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海化開發區

1942年10月,壽光縣九、十區與濰縣四、五區組成壽濰縣,縣府駐劉家呈子村(現濱海開發區大家窪街道辦事處劉家呈子村)。 1955年4月從道口區析出成立漁業區,駐大家窪村(現濱海開發區大家窪街道辦事處大家窪村)。 2005年12月,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定為省級開發區,定名“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

簡介

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原濰坊海洋化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於1995年8月,是國家發改委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陸域面積616平方公里,轄2個街道,51個行政村,人口10萬,是全國最大的生態海洋化工生產和出口創匯基地,先後被確定為“全國科技興海示範區”和“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目前正在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是全國重要的生態海洋化工生產和出口創匯基地。2005年9月份,開發區臨港化工項目區被國家農藥協會命名為“中國農藥(北方)工業園”。
2007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2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和35%; 完成財政總收入16.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5億元。

地理位置

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位於渤海萊州灣南畔,是連線山東半島與京津和華北地區的重要節點,也是聯繫環渤海與長三角兩個經濟隆起帶的重要著力點。是環渤海經濟區"C"字型"渤海金項鍊"中的重要一環,是濰坊市沿海產業發展帶和城市發展軸的交匯點,是整個濰坊沿海開發戰略的核心地帶。
南距濰坊市區28公里,北到濰坊森達美港17公里,距世界風箏都濰坊市城區30公里,距青島市178公里、濟南市200公里。益羊鐵路直達區內、德煙鐵路橫貫東西,環渤海榮烏高速公路濟青高速公路、新海路、大沂路、大九路、北海路等公路幹線四通八達,濰坊港青島港通航國內外,濟南、青島、濰坊機場直飛世界各地,交通運輸十分便利。
濰坊森達美港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現有5個3000噸泊位、2個5000噸泊位,2個萬噸級泊位正在建設之中。

歷史沿革

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境域自唐朝開始,經宋、元、明、清4朝,皆屬壽光縣(現稱壽光市)南皮鄉,駐地五台(現壽光市侯鎮)。
清宣統2年(1910年),全縣劃成15個自治區域,南皮鄉屬觀海區。
1912年民國政府成立後仍襲之。
1932年(民國21年),壽光縣國民黨政府奉命將15個區並為10個區,觀海區為第九區。
1942年10月,壽光縣九、十區與濰縣四、五區組成壽濰縣,縣府駐劉家呈子村(現濱海開發區大家窪街道辦事處劉家呈子村)。
1944年4月壽濰縣撤銷,5月建昌濰縣(包括昌邑市部分區、村)。
1945年10月,昌濰縣撤銷後,第九區復屬壽光縣,區駐地先後在榆樹園子、七里莊、劉家呈子(現濱海開發區大家窪街道辦事處榆樹園子、七里、劉家呈子)等村。
1948年7月第九區改稱望海區,駐地先後在東黑村、道口村,1950年5月改稱第九區,駐道口村,1953年更名為道口區。
1955年4月從道口區析出成立漁業區,駐大家窪村(現濱海開發區大家窪街道辦事處大家窪村)。
1958年2月撤區並鄉,設大家窪鄉,同年9月,建海濱人民公社。
1959年公社機關由石橋村(現濱海開發區大家窪街道辦事處石橋村)遷至道口村,改稱道口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從道口人民公社析出,建大家窪鎮(2005年1月改稱大家窪街道辦事處)。
1995年8月15日,以山東羊口鹽場、濰坊純鹼廠和壽光市大家窪鎮為依託,成立濰坊海洋化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面積283平方公里。
2002年9月12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05年12月,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定為省級開發區,定名“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

自然資源

區內擁有400多平方公里可直接開發利用的工礦存量用地,辦理土地手續方便快捷。海岸線長69公里,淺海灘涂面積13.5萬畝,有廣闊的潮間帶和灘涂資源,繁衍生息著魚、蟹、蝦、貝等海洋生物達500多種,海水養殖、水產品加工具有廣闊前景。
開發區內地下滷水儲量豐富,含鉀、鈉、鈣、鎂、溴、碘等多種經濟價值較高的元素,地下滷水埋藏淺,易開發,發展海洋化工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地下滷水靜儲量60億立方米,年產原鹽800多萬噸,溴素6萬多噸,分別占到全國的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年產純鹼200萬噸,氯鹼25萬噸,氯化鈣50萬噸,石油加工能力400萬噸,已有純鹼、溴化物等11種產品產能全國第一,在發展生態海洋化工、先進制造業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

產業 設施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探索形成了“一水五用”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先後被確定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和山東省循環經濟示範區。區內企業500多家,主要產品300餘種,規模以上企業124家,其中84家企業納稅過百萬,12家企業納稅過千萬,初步形成了以鹽化工、溴化工、精細化工、醫藥化工、石油化工等產業為主,機械製造、輕工、紡織、物流等產業共同發展的產業集群。擁有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生產力促進中心、博士後工作站等3家國家級和7家省級科研機構,民營科技型企業50家,其中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4家,被國家商務部、科技部確定為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依託豐富的資源和科技優勢,濱海經濟開發區已初步構築起以海洋化工為主體的產業框架,建成了以山東海化集團為龍頭的海洋化工及相關產業,形成了以及苦鹵化工系列、純鹼系列、系列、農藥化工、精細化工石油化工系列為主,上下游產品配套發展的產業鏈。10餘種海洋化工產品的產量和市場占有率居全國首位,主導產品生產能力已有純鹼、氯化鈣等3個世界第一,原鹽、泡花鹼2個亞洲第一,溴素、溴化物、小蘇打等8個全國第一。寬鬆的投資環境,良好的發展前景,濱海經濟開發區已成為海內外關注的投資熱點。世界500強企業日本伊藤忠株式會社、世界知名企業以色列死海溴集團、韓國東洋化學公司等企業已進駐區內。

發展前景

十一五”期間,國家加快了環渤海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濰坊市委、市政府適時提出了科學發展工業經濟、加快北部沿海開發、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的工業強市戰略,加快了以濱海經濟開發區為龍頭的北部沿海開發步伐。山東省委、省政府已將濰坊北部沿海開發列入全省“十一五”規劃,納入到打造半島製造業基地和魯北開發的總體戰略布局之中,為開發區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作為濰坊市沿海經濟開發建設的先行者和重要力量,在政策、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得到了重點支持,為快速發展增添了強大動力。濱海經濟開發區將按照國家、省、市的總體部署,根據市委、市政府北部沿海開發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完善產業綜合配套條件,構築先進的科技創新孵化體系,發揮資源和技術優勢,突出產業特色和主攻方向,致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將開發區建成國內一流的化工生產、科研開發基地、出口創匯基地和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