蕩;姑娘出嫁遠離家鄉,送別為你放聲歌唱。
你像山泉那樣清亮,你像山榆樹那樣飄揚;姑娘出嫁遠離家鄉,送別時為你放聲歌唱。
而後,新娘出門上馬,眾人在馬背上互敬美酒3次,便告辭登程。在娶親的路上,女方送行者打馬追趕新郎,新郎則飛馬揚鞭,不讓對方趕上,特別是不讓自己的帽子被搶了去。這是考核新郎的坐騎是否是駿馬,新郎官是不是能騎善戰的好漢。如果把帽子讓人搶去了,那就不體面,大家笑他無能,說他的坐騎是老牛。然後,新郎官敬酒認輸,索回帽子。這是娶親途中的一個非常有趣的娛樂活動。

女方婚宴(聘姑娘) 

烏拉特蒙古族婚禮的順序是先聘後娶。因此,娶親的人們必須在商定的時日去女方家。娶親人數必須是單數,娶上兒媳回來就成雙數了。娶親的人,尤其是新郎要騎好馬。連人帶馬打扮好,到達女方門口時,女方早已在門外鋪一塊氈子,擺一方桌,上置奶食、烙餅和白酒。祝頌人與敬酒人熱情迎接,請安問好,並為每人敬3杯攔門酒。舊式婚禮,在攔門時,雙方祝頌人要展開一場舌戰,女方提問,男方回答,對答如流,方可順利進屋,否則就要被戲耍。進入蒙古包,要向女方長輩以及親戚朋友一一請安問好,禮畢入座。女方遞煙、獻茶,爾後敬酒。接著,男方將帶來的整羊背和一套茶禮並排擺在桌上說:“親家、親家母、眾親戚,請受禮。”男方斟酒人打開自己帶來的酒向女方長輩、親戚朋友及其他每個人敬獻3杯酒。男方敬完酒,女方出一人將禮物稍稍挪向娶親的一方,給男方每人敬一杯酒,歌手引吭高歌3首敬酒歌。歌罷,稍事休息,重整盤碗,舉行盛宴。
好

盛宴一開始,坐首席的長者高聲起唱,歌手們接連唱3首祝頌歌,再由首席長者念著頌詞獎賞歌手。接著,上整羊背子,熱情款待。席間,女方的年輕姑娘、媳婦、小伙子頻頻敬酒,場面紅火熱鬧。爾後伴娘把新娘領到宴席廳,男方祝頌人向女方一嫂子求問新娘姓名與屬相,兩人一問一答,巧語周鏇,也很熱鬧。接著,為了考驗新郎的智慧和力量,女方端來一個整羊脖子,讓新郎從中間掰斷卸開。因為有時在羊脖子中心故意插進一根紅柳枝,而使新郎感到非常緊張吃力。趁這時,屋外亦有人將新郎的坐騎藏匿起來,使其難以起程。
到了起程時刻,男方唱起了辭行曲。新娘在伴娘的照應下,告別雙親和家人,依依惜別。娶親的人出門上馬,女婿找不到坐騎時,又要向女方求情說好話,送糖果,獻哈達,方可找回乘騎。
從女方到男方家的途中,娶親、送親雙方不是只顧趕路,還有熱鬧的追逐戲逗場面。距男方家約5~6千米時,新郎躍馬揚鞭,趕上前面的新娘,以鐙擊響新娘的鐙梁,策馬向前飛馳而去,送親的亦策馬揚鞭,設法追上新郎奪其帽子。娶親的其他人則竭盡全力,保護新郎,不讓送親的靠近。這也是對新郎坐騎和新郎騎術的一次考驗。你追我趕,你爭我奪,氣氛緊張而熱烈,非常有趣。如果男方保護不力或因新郎坐騎不快而被搶走帽子時,男方要手捧哈達,獻給搶帽之人,說好話求取帽子。擊鐙、搶帽是娶親路上的一場極為激烈而熱鬧的場面。烏拉特蒙古族在喜慶婚宴上如果不戴帽子,要被視為沒有禮貌。

男方婚宴 

 
當娶親的即將回來時,男方門外鋪一塊大白氈或地毯,同輩人出門迎接,長輩則在蒙古包依次入左側坐定,飲酒取樂,等候娶親的到來。新娘到達門前,未下鞍就要品嘗盛在銀碗內的鮮奶,隨後在攙扶下同馬鞍一起滑落在白氈或地毯上。這時扮娘或嫂子們會簇擁著新娘踏白氈步入蒙古包。送親者必須在迎親桌前接3杯酒後,方可進屋。屆時,男方歌手在屋裡引吭高歌,以示熱烈歡迎。
個

新娘進門後,不揭面罩與新郎一起跪在灶前,拜灶,拜長輩,行叩頭禮。然後到新房,嫂子們幫助梳洗打扮,將其頭髮從中間分開梳理後,罩上發罩,佩帶首飾(頭戴),穿上坎肩,回到宴席廳向長輩和眾親戚一一遞鼻煙壺,請安問候。受禮者,亦有贈送禮品的。隨後,舉行盛宴,伴娘伴女婿領著兩位新人敬酒,歌手唱敬酒歌。主婚人和一些長輩每接一杯酒,還要祝頌一番。隨後,男方的年輕媳婦和小伙子們也頻頻敬酒助興。
送親的提出起程時,男方要向每位送親者致以薄酬,並在門外較遠處鋪設氈子,擺上方桌,上擱兩塊油餅和一隻羊頭。這時屋裡唱起了“阿拉泰杭蓋”(辭行歌)。雙方主婚人手捧銀碗,斟酒敬3杯後,致謝告別。女方主婚人上馬後,接住男方遞來的羊頭,邊扔向外手,邊飛馳而去。

拜火

漢族習慣是拜天地成親,蒙古族則拜火成親。拜火是烏拉特婚禮的又一高潮。
新娘來臨之前,男方接待客人進行一般性紅火。得知新娘來臨,長輩不出門迎接,只是同輩人出門迎接。新娘下馬時,必須有人攙扶,腳不得著土,必須踏著地毯或毛氈入新房。而後進行梳頭,佩戴首飾,身著新裝,準備拜火。烏拉特的習慣是先拜火,後拜父母雙親和長輩。而且只是新娘一個人拜火,此時新郎則在忙於給來賓敬酒。新娘拜火時頭蒙紗,不得露出臉來。拜火和拜見老人時,只是在蒙古包的東南角爐灶前磕頭,而且這種磕頭不是趴地磕頭,只是點頭表示(因為新娘頭上帶有至少十斤重的首飾,不便趴地)。
吧

新娘磕頭以輩數和年齡為序,總代東念唱長輩和來客稱呼,念一個點一次頭,女伴在一邊壓頭。磕頭時長輩們都有禮品,大至牛馬駝羊,小至衣料銀圓。贈送牲畜時必須是生產母畜,這也是一種美好的祝願。新娘磕完頭就要退出。
這時青年們從外面將門推住,不讓新娘出。新娘只有把平時繡好的手帕、煙荷包、或糖塊送給他們才可出門。這和漢族習俗中耍笑新娘是一回事,但蒙古族習俗中,要耍笑新娘只有在這個時候,別的時候是不允許的。特別不允許像漢族那樣鬧洞房。更不允許娶新耍舊,耍笑老人。
新娘出去後,取掉蒙頭紗,戴好首飾,穿好服裝,再度返回客房向大家請安問好,並同長輩和來客交換鼻煙壺。然後為客人倒茶敬酒,婚禮酒宴就此開始。酒宴開始時,必須先上茶,然後敬酒,跟著上羊背子(即烏查)。敬酒時必須念祝酒詞,放烏查時,必須念唱放羊背子的讚詞。而且唱婚禮歌,即唱“天福”。根據烏拉特部落的習慣,演唱婚禮歌的歌手是男性歌手兩名。婚禮的延續時間一般是:一天。天晚,來客離去。富貴人家在婚禮時間的延續上比普通百姓要長,但最長也只是三天。

探望閨女

送親者到新房探望閨女是一種儀式。有當日探望和幾日後探望兩種。探望閨女雖然很簡單,但也很重要。因為女方不探望姑娘,那么姑娘就不便回門。

回門

烏拉特婚禮中的回門,由婆婆領上兒子和兒媳,帶上整羊、圓餅、白酒前往女方家。時間上沒有固定日期,只是在婚禮後的適當時候,或者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回門時,娘家也要舉行酒席宴會,款待女婿和親家。

特色

新郎必須戴帽子,婆婆給兒媳起名字

烏拉特蒙古族婚姻,在解放前一般由父母包辦。若哪家的男子到了該結婚的年齡,父母就利用各種機會,為其選擇佳偶。一般情況下,婚嫁年齡小伙在18到22歲之間,姑娘在17到20歲。
結婚與未婚的蒙古族女子在髮髻上有著嚴格的區別,所以通過女子的髮髻就能知道是否已經結婚。如果相中了哪家姑娘,並了解其父母也有此意時,就邀請一位熱心腸的、在當地較有威信的人作為“招戚”(媒人),帶上禮品去女方家,說明來意,敬酒獻哈達。如果女方長輩接收了哈達,就意味著女方同意了這門親事,那么求婚的目的就基本達到了。
到了訂親的那一天,媒人領著女婿和男方長輩以及親戚帶著禮品到女方家,大多數是整羊、磚茶等,商量訂婚的有關事宜。訂婚主要有兩層內容:一是洽談彩禮,實際上是女方與男方討價還價的過程;二是商定娶親的日期。訂婚時帶的禮品,根據需要和貧富而定,富者可帶羊烏叉(整羊背子)、哈達、白酒等。多數人帶一套茶禮(即哈達、4塊原油餅、一塊磚茶、若干瓶白酒)。茶禮是代替羊烏叉的,屬於重禮,4塊油餅代替4條羊腿,磚茶代替羊背子。
娶親的大概日期在訂婚時已經選定,但是為了避免出現差錯,在娶親前,還要互相通報情況,確定娶親、送親的人數和來娶的具體時間,有的還要提前送彩禮。
娶親隊伍啟程時,男方唱起“辭行曲”,新娘在伴娘的照應下,告別雙親和家人,依依惜別。一般情況下,娶親隊伍在7~9點之間回來,最晚不超過10點。從女方家到男方家的途中,娶親、送親雙方不是只顧趕路,還有熱鬧的追逐戲斗場面。擊鐙、搶帽是娶親路上一場極為激烈而熱鬧的場面。因為烏拉特蒙古族在喜慶婚宴上如果不戴帽子,要被視為沒有禮貌。
按照烏拉特婚禮的風俗,新媳婦到婆家之後,婆婆要給她起一個新名字,一般在結婚之前就已經起好了。當婚禮結束後的第二天,新媳婦要早早起來在伴娘的幫助下開始煮磚茶,做第一頓飯。

唱律歌、敬喜杯是特色

各地蒙古族婚禮文化在好多環節有相似之處,但有兩個方面是烏拉特婚禮所特有的內容。”
 一是,在烏拉特婚禮中,要專門聘請歌手唱婚禮歌曲——律歌,為婚禮製造熱鬧喜慶的氛圍。普通平民百姓家庭一般請3~5名歌手,富裕的人家按照經濟水平可以請更多。而且歌手唱歌全部清唱,不用任何樂器伴奏。所唱歌曲曲目和順序有規定,不能顛倒也不能隨意更改。歌手所唱歌曲均由梅日更活佛創作(梅日更活佛是18世紀著名音樂創作家,創作了80首歌曲)。在婚禮中,一般人家舉行婚禮唱九首歌,大家族可以唱十八首或更多,能持續三天三夜。
烏拉特婚禮中第二個特殊地方是“敬喜杯”。當新郎新娘在婚禮上給每一位來賓敬酒時,來賓必須當場贈送禮品表示祝賀,這個風俗叫做“敬喜杯”。所以在參加婚禮時,來賓一般要準備兩份禮品,一份送給舉辦喜事的男方家人,另一份則在婚禮上送給新郎和新娘。當時人們贈送的禮品大部分是牛、羊、駱駝、褥單等等,給錢的比較少。
烏拉特人結婚時對新娘頭飾比較重視,一般情況下在兒子快到結婚年齡時的前幾年,父母就開始為未來兒媳準備結婚的頭飾。所以在整個婚禮中頭飾的資金投入比較大。但大部分婚禮的頭飾是祖輩傳下來的,如果兒子較多,一般祖傳頭飾由最小的兒子繼承,其他兒子結婚所用的婚禮頭飾就要另外用心準備。

保護傳承

兩種情況下有利於傳統文化的傳承
內蒙古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學院副院長、民族學與宗教學教授巴孟和:“可以說在60年代以前,烏拉特的婚禮儀式相當的隆重,但自從文革以後,烏拉特的婚禮方式有了很大改變,傳統婚禮文化遭受了極大的破壞。文革時,要求‘破四舊’,好多蒙古族的衣服、頭飾、銀碗都被損壞,寺廟、經書等都被焚燒。在我結婚的時候,我愛人就沒有頭飾了,因為在文革中她的頭飾已經遺失了。如果沒有‘文革’,傳統文化不會被破壞的這么嚴重。”
談到傳統文化的破壞和遺失,巴孟和感到痛心,但如何才能恢復、保護、傳承烏拉特婚禮這種民俗文化呢?巴孟和有自己的看法。
“在兩種情況下,對傳統文化的恢複比較好。一種是在特別富裕的地方,當人們經濟上比較富裕時,他們開始注重文化,提倡傳統文化的復甦。像鄂爾多斯地區,這些年來傳統文化就恢復的比較好。另外一種情況是在貧困的地方,因為貧困人們開始尋找賺錢的辦法,那么傳統文化就成為他們賺錢的一種手段,他們把民族傳統文化變成一種產業、一種經濟增收手段。在這裡,傳統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已經不單單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身份,而變成一種表演的成分。像現在在一些落後偏僻的地區,利用傳統文化發展旅遊業,比如服飾、房屋、古蹟等等。”巴孟和說。“我們期待著能有更加有效的方式來保護傳統文化、保護無形的文化遺產。讓類似於烏拉特婚禮這樣的民俗文化能夠永遠傳承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