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十六法

為學十六法

《為學十六法》這是因為編年類的史書,最便於把握歷史的大概和時代的大勢,進而可讀典志類的史書,如此,對歷代的理亂興衰、典章經制已能通知大略之後,再來讀正史。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 作 者:呂思勉 著,張耕華 編
* 出 版 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07-10-1* 版 次:1
* 頁 數:222
* 字 數:200000
* 印刷時間:2007-10-1
* 開 本:16開
* 紙 張:膠版紙
* 印 次:2
* I S B N:9787101056624
* 包 裝:平裝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武進(今常州市)人,歷史學家。大半生在學校度過,教學之餘,筆耕不輟。一生寫過兩部通史:《白話本國史》和《呂著中國通史》,五部斷代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著中國近代史》,八部專史:《先秦學術概論》《經子解題》《理學綱要》《宋代文學》《中國制度史》《中國民族史》《史學與史籍》和《文字學四種》,以及大量的史學論文、札記、講稿、教材和歷史通俗讀物。

目錄

一 讀書的方法
1.學問在於空間,不在於紙上
2.精讀或略讀
3.治學的程式
4.先精讀後略讀,再兩者並用
二 孤島青年何以報國
1.潛心治學也是報國的一種方式
2.青年為學應深通、深入
3.先讀科學書,後讀古書
三 整理舊籍之方法
1.古今研究舊籍的不同
2.舊籍分四類
3.如何整理經
4.如何整理子
5.如何整理集
6.如何整理史
7.入手當從目錄學始
四 論讀經之法
1.經、子不同及先經後子
2.經學變遷
3.治經當從漢人之書入
4.治經當分清今古文家數
5.經學入門書目
6.經、傳皆可信
7.治經三法
五 從我學習歷史的經過說到現在學習歷史的方法
1.少時得益於父母師友
2.我學習歷史的經過
3.社會科學是史學的根基
4.職業青年的治學環境
六 怎樣讀中國歷史
1.讀史與今日之需
2.讀中國歷史的三大門檻
3.讀史三法
七 乙部舉要(附:史籍選文擬目)
1.史部的分類與重新估價
2.正史的重要性:全面和直接
3.正史的由來和前四史
4.正史的注釋、補和重修
5.治亂興亡和典章制度
6.關於別史
7.國史簡單參考書目
八 讀舊史入手的方法
1.初學之書不在多
2.讀舊史入手處
3.治古史的前提
4.初讀求速不求甚解
九 治古史之特殊方法
1.當以治經、子的方法治古史
2.治經、子的門徑
3.以治經、子法讀古史舉例
4.治古史當知史籍的起源
5.疑古與證古
十 作史的方法
1.作史三步驟:搜輯、考訂和編纂
2.作史的具體方法
十一 研究歷史的方法(附:史學研究五法)
1.具有現代科學的常識是研究歷史的首要條件
2.預知史學的觀念是研究歷史的次要條件
3.研究出社會的法則是史學的最大任務
4.史家與讀史
十二 論讀子之法
1.諸子的學術源流
2.讀子書之方法
3.諸子學的重要性
4.諸子學與中國文學
十三 研究先秦諸子之法
1.研究諸子當嚴別真偽
2.治諸子可分家而不可分人
十四 怎樣學習國文
1.國文的複雜性
2.三種國文與基本國文
3.國文的發展流變
4.當前國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改正的方法
5.基本的國文應為一般人學習的工具
6.過去選本的毛病及今日選本的準則
7.看、讀、作是學好國文的基本功
十五 如何教授中學國文課
1.國文與文學不可混
2.國文、白話與中學國文教學
3.中學國文教學原則:求其解勿責其作
4.中學國文教學法:多讀、多問、多引導
十六 論大學國文系散文教學之法
1.散文的源流
2.散文教學的方法
附錄一:呂思勉為學自述
附錄二:從章太炎說到康長素梁任公
1.時代變革中的三位學者
2.學術流變中的三位學者
3.以真學者為師
編後記:金針度人,啟迪後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